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希康复手

搜索文档
机械手“读心术”:一位香港教授和他的百亿康复市场“新抓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22:47
行业背景 - 中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有患者达1242万,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幸存者中约75%留下不同程度功能障碍,40%患者为重度残疾 [2] - 2024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47.4亿元,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 - 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中明确加强激励产学研协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高校评价体系转向技术影响力评估 [4] 公司技术 - 第一代康复机械手具备"思考"能力,通过智能马达推杆捕捉患者肌肉电信号,帮助完成抓握或张开动作 [3] - 第二代康复机械手采用柔性驱动器和3D打印技术,利用软材料和气压驱动仿真自然手部运动,轻便且有韧性 [4] - 产品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主动式康复模式,从大脑神经元出发形成新的反射弧,帮助构建神经通道,临床试验显示20次训练即可显著提升效果并维持6个月以上 [5] - 正在开发基于脑电控制的"脑机接口版"康复手,原型机已完成测试,计划延伸至全身外骨骼系统 [8] 产品与市场 - 推出家用版与专业版康复手,家用版配备无线任务平板实现互动训练,专业版增加主动式肌电驱动技术和数据库功能 [5] - 初期通过C端患者口碑突破市场壁垒,2023年首次与香港仁安医院达成合作 [6] - 已与多家康复中心、特殊学校及医院合作,二十多台设备投入使用,营收超百万港元 [8] - 计划Pre-A轮融资800万元,用于研发、市场拓展和团队建设,目标进入广东、上海、北京市场 [8] 发展策略 - 从B端医院和康复中心切入,未来B端与C端销售比例预计为6:4 [8] - 针对临床场景优化产品,迭代穿戴系统和参数调整效率 [7] - 高校提供启动资金并减免部分专利授权费,支持公司成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