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独狼“6.0”智能配送车

搜索文档
商业模式“降本增效”的确定性突出 无人配送车率先冲线万辆规模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2 10:39
行业规模与商业化进展 - 无人配送车在中国多城市加速落地 包括济南 山西运城 江苏连云港 辽宁鞍山等 头部企业如新石器 白犀牛 美团 京东正拓展应用场景并提升运营效率 [2] - 2025年头部企业完成大额融资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九识智能B3轮融资1亿美元且B轮总额近3亿美元 白犀牛年内第2轮超亿元融资且B轮累计近5亿元 [3] - 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加速 中通快递与新石器合作延伸末端配送数字化 申通快递与菜鸟无人车合作探索多场景模式 京东物流发布自研无人轻卡拥有24立方米载货空间 [3] - 截至2024年 中国快递物流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累计超6000辆 顺丰无人车部署规模突破800辆 覆盖38座城市 并形成无人车与骑手混合派送模式 [4] - 京东物流独狼6.0智能配送车在近30座城市常态化运营 最高速度60km/h 最大载重1000kg 续驶里程160km 支持24小时作业 [5] - 行业正从千辆规模迈向万辆规模 2025年将成为万辆规模元年 但需突破10万至百万辆规模才能成为主流配送方式 [15] 技术性能与运营数据 - 白犀牛无人配送车每日往返驿站4-6趟 高峰达6-8趟 单车日承运包裹超2000件 最大载重800kg 单次装载超500票快件 续驶里程超120km [2] - 无人配送车实现降本增效 山东顺丰投入52辆车 其中48辆用于中转直发 单车日均往返5趟 行驶6240km 运输8万票快件 单票成本降1.32元 效率提升30% [7] - 白犀牛无人车为客户降低末端配送成本30%-50% 某快递加盟商单票成本从0.2元降至0.1元 直营体系业务量提升20%以上 [7] - 新石器无人车通过数据驱动技术迭代 在青岛试点实现实时调度配送 包括动态调整路线和应对临时路况 [10] - 技术成熟度提升 自动驾驶在低速固定路线场景趋于成熟 车辆AI满足计划性短途需求 激光雷达和电池成本下降使整机成本降至10万元以内 [9] 政策支持与法规环境 - 政策催化行业增长 2024年5月商务部等8部门推出《数智供应链行动计划》 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 快递末端成为最具规模化潜力场景 [4] - 2024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 明确推广无人车技术 [8] - 地方政府支持加速 山东发布人工智能推进方案 加快无人配送应用 并启动全省域城市末端无人配送一类试点 开放路权 [8] - 2024年多地加速发放无人物流车上路牌照 路权政策持续开放为合规运营提供保障 [9][10] - 行业缺乏全国统一法规与标准 不同地区运营要求差异增加跨区域落地成本 需在包容审慎原则下实现合规运营 [11][12] 应用场景与生态扩展 - 无人配送车应用场景多元化 包括快递末端配送 社区配送 商超配送 餐饮配送等 并从试点验证过渡到规模部署阶段 [4] - 顺丰联合新石器开展无人物流车与笼箱共研项目 在北京亦庄示范落地 全国部署城市近70座 [4] - 行业向即时配送和同城货运等场景扩展 快递场景延伸至支线和县乡 未来将覆盖夜间配送和乡村物流等未开发领域 [14][15] - 创新多业态协同 中通快递在成都推出无人机与无人车联动配送模式 实现空地联动即时配送 [16] - 无人配送车未来角色升级 可能形成独立智能运力网络 实现货找车和车找货的高效匹配 提升全社会物流效率 [14] 市场竞争与发展趋势 - 行业尚未形成绝对头部企业 市场集中度较低 但技术优势和场景落地能力将推动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 [16] -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显示 2030年中国无人物流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百亿元 销量超80万辆 渗透率近15% [13] - 发展趋势包括技术更成熟 场景更细分 角色更核心 L4自动驾驶流畅度 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大幅提升 [14] - 技术路线走向轻图和端到端 提高泛化能力和效率 并通过车规化 平台化和模块化适应多元化需求 [15] - 行业需突破自动驾驶安全性与泛化能力 车辆车规化与平台化落地 以及跨区域标准化路权开放三大维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