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建设
搜索文档
“十五五”关键部署: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1-01 22:42
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5] -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1][3] - 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3] 文化发展指导原则 -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3] - 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3] -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3] 文化发展目标 - 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 -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 [5] - 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5] -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3]
2025(第十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在四川巴中举行
中国发展网· 2025-10-31 15:06
论坛核心信息 - 论坛主题为“人工智能+,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在四川省巴中市举行 [1] - 论坛由人民网主办,人民网研究院等单位承办,出席人员包括政府官员、媒体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200余人 [5] - 论坛期间发布了《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并举行了“中国红叶黄金走廊联合推介活动”启动仪式 [3][5] 行业战略方向 - 四川省将人工智能作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致力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 [1] - 行业需构建内容、技术、治理“三位一体”的新型传播体系,从传统传播机构进化为赋能社会治理的“数字公共平台” [2] - 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意味着体系化、全方位创新,需以互联网思维重塑生产关系,涵盖思维、内容、渠道、技术和体制的创新 [4] 技术应用与驱动 - 行业以“技术+管理”双引擎驱动,促进媒体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在提升采编效率、丰富应用场景、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取得成效 [1] - 需将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推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动力引擎,坚持政治引领、守正创新和筑牢底线 [2] - 在“数智驱动”环节,多家媒体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认为行业使命是实现数字技术逻辑与社会文化价值的结合 [4] 内容生产与传播 - 主流媒体需持续完善从策划、运营到推广的产出体系,重塑与用户的连接,从单一信息传播者转为综合服务者 [4] - 在“技术赋能”环节,分享了技术赋能中华文化“破圈”出海、三星堆文化传播数智实践等经验,旨在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5] - 报告从内容生产、技术驱动、渠道终端、机制创新等方面分析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发展趋势,探索变革路径 [3]
2025(第十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在巴中举行
人民网· 2025-10-30 21:29
论坛概况 - 2025(第十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在四川省巴中市举行,主题为“人工智能+,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 [1] - 论坛由人民网主办,人民网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有来自中央及地方媒体的负责人、专家学者、互联网平台代表等200余人出席 [25] - 该论坛自2016年起举办,已成为推动全国党媒网站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高端平台 [25] 政策与战略方向 - 四川省将人工智能作为全省“一号创新工程”,致力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以“技术+管理”双引擎驱动媒体智能化升级 [2] - 党媒需成为智能革命的参与者、塑造者、领军者,构建内容、技术、治理“三位一体”的新型传播体系,进化成为赋能社会治理的“数字公共平台” [6]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转化为媒体变革动力需坚持政治引领、守正创新、筑牢底线三大原则 [9] - 巴中市把握数智时代趋势,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改革,构建“工作+宣传”大格局 [12] 行业变革路径与实践 -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需凝聚共识、找准定位、明确路径,持续完善从策划、运营到推广的产出体系,从单一信息传播者转为综合服务者 [19] - 系统性变革意味着体系化、全方位创新,需以互联网思维重塑生产关系,创思维、内容、渠道、技术、体制之新 [20] - 改革推进需聚焦六大方向:组织体系化、内容精品化、传播移动化、技术现代化、分配绩效化、干部年轻化 [16] 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 - 人民日报“每日读画”项目采取“AI+美术”“微视频+夜读”形式,以动态转译、意境扩展等技术开发美术融媒叙事潜能 [16] - 羊城晚报系统性变革以做强媒体、文化、数据、产业四个战略板块为重点,将“技术赋能”嵌入各关键板块 [16] - 主流媒体的时代使命是实现数字技术逻辑和社会文化价值的结合,论坛展示了多家媒体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21] - 技术赋能中华文化“破圈”出海,三星堆文化传播等数智实践成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典型案例 [23] 研究成果发布 - 人民网研究院发布《主流媒体所办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5)》,从内容生产、技术驱动、产业经营等维度分析主流媒体新媒体发展趋势 [15] - 报告指出党的重要部署为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方向 [15]
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人民日报· 2025-10-24 08:44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实体经济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3]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4] -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4]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4]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 [4]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4] 国内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4]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4]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活力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4] - 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4]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4]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4] 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 -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4]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叠加效应,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4] 绿色转型与能源体系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5]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5]
“十五五”时期,中国将着重办好这些事
央视新闻· 2025-10-23 20:13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2] - 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2] - 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 科技创新与自立自强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3]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3] - 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3] 国内市场与内需战略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4]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 [5] - 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4] 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活力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6] - 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7] - 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6] 高水平对外开放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8]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9] - 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8] 农业与区域协调发展 -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10][11]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12][13]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13] 文化产业发展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14] -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4]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6]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16] -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16]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国家能源局· 2025-10-23 17:37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8]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8]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9]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9] 国内市场与新发展格局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9]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9] 经济体制改革 -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9] - 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9] 高水平对外开放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10]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10]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10] -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10] 区域协调发展 - 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叠加效应,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发挥重点区域增长极作用[10] - 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10] 文化产业发展 - 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11] -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11] 民生保障与房地产发展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11]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11] 绿色发展与能源转型 -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11] - 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系统优化,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和实现碳达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11] 国防科技与军队现代化 - 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12][13] - 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13] 当前经济工作重点 -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14] -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落实好企业帮扶政策,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4]
城市书房点亮美好生活(新时代画卷)
人民日报· 2025-10-21 06:42
城市书房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已建成数千家城市书房,推动“15分钟阅读圈”加快形成 [15][16] - 城市书房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快速融入城市社区、商圈和景区 [15] - 呼和浩特市建成23家鸿雁书房,成为富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11] 城市书房业态模式与功能 - 城市书房采用灵活运作机制,融合阅读、展演、茶饮等多元场景,提供丰富体验和服务 [15] - 许多城市书房与城市公共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一张读者证串联海量阅读资源 [16] - 空间巧妙布局营造独立阅读学习空间,并因地制宜延时开放,如上海和平书院设置24小时开放区域 [6][16] - 书房不定期组织开展非遗技艺体验、读书分享会、新书发布会、观影会、音乐会等主题活动 [8][15] 城市书房特色案例 - 安徽芜湖49号书房在历史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室内陈设古色古香,打造沉浸式阅读氛围 [8][9] - 贵州铜仁玉屏侗族自治县利用废弃火车车厢打造火车书屋,不断拓展城市阅读空间 [14] - 广州“花城里·陌上花开”花城书房是集书香、花香、茶香、咖啡香于一体的文化空间 [3] - 安徽合肥“森林书屋”提供阅读、品茗、手工体验等多元服务,江苏扬州城市书房特设“运河文献专区” [15] 行业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 [15] - 建议出台相关标准为城市书房优化布局、丰富供给、延伸服务提供遵循,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16]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开幕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5
行业活动概况 -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5国际版权论坛于10月16日在青岛开幕 由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 山东省版权局和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1] - 活动汇集境内外400余名版权领域嘉宾参会[1] - 版博会规划场馆面积近5万平方米 共吸引57个展团 超1100家企业参展[1] 活动主题与板块设置 - 2025国际版权论坛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创意产业:版权助力发展的再构想"[1] - 版博会主题为"数智引领未来 版权创新发展" 设置五大板块[1] - 集中展示全球版权领域数字化 智能化创新成果[1] 核心展示内容 - 国家版权局举办"版权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展览 分为法制保障 权益保护 产业发展 国际合作 宣传培训和中国版权好故事等6个部分[1] - 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版权工作历史性成就[1] - 重点展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版权工作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1] 行业交流与合作 - 高水平搭建版权产品和服务展览交易国际化平台[1] - 深入推进国际版权领域交流对话[1] - 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颁发了2025中国版权金奖[1]
省政协举办“政协大讲堂”活动
辽宁日报· 2025-10-15 08:46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十五五”时期辽宁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 [1] - 省政协主席周波出席活动,省政协副主席余功斌、温雪琼出席,省政协副主席邵林主持,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芳作专题报告 [1][2] 行业定位与工作成果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1] - 行业今年召开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协商议政 [1] - 行业持续助推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遗工作,深入开展“讲好辽宁故事”界别组活动 [1] 未来工作方向 - 当前行业处于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节点 [1] - 行业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要求 [1] - 行业将围绕进一步深化广电视听领域改革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