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堪
搜索文档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赫哲族唱响新船歌——走进《乌苏里船歌》诞生地
新华社· 2025-08-25 21:15
旅游产业发展 - 四排赫哲族风情旅游景区占地10万余平方米,于2024年7月开放,当年便吸引近10万人次游客 [6] - 景区作为“乌苏里船歌”百里黄金旅游带的重要节点,去年被评为4A级景区 [6] - 通过建立赫哲文化传习所、展示巨幅鱼皮画《赫哲百态图》等方式发展非遗文创旅游 [6][8] 文化遗产与非遗经济 -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伊玛堪、婚俗、嫁令阔、乌日贡大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 巨幅鱼皮画《赫哲百态图》长44米、宽4.4米,由40多位手艺人历时200余天用成千上万块鱼皮缝制而成 [6] - 伊玛堪传习所于2010年成立,由非遗传承人定期传授,并通过进乡村、进校园等方式进行推广 [8] 特色餐饮与个人增收 - 赫哲族食鱼习俗技艺传承人于春文凭借烹饪江鱼手艺,每年增收超过10万元 [5] - 特色美食包括炖江鱼、“塔拉哈”(烤生鱼)、刹生鱼等,吸引八方来客 [5] 农业与多元化经营 - 通过电商直播、定制农业、农旅融合等方式,赫津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预计今年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00万元以上 [9] - 当地开展名特优鱼养殖示范推广、成立小龙虾养殖合作社、建设湖羊养殖基地,实现多业并举 [11] - 发展赫哲文化主题的稻田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9][11]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09:05
文化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建筑遗存,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与凌家滩、良渚玉器形态意蕴相近 [6]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师善斋、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2025年将迎来营建400周年,修缮现场开放展示传统工艺 [8]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修复建筑,保留历史特色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靖宇街老字号重张 [10][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由第一净水厂改造而成,保留工业遗址如摇臂钻床雕塑,融合生态景观与历史记忆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引入潮流店铺和网红打卡点,"老字号"回归,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30][33]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角色互动和红色舞台剧,年接待超百万人次,成为影视文旅融合地标 [28][30] 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通过AI虚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情景教学党课 [16]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500余位找到亲人 [18] - 赫哲族伊玛堪技艺通过社交媒体创新传播,"90后"传承人用电子音乐混编传统曲调,黑龙江设立6处传习所,拥有8名代表性传承人 [20] 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 - 漠河北极村依托"最北"地理特色发展生态科普、极地探索等旅游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5.8万元 [24][26] - 内蒙古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结合VR直播技术,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26][28] -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推出80余部文艺作品,如《草原之子》,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 [22]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新华社· 2025-08-11 21:55
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 具有重要文明源流研究意义 [5][7]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 师善斋 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 2025年迎来营建400周年 [9]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保护历史建筑特色 同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12][14] 工业遗产转型与城市更新 - 长春市第一净水厂改造为水文化生态园 保留工业遗址建筑与机械 将历史记忆融入现代生活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9月开街后热度攀升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老建筑群融入潮流店铺与网红打卡点 [35][37]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 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 为5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 [19]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采用AI成像虚拟技术开展情景教学 增强红色教育互动性与感染力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 - 赫哲族伊玛堪艺术建立6处传习所 拥有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 其他民族文化传承人100余人 [21] - 90后创作者用电子音乐混编伊玛堪曲调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传统文化 [21] -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 推出《草原之子》《老哥俩》等80余部文艺作品 [24]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漠河市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 同比增长81% 北极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8万元 [29] - 锡林郭勒盟那达慕活动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32] - 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超百万人次参观的文旅地标 通过沉浸式角色互动 红色舞台剧等形式活化电影文化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