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民宿
icon
搜索文档
政企协同的破局之力:“永州模式” 如何激活四线城市的文旅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10-01 22:37
文章核心观点 - 永州通过承办“湘超”联赛,以“永冲锋”IP打造和市体育场改造为双引擎,探索出“体育引流、旅游聚客、消费变现”的政企协同文旅发展新模式,为中小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1][8][26] 流量变局与IP突围逻辑 - 永州通过精准把握体育赛事流量价值,在硬件设施薄弱的背景下,利用“野生体育场”承载群众体育热情,并基于30余年足球积淀进行破局 [3][4] - 面对网络负面标签,永州果断决策,对承载城市记忆的市体育场进行紧急升级,核心是“保记忆、提功能”,仅用50天完成改造,容量提升至2万余人,并更换为国际足联认证人工草皮 [5][6] - IP“永冲锋”的设计在48小时内完成,形象融合了“永州蓝”生态底色、女书“八角花”美学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并通过融入城市肌理和赛事成功引爆流量,百度搜索量暴涨300%,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6000万 [6][7][8] 政企协同运营模式创新 - 模式核心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政府拥有IP公益使用权,负责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如配套3个训练场、推出“挂票”、开放户外大屏观赛、联动34个景区持门票免费游览 [10] - 企业作为知识产权持有方,通过开发四大系列文创产品、对接大湾区商超与制造业资源、布局数字人技术等市场化运作挖掘IP商业价值,并建立利润反哺机制支持产业升级 [10][11][12] - 该协同模式实现了公共利益与市场活力的有机统一,政府公信力为IP背书,企业创新力为IP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10][12] 社会价值与文化传播 - “永冲锋”IP与焕新体育场构建了新的城市认同体系,凝聚市民情感,成功将城市从“舆情危机”逆转为“城市名片” [13][14] - IP通过年轻化表达活化传统文化,将女书文字、柳宗元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和数字人规划,开创传统文化活化的新路径,实现“文化无声冲锋” [15] - IP运营与场馆改造倒逼城市公共服务升级,启动了湘江岸坡治理、景区优化等项目,并围绕体育场形成“15分钟观赛生活圈”,提升城市功能与生活品质 [16] 市场价值与产业赋能 - IP对消费产生“乘数效应”,“湘超”永州主场门票多次1分钟内售罄,单场线上预约量达12.4万人,带动周边餐馆营业额增长3倍,民宿预订率达90%以上,赛事期间文旅消费总额突破2.3亿元 [18] - IP与场馆成为串联分散文旅资源的“双引擎”,在空间上联动景点设计主题线路,在时间上联动节庆活动,在产业上推动文创、制造、数字技术融合,预计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新增上千就业岗位 [19] - 模式为2026年湖南旅发大会埋下价值伏笔,计划建设体育博物馆、IP主题露营地等新场景,预计到2026年依托IP带动的文旅产业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级 [20] 中小城市文旅发展样本启示 - IP打造需坚持“文化为根、精神为魂”,硬件升级需兼顾“功能需求与情感记忆”,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独特元素,尊重群众情感需求 [21] - 政企协同需实现“权责清晰、价值共享”,政府聚焦公共服务与基建,企业发挥市场化运作优势,建立“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22][23] - 市场运作需立足“精准定位、长线经营”,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走“小而美、精而专”路径,推动“一次性打卡”向“重复性消费”转变 [24] - 文化赋能需做到“活化传承、融入生活”,将文化从保护中解放,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体验,激活文旅发展内生动力 [25]
(活力中国调研行)长春马鞍山村的致富密码:从“卖石头”到“兴文旅”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14:14
马鞍山村经济转型 - 核心观点:长春马鞍山村实现从资源开采到文旅产业的成功转型,人均收入从2016年8000元跃升至2024年23000元,增长187.5% [1] - 转型路径:依托53.6%森林覆盖率打造健身徒步基地,整治环境并建立7.5公里抗联徒步路线 [3] - 产业升级:通过"三块地"改革盘活八宗闲置土地,吸引企业投资激活农村资源 [7] 文旅产业布局 - 红色旅游:开发"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村史馆等红色IP,串联7.5公里抗联徒步路线 [5] - 民宿经济:建成147间主题民宿(含东北民俗特色装修),1500平方米餐厅,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7] - 配套业态:建设咖啡厅、乡村振兴学院、智能温室及氿遇欢乐谷(含70余种项目) [7] 村民收益模式 - 资产租赁:村民通过出租老房子获得年租金20000元,如美民宿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5] - 复合收入:村民兼职民宿服务/农产品销售等,月增收4000元以上 [5] - 农产品变现:利用望山餐厅等场所代销禽蛋、山野菜等农副产品 [5] 政策与区域发展 - 政府支持:长春市/九台区两级政府主导环境整治与规划制定 [3] - 省级战略:吉林省推进"城乡景区化",目标打造东北领先乡村旅游目的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