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力源科技:签订4686万元水处理合同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长期成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3:29
公开资料显示,力源科技长期专注于核电、火电领域水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设计与集成服务,产品覆 盖凝结水精处理、除盐水、海水淡化等场景。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为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华能集 团等众多大型能源集团,提供了数百套水处理项目的系统研发、设计、集成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我国火电、核电市场建设稳步提速。2025年1—5月,我国新增火电装机1755万千 瓦,相比去年同期新增装机大幅增长约45%;核电方面,2025年4月,中国审批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计 10台新机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火电及核电领域水处理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将为公司水处 理业务持续带来助力。 力源科技表示,此次新疆油田煤电水处理项目的成功签订,不仅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驱动力,更凸 显了公司在"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清洁化改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力源科技表示,随着2025年煤电核准 装机量维持高位以及煤电低碳化改造方案的深入推进,火电水处理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公司努力凭借 核电与火电技术的协同优势,以及氢能业务的战略布局,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打造 领先绿色科技企业,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厉平) 7月30日,力 ...
氢储能转化效率仅35%,为何仍是长时储能的"必选项"?
势银能链· 2025-08-01 11:03
以下文章来源于势银储链 ,作者势银(TrendBank) 势银储链 . 势银(TrendBank)是中国领先的长时储能产业研究与数据公司,以数据和研究为中心,提供数据、研 究、咨询、会议等服务。为客户提供决策依据,并提供相关业务发展资源。官网:www.trendbank.com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在"双碳"目标的时代强音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随着《中华人 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确立氢能的能源属性,国家及地方累计超过560项专项政策密集出台,构建 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石。 其中,氢储能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大规模和长时间的能量存储需 求。2024年11月6日,工信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 确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以推动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狭义的氢储能特指"电-氢-电"的过程,即先用电解水产生氢气,然后在需要时通过燃料 电池将氢气重新转化为电能。这一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电解水制氢:通过电解水设备将水电 ...
严重缺人!人才缺口近百万,入行年薪可达25万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09:28
绿领人才与双碳领域发展 - "绿领"人才需求近百万人,但目前相关从业者仅10万人左右,存在巨大人才缺口 [2][7] - 2022年版《职业分类大典》标识134个绿色职业,覆盖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六大领域 [5] - 2024年新增19个职业中,储能电站运维管理员等3个为绿色职业,风电场叶片维修工等被列为新工种 [5] 绿领职业特征与收入水平 - 绿色职业涵盖技术、管理、咨询等多类型岗位,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争抢对象 [5][13] - 初级职位年薪10万至25万元,资深职位更高,收入因地区、行业和经验差异显著 [7] - 德勤预测中国绿色转型将在2050年创造3800万个岗位,集中于低碳排放行业 [7] 政策与产业驱动因素 - 国家新能源、绿色制造等战略部署直接催生绿领就业机会 [9] - 福建等地区将绿色经济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支持范畴,推出专项引进政策 [9] -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活力,政策红利使职业前景广阔 [10] 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 - 汽车行业绿领需兼具新能源汽车技术、绿色材料应用及ESG体系理解等复合能力 [13] - 2024年北师大等3所高校首设"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强化专业教育 [13] - 专家建议校企联动推动产学研结合,同时加强职场人才绿色技能再培训 [13] 储能电站运维案例 - 上海工商业储能项目运维员需执行线下设备巡检(高温期每日1次)及线上24小时监测 [15][16] - 运维工作包括充放电策略调整、消防器材检查等,需兼顾安全运营与用户需求 [16] - 行业呼吁建立培训认证体系与规范标准以促进职业健康发展 [16]
泰兴农商银行:双挂钩贷款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江南时报· 2025-08-01 08:40
近日,泰兴农商银行向泰兴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发放全市首笔500万元"碳减排量+能效提升率"双挂 钩贷款,贷款利率较常规水平降低28个BP,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双赢。 下一步,泰兴农商银行将紧扣"双碳"目标,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从"单一 产品供给"向"全生态赋能"升级,让金融创新的"含绿量"持续转化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薛鹏 屈云峰 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泰兴农商银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整合企 业煤、电、水、气等核心能耗数据,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对企业的实际能耗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精准核 算,并依据"碳减排量"和"能效提升率"双指标,为绿色转型企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即能效越高、碳 减排效果越显著的企业,越能获得更优的贷款额度、期限和利率。这种"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让企业 的绿色投入实实在在转化为融资成本优势,形成了"技术升级—节能降碳—融资优惠—再投入研发"的良 性循环。 获得贷款支持的泰兴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节能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节能产品研 发、空冷器、换热器、压缩机等特种设备制造销售 ...
股市必读:中泰股份(300435)7月31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01 05:57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中泰股份(300435)报收于15.51元,上涨1.17%,换手率2.35%,成交量8.65万 手,成交额1.34亿元。 董秘最新回复 投资者: 董秘你好,贵司的航天产品目前供应给哪些企业,有没有跟SpaceX星舰合作? 董秘: 您好,公司生产的液氧过冷器有助于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公司独立运营的特种气体已进入我 国航空航天体系,公司目前暂未与SpaceX星舰开展合作。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董秘你好,可以透露一下二季度的效益情况吗?二季度在手订单有多少? 董秘: 您好,公司二季度业绩情况敬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半年度报告,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董秘你好,请问一下贵公司的深冷设备在水利工程水电站建设上应用范围广吗? 董秘: 您好,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能源化工、天然气及电子气、稀有气体和氢能源等行业,公司将抓 住机会积极参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感谢您的关注! 投资者: 请问公司能否提供高海拔作业用的供氧设备? 董秘: 您好,公司空分装置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已有成功运行业绩,综合考虑海拔高气压低对空分设备 的影响及各设备之间的匹配、衔接问题,公司在设计流程上进行针对性优化,为西藏地区项目专 ...
解码青岛集中供冷的新能源“武器”
齐鲁晚报· 2025-08-01 05:16
写字楼楼体不见一台外挂机,却能让1.7万平方米办公区域保持凉爽,这是青岛市南区福州南路的中天恒大 厦,作为全国首个既有建筑光储直柔项目,依托磁悬浮制冷黑科技,实现了整栋写字楼的"集中供冷"。青岛 能源集团数据显示,目前青岛市已有19处场所采用"集中供冷"模式,通过海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磁悬浮 冷水机组等新能源多元技术路径,实现了高效节能与低碳减排的双重突破。 文/片赵波青岛报道 光储直柔+磁悬浮: "无空调外机"清凉样本 "整栋大厦没安一台空调,却比传统中央空调更舒适。"青岛能源热电集团第三热力生产与安全服务科副 科长申甲介绍,这座建于2000年的大厦,2023年完成用能系统升级,成为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光储直柔示范项 目,搭载直流磁悬浮冷水机组,实现"光伏发电-直流供能-水蓄冷调节"全链条绿色供冷,项目实现了柔性用 能,通过数字平台实时匹配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动态调整冷站运行模式,夏季高峰时段减少电网依赖度超 50%。 在中天恒大厦的楼顶,记者看到,屋顶布满了光伏板,这些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达15.7万度,覆盖建筑40%的 空调供冷用电,直流配电系统直接驱动设备,减少交直流转换损耗,综合能效提升14%,在大楼内, ...
立足市场前端 杭氧股份拟新设合资公司进一步孵化氢能产业链
全景网· 2025-07-31 14:59
合资公司成立 - 杭氧股份拟与龙泽能源、上海氢枫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洛阳杭氧龙泽氢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其中杭氧股份出资765万元,持股51% [1] - 合资公司将投资建设一套氢气产能为2825Nm3/h的焦炉煤气制氢和充装装置,项目总投资约4550万元,三方按持股比例共同出资1500万元,其余资金通过外部融资解决 [1] - 该项目依托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契机,结合合作方优质资源,旨在孵化杭氧股份氢能产业链,丰富气体产品品类,提升综合实力 [1] 氢能行业背景 -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能源载体,与可再生能源协同构建低碳能源体系,是全球能源转型重要抓手,也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路径 [2] - 2024年中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国家 [2] - 杭氧股份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氢能、储能及CCUS等未来能源,持续拓展氢气制加储运一体化项目 [2] 氢能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成熟氢气提纯技术储备,具备氢液化全流程技术设计能力 [2] - 2024年公司研发的液氢液氦低温阀门、轴承箱式高压多级低温离心泵、氢气透平膨胀机等产品通过行业鉴定 [3] - 公司投建的首个加氢站成功投产,入选"能源产业品牌成果典型案例100",同期投建的"氢电气"综合能源岛以9000kg/天加氢能力创全国纪录 [3] 核心技术优势 - 杭氧股份深耕深低温与气体分离领域70余年,国内空分设备、乙烯冷箱等低温石化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4] - 公司建立"三层次试验平台",推动设备与气体板块协同,强化产研融合,与科研院所合作攻关关键技术 [4] - 入选国家级"科改示范企业"后,公司优化研发架构,布局前瞻性项目,加大科研投入与人才建设 [4] 战略发展规划 - 合资公司成立是公司深耕氢能赛道、完善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举措,顺应全球能源转型与国内"双碳"战略 [5] - 公司凭借空分设备标杆地位、多元化气体产品矩阵及"双轮驱动"模式,有望持续领跑行业创新 [5] - 长远目标是创建气体产业世界一流企业,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为全球气体产业绿色升级贡献力量 [5]
力源科技签订4686万元水处理合同
中证网· 2025-07-30 23:11
力源科技表示,本次合同的签订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火电市场的领先地位,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 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公司业务发展及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力源科技7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 院有限公司签署了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项目新疆油田264万千瓦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 捕集一体化项目(一期)煤电项目化学水处理系统采购合同和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项目中 煤伊犁2×66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设备采购合同供货合同,合同金额分别为人民币 3149万元和1537万元。 力源科技表示,此次成功签订不仅为力源科技未来业绩增长提供驱动力,更凸显了公司在"双碳"目标下 传统能源清洁化改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2025年煤电核准装机量维持高位以及《煤电低碳化改造方 案》的深入推进,火电水处理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力源科技有望凭借核电与火电技术的协同优势,以 及氢能业务的战略布局,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打造领先绿色科技企业,为股东创造 长期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力源科技长期专注于核电、火电领域水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设 ...
力源科技签订4686万元水处理合同 在手订单充足保障长期成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9:45
公开资料显示,力源科技长期专注于核电、火电领域水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设计与集成服务,产品覆盖凝结水精处理、 除盐水、海水淡化等场景。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为众多大型能源集团,提供了数百套水处理项目的系统研发、设计、集成等 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我国火电、核电市场建设稳步提速。2025年1月-5月,我国新增火电装机1755万千瓦,相比去年同 期新增装机大幅增长约45%;核电方面,2025年4月,中国审批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新机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 火电及核电领域水处理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将为公司水处理业务持续带来助力。 此次新疆油田煤电水处理项目的成功签订,不仅为力源科技未来业绩增长提供驱动力,更凸显了公司在"双碳"目标下传统 能源清洁化改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2025年煤电核准装机量维持高位以及《煤电低碳化改造方案》的深入推进,火电水处 理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力源科技有望凭借核电与火电技术的协同优势,以及氢能业务的战略布局,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 动的业务格局,打造领先绿色科技企业,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编辑 郭之宸) 本报讯 (记者马宇薇)7月30日,浙江海盐力源环保科技股份有 ...
前瞻观点|世界500强全球投资布局趋势: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投资春天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7-30 17:00
基于此,前瞻产业研究院重磅发布《前瞻世界500强与中国民营100强全球投资布局趋势报告》,立足全球政 经格局变革的关键节点,深入剖析顶级企业的全球投资布局,为各界提供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 1、中低线城市跑出黑马 2018-2024年间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布局,以北美和中印为中心,明显反映了全球产业链分裂与重整的大背 景。 当下,全球经济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混乱与震荡,宏观风险不断积聚,而中国经济也面临着需求收缩、 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挑战。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核心驱动 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展现出无限潜力,从另一个维度增加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 面对极端复杂的宏微观产业环节,大多数产业参与者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迷茫,而全球顶级企业凭借庞大的经 济体量、敏锐的市场嗅觉与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对于全球产业升级、技术革新与区域竞争起到了"风向 标"的作用。 在美国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和供应链脱钩之下,世界500强企业在美国及周边国家加大了对高端制造业、先 进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投入,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以保障供应链安全并获取技术创新红利。 另一边,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