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专用小麦

搜索文档
让国产优质麦种得好、卖得好、用得好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5
国产优质小麦发展现状 - 国家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出一批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显著提升优质小麦单产水平和品质稳定性 [1][2] - 国产优质小麦在夏粮收购中备受青睐,进口替代效应持续增强,降低产业链对外依存风险 [1] - 国产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部分品种可媲美进口优质小麦 [2] 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 - 优质专用小麦市场需求持续升温,是消费升级和食品工业精细化发展的结果 [1] - 专用小麦分为强筋、中筋、弱筋三类,分别适合制作面包、馒头、饼干等不同食品 [1] - 我国小麦种植长期以中筋为主,强筋和弱筋小麦高度依赖进口 [1] 进口替代与市场变化 - 今年1-5月我国小麦进口量仅161万吨,同比骤降80.1%,推动进口替代效应加速显现 [2] - 国产优质专用小麦在中筋市场占主导地位,在高端强筋、弱筋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面粉加工企业转用国产优质小麦,食品加工企业加速本土采购 [2]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面粉加工行业开发出针对国产小麦特性的精准配麦工艺,能生产各种专用面粉 [2] - 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建立"育—种—储—加—销"全产业链模式,实现全流程质量可追溯 [2] - 国产小麦制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 面临的挑战 - 国产优质小麦在面筋强度、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与进口高端品种仍有差距 [3] - 部分面粉加工企业采购惯性依赖进口,产销衔接松散,优质小麦市场价值未充分释放 [3] - 优质优价落实不充分,部分地区优质与普通小麦价差不明显,影响种植积极性 [3] 种植与生产问题 - 优质专用小麦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现象,产量不及普通小麦 [3] - 优质小麦生产管理成本高,抗逆性弱,收益优势不明显 [3] - 缺乏稳定订单保障,农户担忧销路,制约种植结构调整 [3] 政策与市场机制建议 - 需完善市场化收储体系,实施分级溢价收购,确保优质与普通小麦形成合理价差 [4] - 应制定全国统一的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分级标准,实施分级定价 [4] - 推广订单农业,发展"专收专储",通过长期协议稳定供需 [4] 未来发展展望 - 国产优质小麦进口替代成效显著,彰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4] - 需政企研农协同发力,突破瓶颈,推动国产小麦向更高水平发展 [4]
“叫我‘麦贩子’的乡亲少了”(三夏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6-23 06:10
合作社运营模式 - 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耕、种、防、收"一条龙"服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并稳定收成[6] - 合作社采用订单收购模式,优质小麦收购价每斤比市场价高0.1元[3][5] - 新购置智能化烘干设备,政府补贴30%,烘干成本降至每斤0.03元且粮食损耗率低于0.1%[13][14][15] 农业技术应用 - 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12个,订单种植面积达300万亩[4] - 采用无人机喷施芸苔素等技术应对干旱气候,防止小麦早衰[10] -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定制肥料方案[6][11] 农户收益提升 - 农户张光彬20亩地增产2000多斤,蛋白质含量达15%的小麦收购价1.29元/斤[5] - 土地托管后农户可外出务工获得额外收入,同时节省人工成本[7] - 合作社与京粮集团签订大单专收优质麦,进一步抬高收购价格[10] 市场信任建立 - 坚持合同履约,在市场行情下跌时仍按约定高价收购,签约农户从14户大幅增加[9] - 通过粮食经纪人业务培训规范收购行为,建立透明价格公示制度[10] - 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麦贩子"形象获得农户信任[11] 粮食加工存储 - 智能烘干设备3小时内将小麦含水量从20%降至13%,解决传统晾晒损耗问题[14] - 仓储环节应用防潮、防虫、防鼠新技术保障粮食品质[15] - 预测明年优质强筋麦价格可能更好,提前布局品种改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