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欧(中亚)班列运输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600列
央视新闻· 2025-09-03 08:50
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数量增长 - 今年经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超6600列 同比增长21.8% [1] - 某货代公司代理班列数量达2000余列 同比增长20% [1] - 自2016年以来累计通行班列超4.8万列 辐射境外18个国家46个城市地区 [2] 货物运输品类与范围 - 班列运输货物品类涵盖建材/农机具/商品车/服装鞋帽/化妆品/电子零件等 [1] - 通行班列线路总数达90条 形成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黄金通道 [2]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 进口货物口岸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降幅达70% [1] - 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降幅达80% [1] - 海关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保障班列高效运行 [2] 运营调度优化措施 - 对班列实施优先换装/优先编组/优先发运机制 [1] - 协调哈方加大整车类货物交接力度 日均交接车28列 最高达36列 [1]
今年以来新疆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5000列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23:28
口岸通行数据 -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中欧(中亚)班列通行量突破5000列 [1] - 班列线路达125条 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 [1] 贸易商品结构 - 进口商品以海外矿产、农副产品为主 [1] - 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设备、日用百货 [1] 通关效率优化 - 海关推广"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 [1] - 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便利化措施 缩短停留时间并降低申报成本 [1]
霍尔果斯:中欧(中亚)班列增长迅猛 助推上合组织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新华社· 2025-09-01 17:35
中欧(中亚)班列开行增长 - 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长,成为连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重要物流纽带 [1] - 大量班列发往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有力推动区域间经贸合作与互联互通 [1] - 截至8月29日,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超6600列,同比增长21.8% [1]
京津冀区域内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达7565列
人民网· 2025-09-01 09:01
中欧班列运营数据 - 天津地区2023年以来已开行464列中欧(中亚)班列 [1] - 京津冀区域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达7565列 其中天津地区占比超过5860列 [1] - 班列运输时间缩短2至3天 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降低 [1] 基础设施升级 - 2016年建成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 连接四大过境口岸(二连、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 [2] - 2025年3月完成第二线束建设 年处理能力从40万标箱倍增到80万标箱 [2] - 班列运营效率提升40% 支撑高质量开行需求 [2] 贸易与区域合作 - 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前7个月进出口额53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2] - 天津与11个上合组织国家建立20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2] - 货物品类覆盖汽车整车、配件、工业机械、日用百货等百余种商品 [1] 战略功能定位 - 构建联通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高效低碳物流通道 [1] - 强化海铁联运功能 促进产业链协同与枢纽地位提升 [2] - 班列多数发往上合组织成员国及观察国 [1]
新华全媒+|霍尔果斯:中欧(中亚)班列增长迅猛 助推上合组织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新华网· 2025-08-31 00:36
中欧(中亚)班列开行情况 - 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长,成为连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重要物流纽带[1] - 班列大量发往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推动区域间经贸合作与互联互通[1]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数据 - 截至8月29日,今年经口岸通行班列数量超6600列[3] - 班列通行量同比增长21.8%[3]
中欧“钢铁驼队”奔腾亚欧 跑出上合“加速度”
央视网· 2025-08-30 14:33
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运营数据 - 上合示范区建设7年到发中欧班列4803列 年均增长率达33% [1] - 累计运输进出口集装箱39.4万标箱 货物总重超330万吨 [1] - 常态化开行22条国际班列线路 通达54个城市覆盖23个上合及"一带一路"国家 [1] 霍尔果斯口岸班列运行表现 - 2023年经该口岸通行中欧班列超6600列 同比增长21.8% [2] - 货代公司代理班列量达2000余列 同比增长20% [2] - 口岸日均交接车28列 最高达36列 [4] 口岸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降幅70% [4] - 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 降幅80% [4] - 实施"优先换装、优先编组、优先发运"三优先机制 [4] - 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保障高效运行 [6] 班列货物品类与线路网络 - 货物品类涵盖建材/农机/商品车/服装/化妆品/电子零件等全品类 [2] - 累计通行班列超4.8万列 开通线路总数达90条 [6] - 辐射境外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 [6] 区域经济联动效应 - 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区域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核心支撑 [2] - 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6]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贸易联通:一座港口的合作新通道
新华社· 2025-08-30 12:23
中欧班列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天津关区发运中欧(中亚)班列365列,同比增长18.4% [3] -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天津地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超5860列 [4] 区域贸易增长 - 2024年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1.9% [4] 物流基础设施 - 天津港作为亚欧大陆腹地现代化出海口的战略定位 [1] - 国际班列营销业务经理负责国际货源组织与发运协调 [1]
天津上合“朋友圈”持续扩容 “钢铁驼队”驰骋新丝路
央视网· 2025-08-29 09:52
中欧(中亚)班列运营情况 - 天津地区今年以来开行中欧(中亚)班列达464列 [4] - 累计开行班列总数超过5860列 [6] - 班列运输时间成本与运费成本明显降低 [4] 天津港基础设施升级 - 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2016年6月建成 系京津冀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铁路枢纽 [6] - 2023年3月新增2条装卸线 货运能力从40万标准箱提升至80万标准箱 [8] - 与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四大铁路口岸实现联通 [6] 区域贸易发展 - 2023年前7个月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533.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2% [10] - 天津已与11个上合组织国家建立20对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10] - 班列运输时效显著提升 天津至乌兰巴托仅需8天 [4] 物流网络拓展 - 班列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形成连接中亚国家的"钢铁丝路" [1] - 实现直达运输 避免多城市中转问题 [4] - 预计未来中亚班列运力将进一步提高 [8]
“钢铁驼队”开辟上合“新丝路”
新华网· 2025-08-25 09:40
中欧(中亚)班列运营数据 - 天津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7300余列 联通欧亚25个国家和地区 [1] - 2024年上半年天津关区发运班列365列 同比增长18.4% [1] - 班列货运品类从食品日用品拓展至汽车配件、电器商品、工业机械等高附加值产品 [1] 天津港枢纽能力建设 - 天津港集装箱航线总数超140条 与全球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保持航运往来 [2] - 中欧(中亚)班列运量常年位居沿海港口前列 [2] - 港口开发中亚地区粮食矿产品等回程货源 为内陆国家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出海口 [1] 跨境交通基础设施进展 - 2024年途经上合组织国家的中欧班列达1.9万列 [2] - 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稳步上升 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 [2]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承接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 提供技术方案并培训29名驾驶员 [3] 区域合作深化 - 天津港计划增开外贸航线、远洋干线和铁水联运班列 [2] - 通过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人员心联通三重维度深化互联互通 [3] - 贸易通道扩容升级产生化学反应 促进上合组织国家经贸互动与合作共赢 [3]
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已超6000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2 09:38
中欧班列运营表现 - 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班列通行量突破6000列 较去年提前46天创历史新高 [1] - 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小时内 平均2小时完成入境返程班列换装 [1] - 关铁信息共享使车辆周转效率提升20%以上 日均通行班列达27列以上 [1] 口岸基础设施升级 -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 企业可通过系统提前提交电子数据 [1] - 海关智能检查系统实现自动核验舱单数据 铁路部门实时掌握列车放关状态 [1] 线路网络覆盖范围 - 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4.8万列 覆盖89条通行线路 [1] - 通达境外18个国家 46个城市和地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