Workflow
三大主粮节气气象指数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 打造多层次保险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6 00:39
农险产品体系 -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以中央政策性险种为主导 地方政策性险种 商业型险种和创新型险种为补充 [1] - 开办中央政策性保险品种13个 包括棉花 小麦 玉米 水稻 油料 糖料 马铃薯 水稻制种 玉米制种 小麦制种 能繁母猪 育肥猪 奶牛等 [1] - 开办以奖代补政策险种2个 分别是南疆林果业保险和肉羊保险 [1] - 开办辣椒 中草药 番茄 肉牛 家禽 蔬菜大棚等80余个地方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在行业首创三大主粮节气气象指数保险 将防灾减损服务内化到保险条款中 保险赔款用于弥补农户开展防灾减灾产生的二次成本投入 [2] - 积极拓宽保险保障范围 从传统种养环节向农业产业上下游延伸 构建覆盖链条不同环节 不同参与主体的风险共担保障机制 [2] - 通过耘智保App和村级协保员服务 简化承保流程 提升服务便捷性 [2] - 在部分县域开展大宗农产品期货价格保险 棉花收入保险及完全成本保险 推动农险保障从保物化成本向保完全成本 从保产量损失向保价格收入升级 [3] 业务覆盖与规模 - 农险险种基本覆盖新疆地区主要农产品 实现对全区米袋子 菜篮子 油瓶子 果盘子 肉案子的保险全覆盖 [2] - 保险开办区域已经覆盖新疆所有区县 [2] - 过去十年间累计承保棉花 玉米 小麦等农作物37967.54万亩 承保牛羊等各类牲畜1.28亿头 [3] - 过去十年间为全疆2419.21万户次农户提供4769.97亿元风险保障 [3] 理赔与防灾减损成效 - 去年为约1000户次农户提供农产品价格风险保障49.36亿元 [3] - 过去十年间累计向741.03万次农户支付农险赔款244.76亿元 户均赔款3302.97元 [3] - 过去十年间向各地县支付防灾防损费用超7.5亿元 [3]
农业保险风险减量助力农业防灾减灾理论基础、实践经验与发展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6-12 11:18
理论基础 - 农业保险为受灾农户提供经济补偿,帮助恢复生产,降低灾害负面影响 [2] - 风险减量管理转变传统风险存量观念,主动介入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 [3] - 保险公司采取激励措施增强农户防灾减灾意识,促进技术推广应用 [4] - 农业保险作为市场化机制快速响应救灾需求,实现精准性、及时性、经济性的防灾资源和损失补偿 [5] 实践经验 资源投入类 - 保险机构捐赠防灾救灾设备和物资,帮助农户应对灾害 [7] - 投入资金、设备、物资帮助农户开展防灾工作 [8] - 组建自身团队和协办人员服务团队,培育客户风险减量意识 [9] - 建立农技专家库资源,组织专家会诊,提供田间管理指导 [10] - 融合多方专业主体为农户提供专业化、便捷化、精细化防灾服务 [11] 技术支持类 - 遥感技术助力灾损监测评估和长势监测预警 [12] -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监测 [13] - 打造农作物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农业"四情"监测预警智能化 [13] - 移动互联技术通过App、小程序提供风险预警、技术服务等一站式服务 [14] 数据应用类 - 编制农业保险风险地图,整合气象、农业等数据,提出防灾减损对策建议 [15] - 利用气象、地理信息等数据预测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提供预防措施 [16] - 分析历史灾害数据为农户制定个性化防灾减灾方案 [17] - 研发农作物或农产品巨灾模型,在多个保险经营环节发挥作用 [18] 创新产品类 - 气象指数保险将灾后补偿功能前移至灾前防范和灾中补救 [19] - 病虫害费用补偿保险在灾害发生前提供资金投入防灾救灾 [20] - 养殖医疗保险为治疗生猪患病产生的必要医疗费用提供保障 [21] 存在问题与困难 - 政策供给不足,资金投入有限,现有制度约束影响投入规模 [22] - 与国家防灾救灾应急体系联动不足,基础研究欠缺 [23] - 服务能力不足,科技赋能水平较低,服务内容单一 [24] - 数据质量和可用性问题,技术应用成本高,农户防灾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短缺 [25] 发展路径与建议 - 将农业保险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参与灾前预防、灾后补偿等环节 [26] -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财务制度和考核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多投入防灾资金 [27] - 构建数据和科技驱动的风险减量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数据平台和灾害预警体系 [28] - 创新保险产品与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农户教育与培训,提升机构风险管控能力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