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领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搜索文档
央视镜头下的东风柳汽:以央企担当,铸就中国商用车智造新高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9 08:46
公司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东风集团在南方最大的商用车、乘用车研发制造基地及面向东南亚的整车出口枢纽,总园区占地超5000亩 [5] - 公司通过全景直播展示其从广西制造到中国制造,再到全球智造的硬核跨越,彰显央企在推动民族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使命 [1][4] - 公司以实力诠释中国商用车领域国家队底色,并不断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 [4][19]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最新MPV车型星海V9车长超5.2米,轴距3米多,7座模式可容纳7个20寸行李箱加7个背包,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可一键收纳大件行李 [7] - 星海V9体现“豪华平权”理念,配备航空级电动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插电混动版本综合续航达1300公里 [7] - 公司将商用车可靠、耐用的特性与乘用车的舒适智能相融合,形成独特的商乘融合优势 [7] - 研发团队为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进行轻量化设计,使整车自重降至8.8吨,较行业平均水平轻700公斤以上 [8] - 通过结构拓扑优化和采用轻质材料,攻克轻量化痛点,让用户每趟能多拉货、多赚钱 [8] - 针对新能源车防水难题,研发人员对3000多个防水零件逐一分析,设置29道防渗关卡 [8] - 开发“一键脱困”功能,通过定制化软件按用户场景标定脱困力,应对复杂路况 [8] 研发体系与测试能力 - 研发中心贯彻“以用户为中心”准则,用户需求调研覆盖50余场景、收集1500多条反馈 [8] - 针对乘龙翼威5纯电重卡,研发流程包括耗时8个月,15次方案测评评审,5轮次整车油泥调整,120多套内外饰方案及50多次研讨评审 [8] - 公司构建“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全流程闭环研发体系 [10] - 自建占地460亩的专业试验场,可模拟60万公里真实路况,搭配“三高”测试基地确保车辆在-30℃高寒、40℃高温、4500米高原极端环境稳定运行 [10] - 自建试验场填补了南方商用车全场景测试空白 [10] 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 - 商用车生产基地是广西首家绿色工厂与智慧工厂双称号得主 [12] - 大面积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超5000万度,2024年生产耗电7700万度,自发电占比达65% [12] - 通过数据中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计划物流一体化、智能生产、质量监测等先进技术 [12] - 冲焊车间自动化冲压线采用激光拼焊板技术,车身一次下线合格率超98% [12] - 焊装车间136台机器人兼容100多种车型,车身经30次实车碰撞与欧盟ECE R29标准认证 [12] - 涂装车间采用水性3C1B工艺,耐候性超3000小时,应用中水回用技术实现中水养鱼 [12] 技术突破与自主化 - 国家级大师带队耗时一年攻克5000吨重型压力机平行计算机控制系统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3] - 经上万次仿真模拟与现场测试,新系统节约技改费用600多万元,并将滑块平行度提升至±2毫米 [13] - 该突破为商用车关键制造环节自主化提供范例,铸就乘龙卡车“龙的脊梁” [13] 智能化应用与产业引领 - 在厂区内,“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电动物流车实现无安全员常态化运输,累计行驶超2.5万公里、执行任务7000余次零事故 [15] - 在北海铁山港,乘龙领航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实现国内首次无人与传统集卡混跑,打破无人集卡只能在封闭专属车道运行的限制 [15] - 商用车智能化核心聚焦降本增效,为国家5G+智能驾驶战略落地树立标杆 [15]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针对中国商用车“大而不强”痛点,公司推出“乘风双擎计划”,累计投入200亿元 [17] - 在亚非共建9大海外智能制造基地,组建千人本地化团队,实现4周极速交付 [17] - 战略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的升级,提升中国商用车全球品牌溢价,推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17] 用户支持与社会责任 - 公司提供“产品+服务+金融”一体化支撑,例如协调备用车接力送货,半天内解决用户车辆故障,为用户避免每日1.5万元罚款 [17] - “望子乘龙”公益计划自2021年启动,已全额资助23位卡友子女入读双一流大学,为1488名升学卡友子女提供奖学金 [19] - 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商用车优势,助力广西马山县、融水县打通特色农产品物流链路 [19] - 将环保责任转化为企业运营成本优势,形成“责任-成本-效益”的正向循环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