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强国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经济日报· 2025-08-11 08:08
眼下正值暑期,各大博物馆里人头攒动,人们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前驻足,"触摸"文明脉动;各类 演出火热上演,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跟着演出去旅行"蔚然成风;各地历史街巷、古镇古村人山人 海,游客们穿汉服打卡、买非遗"潮品",行走间品味历史古韵……流动的经济社会图景里,处处洋溢着 独特的"中国风""文化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迈出坚实步伐,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精神力量。 着眼于人 落脚于人 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西夏陵正式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60项,总数稳居全球领先地位。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表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历史文 化价值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进一步呈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 和平性。 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工作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带动"文博热"持续升温。截至去年 底,我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去年全国博物馆共举 ...
以信仰之光照亮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人民日报· 2025-07-05 05:56
文艺工作者责任与使命 - 文艺工作者应将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 以信仰之光照亮文化强国建设之路 [1] - 真正的艺术与信念共生 文艺工作者需将个人艺术生命与国家命运、人民期盼相连 [2] -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责任担当在于用艺术力量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 [2] 行业榜样与精神传承 - 游本昌同志以卓越表演才华塑造闪耀人性光辉的角色 传递向上向善力量 [2] - 文艺工作者需以游本昌为榜样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用满腔热情为人民创作 [2] - 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品德艺德、信仰信念需被学习赓续 以高尚职业操守赢得人民喜爱 [4] 艺术创作方向与实践 - 文艺创作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守正创新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 优质文化资源应直达基层 推出更多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的精品力作 [2] - 艺术需扎根生活 演员需对剧本深研、角色求真 向观众传递正能量 [4][5] 行业信仰与组织建设 - 文艺工作者肩负为人民提供精神滋养、传递正能量、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使命 [3] - 党员文艺工作者需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带动更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6] - 老一辈艺术家向党组织靠拢为青年做出示范 需坚定信仰追求提升思想业务道德水平 [6] 青年文艺工作者行动 - 青年演员以游本昌为榜样 用饱满热情投入创作 塑造有温度有力量的角色 [4] - 青年文艺工作者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青春创造力 让艺术之光温暖时代 [6] - 预备党员文艺工作者需用实际行动履行入党誓言 让艺术与信仰在舞台交相辉映 [4]
时代专论丨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核心观点 -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关系到民族复兴和国际竞争力提升[1][2] -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的模式有本质区别[2] - 文化繁荣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思想引领、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引发挥作用[4]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需要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和话语权[5] - 新时代文化建设已取得历史性成就,包括理论创新、文化活力迸发和国际影响力提升[6][7][9]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消费"新引擎"[7] - 文化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多地文旅项目火爆出圈,"文艺+文旅"融合效应显著[7] - 文化科技融合孕育新型文化业态,如网络文学、游戏、影视剧等"新三样"在海外广受欢迎[9] - 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全球爆款,展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9] - 文化贸易结构优化,高附加值文化产品占比持续提高[9]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 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10] - 出台多项文艺发展政策文件,完善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10] - 改革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深化拓展[13] - 探索"非遗+"跨界发展和多渠道运营机制,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14] - 改进国际传播方式方法,推进中国故事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17] 文化创新发展方向 - 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13]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精神内涵[14] - 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数字化赋能[18] - 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18] -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推出反映当代中国生活的作品走向世界[17]
焦点访谈丨科技赋能+机制革新 双引擎驱动文化强国建设
央视网· 2025-06-03 21:45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论坛围绕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3] - 论坛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中华文明迈向"软实力+硬科技"新时代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7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其创新实践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写照 [5] - 中影自主研发的全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可通过实时图像渲染引擎与LED屏幕图像输出生成最终图像 [7] - 中影的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是全球领先的电影放映技术,预计8月《哪吒2》将在国外CINITY影院上映 [7] - 2025年1月,中影10米CINITY LED银幕系统成为全球首个获得DCI认证的LED电影放映系统 [9] 人工智能与文化传播 - 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文化传播大使"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 [11][13] - 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机支持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能识别202种中国方言 [13] - 公司每年将营收的20%投入研发,登上"文化企业30强"榜单 [13] 文化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实行艺术生产项目制管理模式,推出舞剧《只此青绿》《诗忆东坡》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15] -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黑神话:悟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等30家企业进入"成长性30强"行列 [15] - 过去一年,"成长性3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研发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15% [15]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文化产业已进入"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新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发展逻辑 [19] -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技术突破的"硬支撑"和体制机制的"软环境",破除壁垒才能激活创新潜能 [19] -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力科技与市场,文化创新将为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文化强国建设战略 - 文化强国建设被置于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推动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1] - 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为文化繁荣和强国建设提供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2][4] - 文化建设成就体现新时代伟大变革 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为复兴注入精神力量 [2][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3][4] - 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推动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等创新观点 [4] - 形成明体达用的科学体系 包含理论突破与战略部署 如意识形态责任制 文化体制改革等 [4][8] 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 坚持党对文化的全面领导 发展面向现代化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 壮大主流价值与舆论 [8][9] -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实现数字化赋能 [10] - 培养高质量文化人才队伍 完善选拔激励机制 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团队 [11]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传播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构建多渠道对外传播格局 创新网络外宣 [12] - 推进全球文明倡议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创造汇通中外的文化成果 [12] - 宣介中国主张与形象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6][12]
擎旗奋进新时代 匠艺纷呈大师展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10:55
展览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2日举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师工匠精品展"专题展览活动,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共同主办 [1] - 展览面积达1000平方米,展出百余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轻工大国工匠的精品佳作 [1] - 展览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现新时代大师工匠风采和党领导下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伟大成就 [1] 展品内容 - 展品涵盖石雕、玉雕、木雕、陶瓷、紫砂、刺绣、剪纸、金属工艺、景泰蓝、唐卡、漆器等非遗工美品类 [1] - 代表性展品包括钧瓷《双系罐》、三彩釉画《化龙》、广彩作品《迎春花》等 [1] - 寿山石雕刻作品《松壑雅聚》采用高浮雕刻技艺,构图严谨,画面分左右两部分,利用寿山石红色部分雕刻山体、松树和人物 [2][6] - 夏布绣作品《长江万里图》长卷以宋代赵芾画作为蓝本,结合夏布绣的质朴与坚韧表现长江的波澜壮阔 [8] - 瓷瓶作品通过垂枝牡丹的造型象征高尚品德 [5] 展览意义 - 展览礼赞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歌颂伟大时代的辉煌足迹 [1] - 展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轻工大国工匠时代风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 - 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全方位展现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人对技艺的追求和对"匠心"的坚守 [1]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旺  文化强国建设动力足
人民日报· 2025-05-28 06:40
文化强国建设 - 论坛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主题,围绕10个分论坛展开研讨,包括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繁荣文艺创作等 [1] - 建设文化强国需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正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2] - 需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通过《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案例展现"软实力+硬科技"的文化强国新时代 [2] - 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东通过打造广府骑楼数字博物馆等推动岭南文化创新 [3] 文化创新与科技融合 - 敦煌研究院已完成300个洞窟数字化摄影采集、200个洞窟图像拼接,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6] - 出版行业从"传统出版"向"融合出版"演进,进一步向"数智化出版"发展 [6] - 数智技术推动文化创作生产流程创新,如虚拟现实电影《唐宫夜宴》亮相戛纳电影节 [10] - 腾讯集团强调科技打破地理阻隔,促进人文交流 [7] 主流媒体与文艺创作 - 主流媒体变革需系统推进,包括媒介资源整合和全面焕新 [4] - 文艺创作需关注"写什么"和"谁在写",创作者表达个人故事可增强文艺力量 [4] - 中国动画团队在工业化方面取得突破,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精细视效 [6] - 黑焰联动科技通过挖掘传统纹样等历史文化元素吸引年轻人 [5] 国际交流与湾区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全球化对话窗口 [8] -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多国实现"破圈"传播 [9] - 需构建全球话语体系,突破地域文化局限性 [8] - 电影行业应融通中外文艺成果,实现繁荣发展 [8]
“人文湾区 数智湾区”论坛在深圳举行 探索人文与科技融合路径
新华社· 2025-05-27 22:18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人文湾区数智湾区"论坛在深圳举行 聚焦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数智湾区"的文化创新 [1] - 论坛汇聚内地、港澳政府部门代表、高校智库学者、企业家和青年才俊 展示新型文化业态 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1]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根、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 共建"人文湾区"是对三地共同文化内核的提炼和升华 [1] 大湾区文化价值与定位 - 大湾区文化价值具备三重文明属性: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的前沿阵地、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性转化的试验平台、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价值的对话窗口 [1] - 大湾区不仅是地理概念 更是正在跃升的文化共同体 利用海洋文化优势 三足立鼎 聚力协作 成为中国发展新引擎 [2] - 弘扬大湾区抗战文化是强化内地和港澳青少年爱国教育、共建"人文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论坛组织与背景 - 论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 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承办 中央政府驻香港、澳门联络办公室宣文部协办 [2] - 论坛从大湾区人文传承、科技创新实践出发 以历史、文化、艺术、技术融合为脉络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共生 [1]
5月26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6 21:57
国内经济与产业动态 - 我国夏粮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 冬小麦日机收面积连续3天超过400万亩 [2][15] - 各地持续加力扩围"两新"政策 通过优化流程和服务激发市场活力 释放消费潜力 [3][16] - 高技术产品带动作用增强 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高端制造领域需求增长显著 [17] - 1—4月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 总量达21.6万种 助行产品增长最显著(新增6000种) [23] 文化与科技发展 - 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闭幕 6200多家机构参展 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 投融资项目4000余个 [21] - "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发布 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电影股份等入选 [22] - 天问二号行星探测任务计划5月29日发射 [4][18] - 天津通过科创平台升级和机制完善 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19] 国际事件与影响 - 以色列计划未来两月控制加沙75%地区 已部署5个师兵力 [5][27] - 美国关税政策民调显示 超半数受访者认为政策负面影响财务状况 69%预计日用品价格上涨 [28] - 欧盟回应美国关税威胁 称将"迅速果断"推进谈判 德国强调欧盟国家团结维护利益 [29] - 法国尼斯变电站火灾致4.5万户停电 疑为蓄意破坏 此前滨海阿尔卑斯省16万用户受影响 [33] 基础设施与建设 -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完成主缆架设 全长26公里 主跨1860米 建成后将强化空陆联运体系 [24]
5月26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5条
快讯· 2025-05-26 20:25
政策与经济发展 - 各地持续加力"两新"政策 释放消费潜力 [9] - 我国高技术产品带动作用增强 [10] - 天津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12] - 1—4月我国适老化产品品种新增2.87万种 [16] 基础设施建设 -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完成主缆架设 [17] 科技与航天 - 天问二号任务计划5月29日实施发射 [11] 文化与产业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 [7]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闭幕 [14] - "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发布 [15] 农业与生产 - 我国夏粮大规模机收全面展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