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门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上门体育”需兼顾便捷与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4
行业新兴模式 - 面向青少年及幼儿的“上门体育”培训服务在暑假期间悄然兴起,服务内容包括体能培训和中考体育提分 [1] - 该模式通过手机下单,由教练自带器材上门培训,解决了家长接送难和孩子运动少的痛点 [1] 行业现存问题 - 训练场地如小区空地、地下停车场存在非标准化问题,表现为地面不平、照明不足、通风不畅,难以满足专业运动要求 [1] - 移动器材维护保养缺乏有效监管,保护措施不到位 [1] - 多数服务提供者未在相关部门备案,教练资质真假难辨 [1] - 一旦发生训练事故,消费者易陷入维权困境,责任归属不清 [1] 行业发展建议 - 需建立规范的场地选择标准、严格的器材安检制度和透明的教练资质认证体系 [1] - 建议由体育主管部门主导,联合市场监管、教育、人社等部门协同打造体育教练资质备案与公示平台 [2] - 平台需严格审核教练资质,为不同训练场景制定明确安全规范,并配备必要急救设备与预案 [2] - 消费者应主动核实教练资质并签订权责清晰的服务协议 [2]
这个暑期,“体育外卖”有点儿火
中国青年报· 2025-08-14 06:30
行业模式与市场驱动力 - 一种新型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模式“体育外卖”或“上门体育”正在兴起,其特点是家长通过手机平台下单,教练携带器材上门授课,场地通常为小区或公园,为家长节省接送时间 [1][2] - 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双职工家庭时间有限、青少年肥胖体能差等健康问题凸显,以及各地中考体育过程性考核政策强化带来的长期训练需求 [2] - 该模式采用轻资产运营,无需重金投入场馆,覆盖范围远超传统场馆的10公里限制,并通过小课包或一次一付的收费方式降低家长预付风险 [3][4][5] 主要参与者与运营规模 - 代表性机构包括石家庄的禹创体育和北京的乐时运动,后者的小程序平台已覆盖100多个城市,吸引超过3000名专业教练入驻 [2][3] - 教练团队规模差异较大,如禹创体育有近30名教练但仍需持续招聘,每日收到近百份求职申请仅能筛选出一两人 [1] - 课程定价具有竞争力,例如在山东曲阜县级市,90分钟课程收费100多元,乐时运动平台上一对一课程价格比场馆低40%,4-6人班课价格低70% [3][4] 课程实施与场地适应性 - 授课时间灵活,黄金时段为清晨和傍晚,教练需适应早6点至晚10点半的课程安排,雨天可转至小区地下层 [6] - 场地选择需考虑安全因素,教练需提前踩点评估高空坠物、车辆通行等风险,新小区配套较好,老小区附近800米内通常有体育公园 [6] - 训练项目需因地制宜,例如立定跳远需自带跳远垫缓冲,长跑训练需拆分体能训练与专业跑道测试,篮球专业技巧学习仍建议在专业场馆进行 [7] 质量控制与行业规范 - 机构通过多重审核确保教练资质,乐时运动要求教练通过身份证、资质证书、教学案例视频及人脸识别四重审核 [11] - 内部管理措施包括为教练配置统一器材、随机巡课、建立三方沟通机制及定期培训,以提升课程品质一致性 [11] - 行业监管依据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印发的《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要求执教人员持有至少一种指定证书,部分地区如浙江省已推行“电子认证”系统供家长查询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