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
icon
搜索文档
瞭望 | 武大遥感技术:太空之眼照见未来
新华社· 2025-08-19 10:21
我国通过"高分专项"形成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主导制定的《地理信息遥感影像服务》国际标准 获164个国家采纳,背后均有武大遥感测绘人参与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侯文坤 从百姓出行到智慧城市建设,从资源调查到环境监测,从灾害评估到防灾减灾,遥感技术已成为经济社 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 走进珞珈山下、星湖之畔的武汉大学测绘遥感科学家精神基地,穿梭于历史照片、手稿及老旧设备仪器 间,驻足于贴满照片的测绘与空天信息院士墙前,不仅能触摸到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脉 络,更能真切感受这一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连续八年位居榜首学科的厚重底蕴,窥见我国遥感科 技的发展历程。 李德仁在武汉大学的办公室里(2024 年 5 月 13 日摄) 熊琦摄 / 本刊 深厚积淀引领学科卓越 什么是遥感? 简单来说就是"遥远的感知",而遥感科学与技术是通过电磁波及其他物理场(波)以非接触的方式探测 目标特性、环境参数及变化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 "这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在国防安全、灾害评估、自然资源调查、农业监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 价值。"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以下简称"遥感学院")院长张永军教授说。 目前,我国已 ...
科技自立自强之院士说|推进时空智能 创造万亿级产业——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新华社· 2025-05-22 10:31
时空智能技术发展 - 高通量通信卫星、光学遥感卫星、雷达卫星、北斗定位卫星等形成通导遥卫星互联网,实现空天地一体化[1] -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测绘遥感技术融合,催生更多科研创新[4] - 时空智能学能自动回答何时、何地、何种目标、有何种变化及其机理与对策,实现空天地海全域一体化时空智能[4] 卫星遥感应用 - 珞珈三号01星、珞珈二号01星、珞珈三号02星和珞珈四号大健康01星实现对地球表面的全区域、全天候、全天时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5] - "东方慧眼"智能遥感星座计划到2030年发射252颗卫星,包括100颗雷达卫星、144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4颗高光谱卫星、4颗热红外卫星[5] - 卫星遥感在农业、环保、智慧城市、应急响应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北斗导航与卫星遥感技术赋能智慧农业,监测庄稼长势[6] 产业前景 - 推进人工智能引导下的通导遥一体化的时空智能大众化服务,创造万亿级产业[4] - 通导遥一体化天基信息实时服务系统发展前景广阔,通过万亿级的产业主体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6] - 珞珈三号01星成功发射使卫星遥感从服务政府、行业拓展到服务大众,期待"东方慧眼"星座形成产业联盟[5] 技术创新 - 武汉大学团队自主研制多颗卫星,实现全球范围遥感数据从获取到终端应用的分钟级遥感信息服务[5] - 智能化电网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红外探测代替人工巡线,石化企业在不安全场景使用机器人工作[6] - 空天地一体化生态保护感知监测体系24小时记录候鸟360度全景影像,进行野生动物、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