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运会吉祥物蜀宝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世运会 | 世运“朋友圈”:邂逅万千 回味无限
新华网· 2025-08-18 08:42
世运会推动成都文旅消费 - 世运会期间成都入境外国旅客达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9.9% [12] - 6.5万商户支持外卡收单 21个境外电子钱包实现直接支付 [12] - 427家离境退税商店和103家即买即退商店刺激消费 [12] 文创产品与特色餐饮需求激增 - 吉祥物"蜀宝"和"锦仔"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部分商品需预约购买 [4] - 火锅巴士和火锅游船成为特色消费场景 [8] - 城市火锅店遍布大街小巷 形成标志性餐饮体验 [8] 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展示 - 智能翻译眼镜和AR设备实现多语种实时传译 [15] - 成都规划馆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展示古蜀文明 [5] - 东郊记忆艺术区改造旧工厂为时尚文化街区 [11] 生态与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4] - 境外银行卡可直刷乘坐公交地铁 [12] - 国际机场实现地铁高铁飞机同站换乘 [12] 国际影响力与社交媒体传播 - 运动员社交媒体粉丝量显著增长 [18] - 自由搏击选手携带13只熊猫纪念品回国 [4] - 印度选手表达对青城山武术文化的兴趣 [7]
赛事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经济日报· 2025-08-12 09:10
世运会文化展示与推广 - 世运会吉祥物"蜀宝""锦仔"设计灵感源自千年蜀锦并融入熊猫和川金丝猴元素 [1] - 奖牌"竹光"装饰太阳神鸟纹饰和城市轮廓线条 绶带由蜀绣大师织就 奖牌盒采用青神竹编工艺 [1] - 世运村文化互动体验区提供书法 武术 汉服 蜀绣 皮影等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体验 [1] - 中医药体验馆提供香囊制作和传统艾灸锤工艺体验 [1] - "世运主题大篷车队"串联四川21个市州 吸引超百万人次市民游客参与 [1] 文化消费与商业创新 - 小龙坎火锅店推出双语菜单和英文礼貌用语手册 加强员工英语培训以服务国际游客 [2] - "好运市集"融合捏面人 扎染 油纸伞 漆扇等非遗项目与巴蜀文化 [2] - 熊猫扎染系列 三国人物面塑 漆扇等非遗手作产品持续热销 累计接待全球运动员1500余人次 [2] - 世运广场集结近50个地方特色项目 呈现竹编 丝线 茶艺 银饰等巴蜀文化元素 [2]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赛事推动巴中光雾山红叶 乐山大佛 天府新区等文旅景点知名度提升 [1] - 成都打造集文化属性 商业功能与体育元素于一体的消费场景 [2] - 赛事与文旅融合将巴蜀文化韵味转化为城市发展动能 [3]
“国潮范”闪耀世运,巴蜀魅力璀璨绽放
新华社· 2025-08-06 20:39
核心观点 - 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通过深度融合巴蜀文化元素与体育赛事设计 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表达与国际传播力 [2][3][16] 吉祥物设计 - 吉祥物"蜀宝"以大熊猫为原型 融合芙蓉花瓣耳廓与蜀锦服饰质感 [4][6] - 吉祥物"锦仔"以金丝猴为原型 体现灵动聪敏特征 [5][6] - 设计通过针线工艺焕发国宝生命力 传递温润忠厚与聪敏并重的形象 [6] 火炬设计 - 火炬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为灵感源 融合竹节造型与舒展竹芽设计 [7][8] - 竹节象征绿意新生 竹芽形态喻意拥抱四海宾客 [8] - 体现东方智慧与体育精神的结合 承载三星堆千年文明 [7][8] 奖牌设计 - 奖牌盒采用非遗竹编技艺手工编织 竹篾纵横形成"方圆周正"造型 [14] - 盒身点缀竹绿跳色 呼应赛事青春气息 [14] - 正面呈现太阳神鸟振翅纹与成都市域轮廓 翻转显示芙蓉盛放图案 [10] - 背面竹节竹叶簇拥会徽 寓意"竹子开花节节高"的体育精神 [10] 颁奖纪念品 - 以川剧变脸艺术为灵感 设计双面一体背对背玩偶 [16] - 融入翎子/水袖/靠旗等传统元素 通过360度翻转展现戏剧魅力 [16] - 采用时尚化演绎手法 用东方语言传递文化祝福 [16] 文化融合特征 - 太阳神鸟纹与芙蓉图案交融 诠释"金乌负日/花重锦官"的时空对话 [12] - 奖牌握柄浮雕融合金沙文明与蓉城花事意象 [12] - 托盘采用蓝绿渐变釉色 体现城市特色 [11] - 通过文创设计实现古蜀文明与现代体育的跨时空连接 [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