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书评
icon
搜索文档
书评的丧钟为谁而鸣
虎嗅· 2025-09-04 12:44
美联社停止书评业务 - 美联社宣布停止刊发书评栏目 原因在于书评受众相对较少 无法维持规划、协调、撰写和编辑所需的时间[1] - 未来将以故事形式报道书籍 包括热门作者简介、争议书籍报道和出版行业八卦新闻[1] 传统媒体书评衰退趋势 - 《纽约时报》重组文化编辑部 将剧评、电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评论人员重新分配 计划扩展超越传统评论的报道形式[2] - 全球报纸发行收入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下降约15% 广告收入下降近30%[12] - 中国书评媒体从2014年陷入困境 《文汇读书周报》停刊并入《文汇报》 《北京青年报·青阅读》减版[11] - 全国刊发书评的大众媒体平台从鼎盛时期超过30家大幅减少[11] 书评内容质量变化 - 书评普遍停留在作者生平介绍和作品内容概述层面 缺乏文本分析和审美形式评论[13] - 书评家倾向于不为不喜欢的书籍写评 而非公开批评 导致批评力度不足[14] - 出版社赠书给书评家时 缺乏利益相关声明机制影响评论可信度[14] 社交媒体书评崛起 - 亚马逊允许任何购书者发表评论 使小众类型和自出版作品获得关注[6] - Goodreads通过社交网络打造爱书人社区 改变书评形态[6] - BookTubers制作书评视频 Bookstagram和BookTok等标签让特定图书获得即时关注[6] - 小红书成为出版行业重要营销阵地 出版机构将一半精力投入小红书推广[16] - 小红书博主基础费用为每条笔记200-500元 按互动量叠加稿费 每500个赞增加100元 封顶1000元[16] 读者行为变化 - 读者习惯于短阅读和海量繁杂信息 系统性、专业性阅读需求减少[13] - 短视频淹没专注力 读者更倾向通过视频了解书籍而非阅读文章[13] - 社交媒体书评带来评论民主化 每个人都能发表看法 权力不再局限于文化精英[17][23] 传统书评价值 - 书评帮助读者找到改变心情或生活的书籍 鼓励新晋作家创作 激发出版商信心[25] - 严肃批评对探索小说美学、语言魅力和主题至关重要 培养逻辑感和系统思考能力[24] - 书评在维护文学深度和文化价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尽管影响力相对较小且难以吸引网络流量[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