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应急机器人

搜索文档
在产业链的强势带动下 机器人在松山湖不断进化 机器人“跑”出加速度
广州日报· 2025-04-30 05:38
文章核心观点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驱动机器人在东莞松山湖不断进化,园区企业研制的各类机器人发展迅速,松山湖机器人“天团”加速崛起,东莞发布计划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1][10][11] 类器官机器人 - 博工科技2022年扎根东莞松山湖,专注生命科学领域机器人研发,推出多款模块化机器人产品,解决传统细胞培养痛点,实现全程数据“有记录,可追踪” [2] - 博工科技布局类器官机器人,其材料与市场上的机器人不同,眼睛、嘴巴、手脚等部位灵活,可与人互动握手 [2] - 类器官机器人研发历时3年多,从材料学入手,用细胞模拟仿生、3D打印,全身有1000多个零件、200多个电机 [3] 临空应急机器人 - 华松创新在“无人机+”基础上结合应急场景,走分式进化路线,应用于临空应急救援,成为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的“领跑者” [4] - 华松创新的悬停照明系统操作轻松,与传统灯塔相比,重量轻、照明面积大、机动性强,已在超50个重大应急现场应用 [5] 机器人科学家 -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创的“机器人科学家”将我国材料研究推进到“具身智能”形态,可实现无机固相材料合成,7×24小时无人化、自主化研发 [7] - 机器人科学家通过与Atomly材料科学数据库平台和GPTFF材料科学力场大模型接驳,实现“计算、数据、实验”一体化研发,提升新材料研发效率 [8] 看护机器人 - 元生智能历时1年研发全国首个C端跌倒大模型,创新研制“亲鹿看护机器人”,可24小时隔空监测老人心率与呼吸,破解老人摔倒痛点 [9] - 元生智能团队针对南北方环境差异,经数千家庭机构参与打磨、近20万次跌倒模型训练,研发的跌倒大模型日访问量超6万次 [9] - 元生智能成功研发第三代雷达视觉双效跌倒算法,结合毫米波雷达和视觉算法,可监测老人状态,意外发生时自动拨打看护人电话 [9] 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 东莞现有机器人制造重点企业208家,规上企业147家,年营业收入约316亿元,2024年工业机器人产量2.29万台(套),占全国4.11%、全省9.27% [10] - 松山湖已聚集超500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涵盖全场景,有多个创新平台支撑产业发展 [10] - 东莞发布《东莞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取得技术突破,建成研究平台,相关企业达1000家以上,营收突破1000亿元 [11] 企业声音 - 华松创新从大应急小切口赋能产品,融入核心技术,成长迅速,业绩有望翻倍,未来将延伸至多领域 [12] - 华松创新认为东莞产业基础强,与多产业链关联,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企业入驻 [12] - 博工科技类器官机器人选材讲究,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合作,受产业链带动支持,未来将深入研究AI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