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书籍
icon
搜索文档
书市“热度”里,感受书香“浓度”(四海听音)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2
古树下品读经典,人流中邂逅好书……这些让阅读爱好者心驰神往的场景,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5"我 与地坛"北京书市具象化。社交媒体上,不少读者分享自己淘到的好书和文创。 电子阅读普及的今天,书市为何热闹依旧?透过琳琅满目的书籍,我们能读出书香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部 分新趋势、新动态。 文化惠民,多彩活动营造参与感。作为阅读空间和文化场景,书市是图书推介的重要窗口,首发新书、 经典畅销书、绝版稀有书……品类丰富的书籍让读者尽情享受"淘书"的快乐。除了买书,听讲座、见名 家,也是读者走进书市的重要原因。 技术更迭,全民阅读烘托氛围感。书市现场,墨香与科技的相逢别开生面:古籍在AI触碰下自动"开 口",VR设备带读者"穿越"秦陵地宫;线上线下,科技让阅读迸发新的生命力,形成"处处可读、时时 可读、人人可读"的书香氛围。 书市"热度"里,感受书香"浓度"。从"纸面"到"指尖",再到生活每个角落,"阅读"这件事有了更多元呈 现。今天的书市,不仅是文化消费场所,更是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在推动书香社会建设的同时,也为 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提供助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5日 10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
“书香长江”阅读周|周末武汉书展变身“淘书乐园” 市民推车抢购如年货大集
长江商报· 2025-09-20 15:19
人头攒动,书山书海 长江商报见习记者涂媛 书韵与笑声交织,惠民券与购书潮齐涌,9月20日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化作一片书的海洋。 2025"书香长江"阅读周·武汉书展暨第20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进入第二天,恰逢周六,市民购书热情彻底引爆现场。上午开馆后,会展中心入口处很快便人流如织,源源不断的人潮让现场 热闹非凡。 "请过安检,有序入场!"安保人员不断重复着提示,但仍难抑制读者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展厅内,人头攒动,各个出版社展位前都挤满了翻阅、选购的读者。 消费券加持,购书更划算 本届书展推出的"文化消费券"成为拉动购书热的又一助推器。据悉,本届书展在全场图书六折起的基础上,还发放了500万元文化惠民券,折上满减后最高折扣可达2.5折。惠民券分为图 书满减券和文创满减券两种,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满100减40,真的太划算了!"正带女儿选书的张女士现场算了一笔账,"原价三百多元的书,用完消费券只要两百出头,比网上买还便宜!" 上午十点,主会场内已是人声鼎沸,层层叠叠的书架堆起"书山书海"。各个出版社展位前都挤满了翻阅、选购的读者,其中儿童读物与文艺社科类图书区域尤为热闹。带着孩子的家长 摩肩接踵,许多小朋友踮 ...
多家上市公司助力保山汉营润泽学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4 18:01
公司捐赠活动 - 阳光照明捐赠LED台灯 [1] - 鼎汉技术党支部捐赠试卷扫描仪 [1] - 恺英网络捐赠书包 [1] - 科伦药业、欧林生物、依米康等四川上市公司联合捐赠千余本书籍及各类文具玩具 [1] 公益实施机制 - 通过百川朝海慈善公益信托载体实施捐赠 [2] - 采用实地考察与精准需求对接方式提升ESG执行效果 [2] - 建立上市公司与偏远地区教育机构的直接联系渠道 [2] 捐赠规模与形式 - 包含物资捐赠与现金捐赠两种形式 [1] - 善款通过慈善信托和现金形式捐赠 [1] - 捐赠物资直接用于改善教学条件与学生生活需求 [1] 活动组织方 - 看台公益联合云南上市公司协会组织活动 [1] - 看台咨询作为发起人提供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平台 [2] - 活动获得云上协支持 [2] 社会效益 - 增强公益项目透明度与信任度 [2] - 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新视角 [2] - 实地感受教育公益实际需求 [2]
医疗科普不能成为牟利工具
人民日报· 2025-09-05 15:25
医疗科普行业乱象现状 - 网络自媒体医疗科普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网红医生将科普作为牟利工具 通过违规导医导诊、线上问诊线下引流及直播带货实现商业变现[1] - 存在假冒医生身份推销产品的行为 直接欺骗误导群众[1] - 典型乱象包括:康复医师在科普直播中弹出维生素胶囊购买链接售价99.9元/3瓶 皮肤病医生在未完成病理讲解时直接推荐治疗药物[2] - 部分账号橱窗商品涵盖药品、保健品、护肤品及口罩等 形成网络商店形态[2] 监管政策与法律规范 - 2023年8月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 要求规范信息发布传播行为并支持专业内容生产[1]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医疗广告认定指南》 明确医疗科普变相发布广告的认定与监管标准[3] - 违规行为涉及多重法律风险:违反执业医师法、广告法及药品管理法 严重情形可能构成诈骗罪、虚假广告罪或非法行医罪[3] 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 需构建全流程监管模式: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违规营销 卫生部门监督执业行为 药监部门处理违规药品销售 网信部门管理互联网内容[4] - 网络平台需承担主体责任 建立违规处罚与生态治理机制 实施从功能限制到永久封禁的梯度处罚[4] - 平台应建立优质科普激励制度 推动医疗科普生态向专业化发展[4] 优质医疗科普实践案例 - 中日友好医院妇产科主任梁静通过短视频普及妇科健康知识 内容基于门诊病例且不售卖任何产品[8]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健自2018年创建科普公众号 累计发布1100个音频、120件漫画及250个短视频 另出版7本科普书籍[7] -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申传安主编《烧伤预防》科普书籍 致力于烧伤预防知识传播[8] 医疗科普内容规范要求 - 平台需分类核查账号资质 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学院校人员等类型 严禁无资质账号发布专业内容[11] - 必须严格标注信息来源 要求自媒体对内容真实性与科学性负责[11] - 严禁以健康养生知识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11] - 坚决清理借两性健康传播色情内容、利用AI编造涉医文案、编造健康故事售药等违法违规信息[12] 行业专业化发展方向 - 医疗科普需基于权威指南和临床证据 杜绝虚假夸大内容[10] - 医生应立足自身专业领域开展科普 避免跨专业缺乏公信力[9] - 科普目的应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而非吸引流量或违规变现[9] - 需增加权威专业健康知识供给 以多样亲民形式传达给公众[5]
书评的丧钟为谁而鸣
虎嗅· 2025-09-04 12:44
美联社停止书评业务 - 美联社宣布停止刊发书评栏目 原因在于书评受众相对较少 无法维持规划、协调、撰写和编辑所需的时间[1] - 未来将以故事形式报道书籍 包括热门作者简介、争议书籍报道和出版行业八卦新闻[1] 传统媒体书评衰退趋势 - 《纽约时报》重组文化编辑部 将剧评、电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评论人员重新分配 计划扩展超越传统评论的报道形式[2] - 全球报纸发行收入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下降约15% 广告收入下降近30%[12] - 中国书评媒体从2014年陷入困境 《文汇读书周报》停刊并入《文汇报》 《北京青年报·青阅读》减版[11] - 全国刊发书评的大众媒体平台从鼎盛时期超过30家大幅减少[11] 书评内容质量变化 - 书评普遍停留在作者生平介绍和作品内容概述层面 缺乏文本分析和审美形式评论[13] - 书评家倾向于不为不喜欢的书籍写评 而非公开批评 导致批评力度不足[14] - 出版社赠书给书评家时 缺乏利益相关声明机制影响评论可信度[14] 社交媒体书评崛起 - 亚马逊允许任何购书者发表评论 使小众类型和自出版作品获得关注[6] - Goodreads通过社交网络打造爱书人社区 改变书评形态[6] - BookTubers制作书评视频 Bookstagram和BookTok等标签让特定图书获得即时关注[6] - 小红书成为出版行业重要营销阵地 出版机构将一半精力投入小红书推广[16] - 小红书博主基础费用为每条笔记200-500元 按互动量叠加稿费 每500个赞增加100元 封顶1000元[16] 读者行为变化 - 读者习惯于短阅读和海量繁杂信息 系统性、专业性阅读需求减少[13] - 短视频淹没专注力 读者更倾向通过视频了解书籍而非阅读文章[13] - 社交媒体书评带来评论民主化 每个人都能发表看法 权力不再局限于文化精英[17][23] 传统书评价值 - 书评帮助读者找到改变心情或生活的书籍 鼓励新晋作家创作 激发出版商信心[25] - 严肃批评对探索小说美学、语言魅力和主题至关重要 培养逻辑感和系统思考能力[24] - 书评在维护文学深度和文化价值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尽管影响力相对较小且难以吸引网络流量[25]
呼和浩特:北疆书展推动暑期阅读热潮
人民网· 2025-09-01 10:41
书展活动概况 - 2025北疆书展于8月31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 - 书展现场设有AI下棋机器人互动体验区 [2] - 书展提供立体书等多样化阅读材料 [3] 参展人群行为 - 读者在书展现场积极参与书籍阅读活动 [1][2][3] - 儿童群体参与书籍阅读和AI下棋机器人对弈等互动体验 [2][3] - 读者在书展现场进行书籍购买 [4]
汤恩平:百年合作深耕中国 AI带来出版革新但非替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3 07:22
公司背景与历史 - 施普林格·自然成立于2015年 但汇聚了多个超过180年历史的出版品牌 包括Springer Macmillan和Scientific American 以及创立150多年的Nature [1] - 公司旗下拥有3000种高水平学术期刊 每年出版1.4万种新书 [1] - 与中国学术界的合作源远流长 20世纪初Macmillan公司在中国任命首位销售代理 20世纪70年代施普林格通过广交会与中国内地建立联系 [2] - 2000年初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近二十年交流合作更为频繁密集 [3] 中国市场战略与成果 - 与中国合作超越简单出版与订阅关系 走向更深层次的战略协作与知识共建 [1] - 每年出版近1000种中国学者的书籍 增长势头非常迅速 [4] - 通过出版传播中国优秀科研成果 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合作 助力中国学者提升研究可见度和全球影响力 [4] - 中国在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中高质量科研产出位居世界第一 并扩大领先优势 在化学 地球和环境科学 物理科学 计算机科学 工程学 生命科学等领域表现突出 [4] 开放获取模式 - 开放获取模式使论文和书籍的阅读量和引用率显著更高 [5] - 开放获取是小型研究机构或发展中国家研究者接触前沿成果的唯一机会 [5] - 未来希望看到更多中国学术著作以开放获取形式出版 让优质成果跨越地域和资金限制 [5] 人工智能应用与策略 - AI的价值是辅助而非替代 真正创新永远来自人类 AI不能成为作者 人类必须对内容负责 [5] - AI可帮助总结核心进展 优化表达形式 但真正新知识仍源于人类创新与洞察 [5] - AI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大领域 出版流程革新 作者支持升级 阅读体验与商业模式创新 [5] - 技术进步显著 最新AI生成图书语言更自然易读 能模拟人类表达逻辑 [5] 技术风险与行业挑战 - 大型出版机构可能因规模效应抢占更多优势 小型专业出版机构生存空间被挤压 [5] - AI滥用可能伪造论文和编造数据 破坏学术诚信 需要明确指导原则 透明AI应用标准和适配法律框架 [5]
茑屋书店接连退场,比预期更匆忙
36氪· 2025-08-19 10:44
茑屋书店在中国市场的困境 - 茑屋书店在中国采取轻资产模式,品牌方仅提供设计审核和供应链支持,门店成败高度依赖加盟方的选址和运营能力 [4][13] - 核心业态为"大体量+美学空间+复合零售",但进口艺术书和文创产品消费低频且客单价低,难以支撑运营成本 [4][6] - 日本本土的"生活方式生态"未能成功移植,中国门店多为"图书+文创+咖啡"单一组合,缺乏高频消费场景 [6][13] - 2020年提出千店目标,但截至2025年8月总门店数从15家收缩至11家,西安、天津、上海、成都4家门店已关闭 [8][13][15] 本土书店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内容驱动型 - 代表品牌单向空间拥有出版、媒体、活动等全链条内容生产能力,全国布局9家书店+2家酒馆+1家酒店 [16][17] - naive理想国依托出版品牌"理想国",通过5家书店+1家青旅实现文化沉浸体验,并与奢侈品牌跨界合作 [19][21] 垂类深耕型 - 卷宗书店专注建筑/艺术/设计领域,联合全球230多家出版厂牌选书,7家门店均结合在地文化举办专业活动 [22][24][26] - 通过精准服务细分客群建立壁垒,专业领域消费者复购意愿强于普通客流 [26] 多元布局型 - 先锋书店在全国打造20家非标门店,如南京防空洞改造店、安徽古祠堂店等,单店成为文旅目的地 [27][29][31] - 每家门店均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叙事,形成"书店即景点"的独特竞争力 [29] 行业核心分野 - 成功书店不再追求规模化复制,而是通过内容积累(单向空间)、专业壁垒(卷宗)、在地化叙事(先锋)建立长期用户关系 [31][34] - 实体书店的核心竞争力转向"无法被线上替代的体验与连接",包括文化社群运营(单向)、专业圈层服务(卷宗)、文旅融合(先锋) [34] - 本土品牌通过"小而轻"(社区店)、"多触点"(酒馆/住宿)、"因地制宜"(文旅结合)等策略实现可持续运营,与茑屋的重成本模式形成对比 [33][34]
哈佛女校长:经常带孩子去这9个地方玩,孩子头脑更聪明,格局不一般
洞见· 2025-08-12 20:35
教育理念 - 哈佛大学首位女校长提出好教育应让人不断重新认识自我和世界 促使改变发生 生活广度决定未来优秀程度 [5] - 家庭教育通过接触新事物和环境拓宽孩子生活广度 培养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建立正确三观 [7] - 孩子生活宽广带来视野辽阔 丰富认知与提升格局对成长至关重要 需通过特定场所体验实现 [8] 知识拓展场所 - 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通过书籍文化科学熏陶提升认知层次 知识积累差异导致人生轨迹分化 [10][14] - 詹青云案例显示广泛阅读培养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 从班级倒数逆袭至哈佛博士并成为辩论冠军 [16][20][21] - 12岁谢昭雨橦因长期接触文博知识成为专业文物讲解员 目标北大考古系 体现跨学科知识价值 [23][24][26] - 余华观点指出哲学文学类"无用"知识会在未来提供方向 塑造人格并影响关键选择 [28][29] 生活实践教育 - 河南商丘12岁辍学少年通过工地搬钢筋体验母亲日薪200元艰辛 最终悔改返校 [36][37][41][42] - 湖北父亲带11岁女儿挖藕四小时使其明白读书之苦远少于生活之苦 [44][45][47] - 真正见世面需接触菜市场农田工地等场景 培养生活常识理财意识与正确价值观 [51][52] - 见世面本质是理解社会各阶层状态 形成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与独立生活能力 [53][54] 身心培养方式 - 过度学业压力导致孩子精神健康问题 运动与自然接触可改善心理状态 [56][62][63] - 家庭通过运动自然公益等活动塑造强健体魄生命力与社会责任感 实现"无为教育" [67][68] - 卢梭提出最佳教育是无形影响心灵与潜能 聚焦做人做事与生活目标引导 [68]
新加坡媒体:当书店变“动物园”,猫咪与乌龟成流量密码
环球时报· 2025-08-05 06:51
书店与宠物结合的经营模式 -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野趣书店"自1992年开业以来,一直以店内饲养多种动物为特色,包括黄褐色猫咪、鸡尾鹦鹉、巴巴里鸽、毛丝鼠和观赏鱼等,这些小动物为书店增添了魅力并吸引读者前来 [1] - "野趣书店"的联合创始人表示,许多读者来书店的主要目的是看动物,温顺的狗狗和傲娇的猫咪已成为美国书店的常驻嘉宾,它们作为吉祥物帮助"招待顾客" [1] - 佛蒙特州"熊池书店"饲养了一只35岁的俄罗斯沙漠龟维鲁卡·索尔特,每年为其举办生日派对并安排互动游戏和故事,该乌龟在社交媒体"照片墙"上拥有2000多个粉丝 [2] 宠物对书店经营的影响 - "熊池书店"负责人表示,店内小动物不一定会直接推动销量,但确实能带来客流量,有顾客会专门进店看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关注的乌龟 [2] - 纽约州"散落书店"饲养了3只受过排便训练的兔子,书店创始人认为兔子营造了很棒的氛围,并在招聘店员时会考虑应聘者与兔子的相处情况 [2] - 社交媒体发展帮助美国书店通过展示小动物来提升知名度,"熊池书店"的乌龟和"散落书店"的兔子都成为吸引顾客的特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