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仿生饵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威海钓具“钓”起百亿元产业
行业概况 - 威海市现有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全行业年产值100多亿元,主导产品包括钓竿、鱼线轮、导环、仿生饵、鱼线等 [1] - 威海已建立起涵盖原材料、制造设备、配件、成品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钓具研发、制造基地 [1] - 威海年产钓竿达4000万支,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 [3] - 全市1000多家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中,有700多家企业将产品卖往全球市场 [3] 企业表现 -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占据全球1/8的市场份额,去年出口渔具860万支,出口额同比增长18.7% [3] - 山东环球渔具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出口钓竿800万支,出口额同比增长23.2% [3] - 威海海元渔具有限公司智能化涂装车间的高仿真鱼饵一季度销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50%,订单排到10月份 [2] 技术创新 - 威海光威户外装备有限公司每年推出十几款新品,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5%,聚焦个性化定制赛道 [1] - 山东汉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实现30多道钓竿生产工序无人化操作,自动化设备使品质提升20%,人力成本节省2/3 [2] - 威海海元渔具有限公司采用高喷数码打印机,鱼饵与真鱼外表实现1∶1还原,提升呈色精度和逼真度 [2] 出口与全球化 - 威海市753家钓具企业去年向30个国家出口35.4亿元产品,同比增长16.9% [3] - 今年一季度出口值达10.6亿元,同比增长21.2% [3] - 威海海关实施"一企一策"打通出口动脉,通过智能审单、绿色通道等政策促进产业链与国际航道衔接 [3]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一“业”成名|小钓竿“钓”起百亿元大产业
新华社· 2025-06-07 14:22
行业概况 - 威海被称为"中国钓具之都",钓具产业年产值达100多亿元,现有钓具生产及配套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 [2] - 行业主导产品包括钓竿、鱼线轮、导环、仿生饵等,已建立涵盖原材料、制造设备、配件、成品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2] - 钓竿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技术突破 - 威海民企实现碳纤维自主研发生产,打破原料依赖进口的局面 [2] - 7.2米钓竿重量仅150g(相当于3个鸡蛋),在轻便性、平衡性、调性等方面持续创新 [2] 发展历程 - 上世纪90年代威海钓竿企业快速兴起,但因工艺简单、原料低廉导致市场陷入红海 [2] - 历经40多年发展,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力",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3] 未来展望 - 在"智造"加持下,威海钓具产业有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
中国“智造”硬实力成就“百变”可能性 “小”鱼竿钓起百亿元“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4-27 16:02
行业概况 - 威海渔具行业年产值超过100亿元 钓竿年产量达4000万支 占全球市场份额60%以上 [10] - 每10支鱼竿中有6支产自威海 显示其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 [1] - 行业历经40年发展 从1981年首支玻璃钢钓竿起步 现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所有配件可在一小时内完成配套 [11][8] 产品与技术 - 碳纤维材料应用显著提升产品性能 深海船钓竿可承受3吨拉力 同时保持轻量化设计 [3][6] - 自动化设备研发取得突破 缠线工序效率提升5倍 返修率下降90% [15] - 路亚垂钓兴起带动高仿真鱼饵需求 相关企业95%产品出口海外 [8] 生产与创新 - 光威户外2024年渔具出口860万支 出口额同比增长18.7% 正在建设碳纤维预浸料智能车间 [5] - 环球渔具采用智能排产系统 单日可处理近千种规格订单 实现小批量柔性化生产 [20] - 企业建立专业对接团队 针对不同海外市场提供定制化设计服务 [20] 企业案例 - 山东环球渔具实现技术自主化 从依赖日本进口设备到建立自有配件厂和研发体系 [17] - 贺小松团队代表行业转型 推动生产从"能做出来"到"能做得好" 参与自动化设备研发 [13][15] - 威海企业持续迭代工艺 碳纤维钓竿生产流程涵盖裁布/贴布/烫芯/卷管等工序 订单排产至7月份 [6] 市场拓展 - 出口市场从日韩扩展至全球 产品覆盖深海钓具/仿生饵等细分领域 [18] - 通过外观/手感/性能多维创新 强化国际市场竞争力 [21] - 针对不同地区需求差异 开发差异化产品规格 日均生产变体达千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