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
搜索文档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品牌重要名单
中国能源报· 2025-11-13 09:40
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第二批创建成果发布 - 国务院国资委在2025年遴选出第二批90个具有引领性、标志性、代表性的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创建成果 [1] 集团品牌 - 中核集团作为推进核能开发利用、核工程建设、核技术应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 [2] - 中国石油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能源与化工企业和全球主要的油气生产商供应商,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2] - 中国三峡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 [3] - 国家能源集团坚持"能源可持续,世界更美好"品牌追求,煤炭产销、发电、供热、铁路货运分别占全国1/6、1/8、1/8、1/9 [3] - 中国联通依托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和全球客户服务体系,担当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 [3] - 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实施"两个新型"升级计划、"BASIC6"科创计划、"Al+"行动计划 [3] - 中国一汽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厂名,1956年建成投产并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卡车,销量规模始终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3][4] - 中国宝武实现了亿吨宝武的历史跨越,产品覆盖碳钢、不锈钢、特钢全系列,100多项产品实现全球首发 [6] - 华润业务涵盖大消费、综合能源、城市建设运营、大健康、产业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六大领域 [6] - 保利构建贸易、地产、文化、科技、工程、金融多元产业格局,围绕人们衣食住行用和精神文化提供产品与服务 [5] 企业品牌 - 中国核电累计安全发电超300堆年,连续8年WANO综合指数全球第一 [8] - 北方工业是中国军贸事业的开拓者、领先者,经贸往来超130个国家 [8] - 南瑞拥有3名院士、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数十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业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唐碳是国内碳市场领军企业,CDM咨询业务位列全球第四、国企第一 [8] - 华电科工是氢能产业"链长"企业,15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 - 三峡能源创我国电力行业史上规模最大IPO,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国内第一,连续多年入选全球新能源500强 [8][9] - 龙源电力被誉为"中国新能源第一股",是千亿级新能源A+H股上市平台 [10] - 太钢不锈创下中国钢铁工业百余项"第一",其先进不锈钢全国重点实验室享有8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10] - 圣奥化学是全球领先的聚合物添加剂综合服务商,获得两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获EcoVadis最高"铂金"评级 [10] - 世茂集团业务遍布港澳及内地80余个城市及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权益销售额行业第一 [10] - 招商港口是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商,2023年、2024年权益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列全球港口运营商第二位 [10] - 中免集团是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旅游零售商 [10] - 中煤平朔是集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生态、制造、服务"七大产业"为一体的"能源革命试验田" [10] - 巨石全球市场占有率超30%,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连续20年保持中国玻纤产品出口第一 [10][11] - 沃顿科技是中国膜行业反渗透膜领域龙头企业,近五年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五,客户遍布130个国家和地区 [12] - 卡斯柯是全方位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集成商,铁路CTC系统市场占有率国内领跑,城轨CBTC系统开通里程全球领先 [12] - 中国土木是国内"走出去"最早、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业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铁路建设里程超1万公里 [12] - 中国路桥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大型国有企业之一,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 [12] - 保利发展连续十六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公司品牌",近三年"百强企业"与"品牌价值"双榜首 [12] - 许继电气是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技术门类全、产品多、综合配套能力强的高科技企业,产品销往60个国家和地区 [12] 产品品牌 - 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唯一具备堆芯级等离子体运行能力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 [14] - 天宫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核心品牌之一,是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重要象征 [14] - 乐凯在影像材料领域,银盐彩色相纸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新型显示材料领域,乐凯PET光学膜系列产品销量国内领先 [14] - 快舟以"灵活机动、低成本"为核心,构建了完整商业发射服务体系 [15] - 威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五代中远程、重型隐身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 [15] - 梦想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大洋钻探船 [15] - 中南钻石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产品覆盖工业、消费、功能三大领域,远销全球40余国,产销量与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15] - 玉龙是我国第一型完全自主创新并走完研制、使用、发展全过程的航空发动机 [15] - 爱跑具有提速快、续航远、更清洁的核心特性,相比普通汽油提速更迅捷、油耗降低2.66%、减少碳氢污染物排放5.91% [15] - 璇现填补了国内在高端定向井、随钻测开技术装备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完全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15][16] - 绿色希冀打造"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17] - 昆柳龙以19项世界第一树立"中国创造"典范,成功应用于多个海内外重大工程 [17] - 华大九天成功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是唯一跻身全球前十的中国EDA企业 [17][18] - GreatWall长城致力于以自主安全、性能卓越的产品为党政、金融、能源等关键行业筑牢数字安全底座 [19] - 解放累计产销量超过900万辆,中重卡终端份额稳居中国第一 [19] - 猛士是中国首个豪华电动越野品牌,引领中国豪华越野市场新格局 [19] - 本钢宽幅以"国内第一、世界最宽"的卓越性能,填补国内高端宽幅汽车钢空白 [19] - 天鹅牌制定铝合金3项国际标准、40项国家标准,3项产品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19] - 南航天瞳是全球首个兼容商飞、空客、波音主流机队的飞机健康管理平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9] - 美麟美是全球增效磷肥销量第一的品牌,累计服务面积3000万亩,满意度在同类产品中位列第一 [19][20] - 家佳康以全程可溯、高标准建设的全产业链实力,保障肉类产品的稳定供应 [21] - 怡宝主营"怡寶"牌系列包装饮用水连续13年蝉联中国纯净水零售额榜首,年触达消费者近2亿人 [21] - 爱达·魔都号是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客户满意度高达95% [21] - 力神电池是国内最早的锂离子蓄电池研发生产企业,产品应用涵盖3C消费类、新能源交通工具、新能源发电及储能三大领域 [21] - 中盐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食盐行业第一 [21] - 龙牌是中国石膏板首选品牌,90%以上地标性项目用龙牌系列产品 [21] - BIMBase填补了国内工业软件领域的空白,构建"平台+生态"品牌战略体系 [22] - 复兴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创造了世界高铁商业运营最高速、相对交会时速891公里等多项世界纪录 [22] - 阿维塔在国内建设超700家渠道触点,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已进入阿联酋等共计25个国家和地区 [22] - 京华号是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刷新了超大直径盾构机月掘进世界纪录 [22] - 天鲲号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挖掘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居世界前列,输送能力、适应海况能力世界第一 [22] - 太极依托全产业链覆盖保障品质,产品线丰富,覆盖治疗与保健领域 [22] - 中国珠宝精耕"珠宝里的中国",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各省区市及线上全平台 [23] - 能储一号创造出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实现了关键核心装备100%国产化 [23] - 和睦系统填补了我国在核电仪控装备领域的空白,已应用于包括"华龙一号"在内的33台在运在建核电机组 [23] - 在美胜地成功入选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2024年游客接待量达182.59万人次 [23] 服务品牌 - 昆仑好客拥有覆盖全国的近2万座门店网络,稳居零售行业领先地位 [25] - 易派客平台注册企业超19万家,在线商品超800万种,累计交易金额超3万亿元,国际业务平台业务范围涵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5] - 电力"双满意"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顶梁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连心桥" [25] - 映山红成为覆盖教育、健康、环境、社区、科技、文化、国际的"七彩"公益矩阵,资助学子超万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及海外10余个国家 [25] - 联通沃派为青少年提供"科技、便捷、关爱"的创新服务体验,2024年,青少年用户规模同比提升6.3%、宽带新发展同比提升14% [25][26] - 移动爱家依托"线网家"智慧家庭服务体系,为2.8亿家庭打造智慧、温暖、安全的数智生活体验 [27] - 威凯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场景"质量技术服务体系,助力中国制造接轨国际 [27] - 国航快线以"飞快、畅快、愉快"为核心内涵,聚焦为旅客提供"快人一步 随到随走"的便捷出行体验 [27] - 东方万里行成为国内首家"收益制"积分模式航空公司和全球首创"全生命周期"定级轨道 [27] - 大悦城已在全国20余个城市布局40余个商业项目,构筑极具潮流影响力的辐射全城的城市商业地标 [27] - 云筑拥有注册供应商超100余万家,招采业务累计成交量突破10万亿元,注册工人超2200万 [27] - 惠三农平台注册超98万用户,预约售粮超1.4亿吨,是粮食行业用户最多、应用最广的为农服务平台 [27][28] - 金葵花开创了中国商业银行客户分层服务的先河,建立了专业而有温度的高品质金融服务 [29] - 华润万象生活全国在营购物中心逾125座,全球合作品牌数超1.6万个,在管物业规模逾4亿平米,会员数量突破7200万 [29] - 世界之窗现有世界微缩景观130余处、数十项娱乐参与项目,三十一年不老景区 [29] - 中咨智库累计向党中央国务院报送千余篇咨询成果,多次获得重要批示 [29] - 关爱通服务企业客户超2.7万家,员工1250万人,覆盖城市247个 [29] - 大地救援累计参与各类事故救援42次,打通救援通道50余条,营救被困人员191人,为国家和企业挽回上百亿元经济损失 [29]
郭大顺对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的36个回答(下篇)
经济观察报· 2025-11-11 11:49
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与意义 - 郭大顺提出红山文化应存在比已知“女神庙”等级更高的建筑,暗示该文化尚有重大遗迹待发掘[1] - 河北宣化郑家沟遗址新发现含玉龙在内的大量红山文化遗迹,显示红山文化在极盛时期可能从辽西南下进入河北西北部桑干河流域,该发现入围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项目[2] - 牛河梁遗址考古发现了玉龙、女神头像、大型祭坛、积石冢等关键遗存,使西辽河流域与黄河、长江流域并立成为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1] 中华文明起源的礼制连续性 - 中华文明核心在于连续性,主要表现为礼制的延续,其观念可追溯至约1万年前,5000多年前已较为成型[5] - 红山文化的“坛庙冢”和“玉龙凤”是最初的礼制表现,良渚文化的玉器组合(琮、璧、钺)礼制化程度更高,中原商周礼器延续了东方海岱地区“鼎、豆、壶”组合[6] - 中国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礼器而非生产工具,与西方用途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礼器属性的文化传统[7] 史前各区域文化共性与差异 - 史前各区域存在自然条件与生业经济差异,如东北渔猎、中原粟黍农业、东南稻作,但文化共性为主,发展道路一致[9] - 仰韶文化尖底瓶可能为祭祀用的神器,彩陶系统反映信仰,表明中原地区宗教性并不低,与红山文化具有观念同一性并能高度融合[9] - 中国古代农业具有神圣性,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石磨盘、镰刀等农具可能具仪式性,良渚古城发现20万斤炭化稻米或与祭神有关[11] 苏秉琦学术思想的核心遗产 - 苏秉琦提出“古国-方国-帝国”文明起源三阶段论,红山文化属古国时代,古国出现与当地原始文化紧密相连,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凝聚四方中心[13][14] - 苏秉琦学术思想包括区系类型说、文明观、方法论,其六大区系类型划分(如北方、中原、东方等)考虑古今一体,有助于理解10亿人、56个民族凝聚的基础结构[16][17] - 苏秉琦强调考古学为现实服务是自然过程,通过理论化、科学化重建古史,能揭示各民族共同贡献中国文化传统,修正旧有历史书写偏见[18][19][20] 考古学理论发展与多元观点 - 严文明对史前文化格局提出“三大系统”说(东北筒形罐文化、中原鬲文化、东南鼎文化),与苏秉琦“满天星斗”说相近,强调多元一体动态格局[22][23] - 考古学需欢迎“百家争鸣”,如英国巨石阵导览呈现多种观点(纪念建筑、天文、墓葬等),不同观点交锋有助于学科深入发展并孕育大师[28] - 考古学应以考古资料为主重建古史,用考古发现检验文献(如红山文化南下对应五帝时代前期文化大融合),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需更紧密合作[29][30]
相互借鉴、熠熠生辉 透过文物看上合成员国之间“和合共生”广阔历史图景
央视网· 2025-08-28 11:15
展览概况 -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博物馆藏文物联展于8月27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1] - 展览精选10家文博机构的220件(套)文物珍品[11] - 展览持续至2025年11月16日,观众实名预约免费参观[11] 展品内容 - 展出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10家文博机构的精品文物[1] - 包含各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演进过程中的标志性文物[11] - 包含凸显各国历史交往互动的代表性文物[11] 文明背景 - 上合组织成员国根植于亚欧大陆古老文明沃土[4] - 孕育中华文明、中亚文明、古印度与南亚文明、古波斯与西亚文明、古斯拉夫文明等众多璀璨文明[4] - 通过丝绸之路连接,这些文明在长期交流中相互借鉴[4] 文化交流体现 - 古代丝绸之路给中国瓷器带来异国形象[6] - 中国龙沿丝绸之路成为当地装饰纹样[6] -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博物馆藏红砂岩磨盘出现龙首鱼身造型,体现中华文明与南亚文明艺术相互影响[9] -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藏陶质建筑构件上的浮雕龙体现中国龙与当地工艺的创新融合[9] 代表性展品 - 展出红山文化玉龙(6500-5000年前),猪首龙体蜷曲如玦[8] - 该玉龙为商周以后中华文明中龙形象演变提供直接范本[8]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09:05
文化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建筑遗存,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与凌家滩、良渚玉器形态意蕴相近 [6]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师善斋、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2025年将迎来营建400周年,修缮现场开放展示传统工艺 [8]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修复建筑,保留历史特色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靖宇街老字号重张 [10][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由第一净水厂改造而成,保留工业遗址如摇臂钻床雕塑,融合生态景观与历史记忆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引入潮流店铺和网红打卡点,"老字号"回归,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30][33]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角色互动和红色舞台剧,年接待超百万人次,成为影视文旅融合地标 [28][30] 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通过AI虚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情景教学党课 [16]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500余位找到亲人 [18] - 赫哲族伊玛堪技艺通过社交媒体创新传播,"90后"传承人用电子音乐混编传统曲调,黑龙江设立6处传习所,拥有8名代表性传承人 [20] 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 - 漠河北极村依托"最北"地理特色发展生态科普、极地探索等旅游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5.8万元 [24][26] - 内蒙古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结合VR直播技术,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26][28] -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推出80余部文艺作品,如《草原之子》,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 [22]
管窥红山(上新了)
人民日报· 2025-07-26 06:02
展览概述 - 上海博物馆举办"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展",以玉龙为主线展示红山文化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1] - 展览搭建红山文化形成(龙兴辽河)、发展(龙行红山)和影响(龙衍九州)的完整图景 [1] - 汇集辽宁、内蒙古、河北三省区的考古新发现 [1] 红山文化时空范围 - 红山文化形成于距今6500年前后,延续至距今4800年前后 [1] - 遗址分布在辽宁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河北省北部,范围近30万平方公里 [1] 文化特征 - 平底筒形罐是红山文化最典型陶器,玉器发展和彩陶出现显示创新活力 [1] - 玉器种类数量不断丰富,发展成更具社会功能的礼器 [1] - 彩陶是红山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 [1] 社会制度 - 以祭祀礼仪活动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是古国文明形成的制度基础 [2] - 牛河梁遗址是等级规模最高的祭祀礼仪活动中心 [2] - 高等级成员在使用玉器的质地、大小等方面存在差异,显示等级秩序 [2] - 牛河梁、胡头沟、元宝山遗址共同勾勒出半径约150公里的统一社会样貌 [2] 文化演变 - 距今5000年前后牛河梁遗址祭祀中心繁荣不再 [3] - 河北宣化郑家沟遗址发现证实红山文化末期向南发展的一支 [3] - 郑家沟遗址发现完善了红山文化末期汇入中原的发展脉络 [3] 玉器特征 - 玉龙是红山文化造型复杂、分布广泛且规范的文化符号 [3] - 玉龙属于复合型仿生类玉器,是复杂玉礼制的集中体现 [3] - 玉龙并非红山文化中等级最高的玉器 [3] 研究意义 - 红山文化考古发现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3] - 展览为从文明视角重新理解红山文化提供可能 [3]
领略长江下游古国文明辉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8 11:52
凌家滩遗址概况 -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距今约5800年至5200年,是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 [3] - 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是探索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的关键遗存 [3][5] -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评价其为"长江下游首先走上文明化道路的先锋队" [5] 博物馆建设与展陈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4000平方米,设有1个基本陈列展厅和2个临展厅 [5][6] - 基本陈列包括总序、鉴往知远、玉耀长河、文明互鉴4个部分,首次系统展示凌家滩遗址考古成果 [6] - 汇聚各单位所藏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套),是凌家滩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10] 考古发现与文物价值 - 自1987年以来经历16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8500平方米,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3000余件 [9] - 出土代表性文物包括玉人(高8.1厘米)、玉龙(首尾相衔环状)、玉鹰(双翅展翅猪首形象)、双虎首玉璜(30年后残件重聚)等 [10][11] - 07M23墓出土文物340余件(玉器210件),其中88公斤大玉猪为同时代最大最重玉石雕 [11][12] 遗址公园与研学发展 - 墓葬祭祀区模拟展示68座墓葬和1处祭坛(原面积1200平方米),祭坛采用三层不同材质建造 [13] - 考古研学小镇占地面积6.59万平方米,提供制玉、陶艺等课程,单日研学游客达500-600人 [14] - 2024年计划发掘1000平方米,重点在墓葬祭祀区西侧,目标推进申遗工作 [14][15] 技术应用与展示创新 - 运用VR技术还原5000年前祭坛场景,裸眼3D解析玉鹰八角星纹数学奥秘 [12] - 3D扫描复原红烧土层重现祭祀现场,1∶1复原07M23墓并动画演示葬制 [11][12] - 建筑采用十字院落造型象征四方文化交流,外墙夯土板材料融合历史与现代感 [6]
史前玉龙赫赫列阵,上海博物馆红山文化特展讲述“何以中国”
新浪财经· 2025-06-25 21:35
展览概况 - 上海博物馆"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于6月25日开幕,6月26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310件/组文物,超过四分之一为首次公开展出 [1][3] - 展览联合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等20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是迄今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红山文化主题展 [3][9] - 展览分为"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采用双线叙事,主线为红山文化文明成就,暗线为"龙"元素 [5][6] 文物亮点 - 展品包含16件玉龙,其中1件C形玉龙来自故宫博物院,15件玦形玉龙来自辽宁、内蒙古等地 [6][7] - 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为1984年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玦形玉龙,由淡绿色玉雕琢,通体精磨,龙体卷曲如环,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 [9] - 吉林左家山遗址出土的石龙距今约6000多年,或为中国最早的石雕龙 [10] - 内蒙古元宝山遗址出土的玦形玉龙长15.8厘米,为迄今考古出土最大的玦形玉龙 [10] - 展品涵盖蚌、陶、石、玉四类材质,包括动物形玉雕、勾云形器、斜口筒形器等玉器组合 [14][16] 文化意义 - 红山文化距今5000-6500年,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率先迈入古国时代,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 [1][27] - 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华龙文化的本源,对商周时期蜷体玉龙造型产生直接影响 [12] - 牛河梁遗址发现祭坛、女神庙、积石冢,体现红山先民宗教信仰和社会结构,是后世礼仪之源 [16][18][20] - 红山女神头像复制件展出,原像因保存条件苛刻未出库,其微笑被称为"5000多年前中华'共祖'的微笑" [22][24][25] 学术价值 - 红山文化被考古学家苏秉琦称为中国文化的"直根系",牛河梁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象征" [16][25]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显示,红山文化处在古国时代第一阶段(距今5800~5200年),将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五六百年 [27][29] - 展览旨在从文明起源角度理解红山文化,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包容融合的特性 [14][27][29]
文旅新探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叩响“古国时代”之门
新华网· 2025-05-21 10:53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于2025年5月开馆试运营,首次系统性展示考古成果,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 [1] - 博物馆建筑以十字院落为形,仿夯土外墙设计,位于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轴线 [1] - 博物馆通过器物和科技手段让五千多年前的"古国时代"可触可感 [1] 凌家滩遗址的历史地位 - 凌家滩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探索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的关键遗存 [3] - 遗址聚落轮廓长2000多米、宽约1000米,展现双重环壕系统与功能分区(防御区、居住区、祭祀区、墓葬区) [3] - 凌家滩文化呈现"复杂性、高端性、创新性、独特性"特点,但未完全形成体系化 [3] - 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6] 凌家滩玉器与文化特征 - 玉双虎首璜的拼合体现"合符"信物制度,印证古国时代盟约 [3] - 玉龙首尾相衔,4.4厘米身躯刻有17道龙鳞纹 [8] - 玉鹰胸腹刻八角星纹,双翅作猪首形,体现太阳、鸟、猪崇拜 [9] - 玉版有23个钻孔及八角星纹,被解读为洛书、八卦或历法雏形 [9] - 玉人背后有细如发丝的穿孔,3件完整玉人集体亮相 [9] - 玉器制造技艺高超,反映宇宙观、权力观与信仰体系,证明三大玉文化存在交流 [9] 重要考古发现与展陈 - 07M23号"王者之墓"长3.6米、宽2.1米,出土随葬品340余件(玉器210件),展现三层葬制结构 [10] - 墓葬上层覆以大玉猪(长72厘米、重88公斤),体现早期等级分化和礼制雏形 [10] - 动画演示还原葬制葬仪,VR技术让观众"穿越"至史前祭坛 [10] - 裸眼3D技术拆解玉鹰纹饰,3D扫描复原红烧土层重现祭祀场景 [10] 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 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互补,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基因密码 [10] - 国家文物局评价其建成开放是中华文明探源和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里程碑 [10]
内蒙古元宝山积石冢:这种级别的红山墓葬,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访谈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08:53
考古发现核心内容 - 元宝山积石冢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发掘的最大规模红山文化积石冢,一次性出土玉器百余件,其中M15墓葬出土的玉猪龙体量达15.8厘米×9.5厘米×3厘米,为红山文化考古百年最大[6][23] - 遗址首次发现"坛冢一体"结构,由直径23.5米的圆形冢与长45米的方形坛组合而成,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包含21座墓葬(9座属红山文化)[11][13] - 考古测年显示遗址年代为距今5400-5000年,入围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6][21] 墓葬等级与社会结构 - M15、M16两座带台阶状墓道的大型石棺墓显示高阶社会地位,M15墓主随葬3件高等级玉器且存在捆绑葬俗,M16仅存牙齿但随葬兽面带齿饰玉器[16][17] - 9座红山文化墓葬分三大类型(大型石棺墓、普通石棺墓、筒形器墓),对应至少三个社会层级,男性墓主均随葬玉器且存在父子血缘关系(M3与M17)[15][19] - 遗址周边发现十万平方米范围内红山文化遗迹,最近房址距积石冢仅数百米,推测墓主可能统领较大聚落范围[20] 玉器体系与祭祀特征 - 发现红山文化首次"藏玉于墙"现象,墙体及祭祀区出土玉器占比超90%,包含玉料、废料及钻芯等制玉证据,推测存在跨区域玉器分配体系[28][29][30] - 出土玉器类型丰富,包括环、璧、璜、斧等20余种,M15玉冠饰长15厘米为红山首见,与凌家滩文化玉器存在形态关联[26][27] - 筒形器祭祀规模空前,七层阶梯状冢体每层摆放约200件,累计超千件,残片重量达16-17吨,混合使用黑彩高体与矮体扁钵式两种类型[33][34][36] 建筑工艺与历史地位 - 积石冢采用"背山面水"选址,建造过程包含地基修整、石墙修筑、筒形器分层摆放等多阶段,冢体保留七层阶梯状"金字塔"结构[37][38][39] - 被考古学界评价为"红山古国的一方诸侯",与牛河梁遗址相距200公里但共享统一礼制,佐证红山文化分布范围达30万平方公里[7][22] - 作为内蒙古红山文化代表性遗址,与牛河梁、红山后并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填补了红山文化北部区域考古空白[21][22]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大批特色玉器将亮相
央视新闻· 2025-05-09 14:26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 -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16日开馆试运营 [1] - 该遗址是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性遗址 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关键节点和关键地点 [1] 博物馆概况 - 博物馆是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 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 [4] - 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 设1个基本陈列展和2个临展厅 [4] - 基本陈列展包括总序厅、鉴往知远厅、玉耀长河厅、文明互鉴厅4个部分 [4] - 展出约1100件(套)珍贵文物 不少文物是首次展出 [4] - 集中展示富有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玉器 如玉人、玉龙、玉鹰、玉双连璧、玉龟版、玉勺 [4] - 运用光影、数字化等现代科技手段 全景式展示古代先民在规划营建、玉器制造、艺术创造等方面的成就 [4] 考古研究成果 - 2020年以来发现祭祀遗存、大型高等级公共建筑基址 [8] - 完善了对墓葬祭祀区布局和遗址聚落格局的认识 [8] - 考古出土200余件器物 包括龙首形玉器等一批珍贵玉器 [8] - 为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其对历史时期礼制影响提供重要资料 [8] 文化价值 - 凌家滩是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的重要遗址 [13] - 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凌家滩文化 延续至今仍保留田园牧歌景象 [13] 社会效益 - 博物馆开放后将与考古研学小镇、游客服务中心等形成集群优势 [15] - 提升城乡环境风貌 涵养人文精神 培育新型文旅空间 [15] - 激发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新动能 [15] - 打造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凌家滩模式" [15] - 展现长江流域农耕文明赓续不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