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质粮食工程
icon
搜索文档
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人均占有量达500公斤 | “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 2025-10-15 01:23
粮食供应与安全 - 近5年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4年首次达到1.4万亿斤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1] - 年均粮食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 [1] 仓储物流与产业发展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 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2] - 具备低温 准低温储藏能力的仓容达2.2亿吨 较"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2]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2] 秋粮收购机制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近3/4 [3] - 市场化收购已成为主渠道 占收购量的九成以上 [3] - 政策性收储有效发挥稳预期 兜底线作用 [3] 粮食节约减损 - 粮食储存 加工 运输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产量的2% [4] - 农户储粮损失率约3% 较10年前降低5个百分点 [4] - 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4]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曲阜:打造区域粮食安全新格局
中国发展网· 2025-09-29 15:34
储备管理与设施建设 - 公司辖区现有国有粮食企业一家,为曲阜市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仓储设施布局合理,为一库四点,总仓容9万吨 [1] - 公司加强精细化管理,开展春秋季粮油安全普查和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确保库存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1] - 公司开展绿色仓储改造和信息化升级,推进地方储备"智慧粮库"项目建设,实现地方储备粮信息化全覆盖 [1] 粮食收储与轮换 - 公司始终把夏粮收购作为重要工作,组织召开形势座谈会,分析研判收购形势,积极引导各类收购主体入市收购 [2] - 公司扎实做好收购前的仓容调度、资金筹措、人员培训等准备工作,按时完成年度储备粮轮换工作,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2] - 公司严格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做到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柜,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2] 产业工程与品牌发展 - 公司积极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形成"五优联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 公司在2021年成功为良友公司申报为优质粮食工程省级示范企业项目,2025年成功为其申报设备更新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2] - 公司积极组织粮油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活动,打响了"康利源"面粉等曲阜"儒家特色"粮油品牌,并引导企业利用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售卖 [2] 应急保障与市场监督 - 公司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全市2家应急加工企业、3家应急储运企业、3家应急配送企业、18家应急供应网点运转正常,确保应急状态下粮食供应 [3] - 公司深入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采取常态检查、"双随机"等方式明察暗访,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坑农害农行为 [3] - 公司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损害国家利益以及各类扰乱粮食收购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 [3]
第五届郑州·中国好粮油产品及机械设备技术交易大会开幕
郑州日报· 2025-09-12 08:52
大会概况 - 第五届郑州·中国好粮油产品及机械设备技术交易大会于9月11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题为“科技赋能粮食全产业链 绿色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大会为期3天,汇聚300余家展商,展会规模达20000平方米 [1] - 大会设置原粮种子、粮油制品、功能性食品、机械设备、科研院校及产业服务六大展区 [1] 活动与参与 - 大会现场举行粮食产业发展交流会、企业产品推介会、跨国采购对接会等活动 [1] - 跨国采购对接会吸引来自巴基斯坦、肯尼亚、伊朗等17个国家的22个国际采购团参会 [1] - 采用“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洽谈”模式,会前完成供需对接预匹配,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大会是河南省落实“优质粮食工程”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 [2] - 旨在推进粮食绿色仓储、品质品牌、质量追溯等“六大提升”行动 [2] - 推动实现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的“五优联动” [2] - 促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发展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 [2] - 目标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河南粮食品牌展会,增强省际和地区间粮油经贸合作 [2]
年中经济观察丨粮食住进“好房子” “油瓶子”工厂迎来“数字工友”
中国新闻网· 2025-07-27 14:47
第一产业经济表现 - 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1172亿元 同比增长3.7% [1] - 夏粮稳产丰收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撑 当前夏粮收购进入高峰阶段 [1] 科技储粮创新应用 - 中储粮昆明直属库采用大型浅圆仓 单个仓容超1万吨 配备微型气象站实时监测温湿度等环境数据 [3] - 粮仓布设420个温度传感器实现网格化管理 可精准定位问题区域 [4] - 数字孪生系统实现300亩库区"云巡检" 半小时完成温湿度地图分析 [3] - 中央储备粮实施动态轮换机制 小麦3-5年 稻谷玉米2-3年 豆类1-2年轮换 出库粮食保持清香味 [5] 食用油加工智能化 - 中粮广东产业园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上半年加工大豆75万吨 产出豆油14万吨 豆粕59万吨 [6] - AGV小车配备光电眼/雷达系统 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协同调度 [6] - 300米空中连廊实现成品油自动分拣 智能立体仓库含7250货位 35万箱成品油由6台穿梭车精准管理 [6][7] 优质粮食工程进展 - 全国建成273个优质粮食示范种植基地 5500多家产后服务中心覆盖产粮大县 [9][10] - 实施1057个产业升级项目 推广粮机装备3.3万台套 [11] - 低温仓容超2亿吨 气调储粮仓容达5500万吨 保障粮食保鲜 [12]
让国产优质麦种得好、卖得好、用得好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5
国产优质小麦发展现状 - 国家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出一批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显著提升优质小麦单产水平和品质稳定性 [1][2] - 国产优质小麦在夏粮收购中备受青睐,进口替代效应持续增强,降低产业链对外依存风险 [1] - 国产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部分品种可媲美进口优质小麦 [2] 市场需求与消费升级 - 优质专用小麦市场需求持续升温,是消费升级和食品工业精细化发展的结果 [1] - 专用小麦分为强筋、中筋、弱筋三类,分别适合制作面包、馒头、饼干等不同食品 [1] - 我国小麦种植长期以中筋为主,强筋和弱筋小麦高度依赖进口 [1] 进口替代与市场变化 - 今年1-5月我国小麦进口量仅161万吨,同比骤降80.1%,推动进口替代效应加速显现 [2] - 国产优质专用小麦在中筋市场占主导地位,在高端强筋、弱筋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2] - 面粉加工企业转用国产优质小麦,食品加工企业加速本土采购 [2] 产业链与技术发展 - 面粉加工行业开发出针对国产小麦特性的精准配麦工艺,能生产各种专用面粉 [2] - 大型面粉加工企业建立"育—种—储—加—销"全产业链模式,实现全流程质量可追溯 [2] - 国产小麦制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 面临的挑战 - 国产优质小麦在面筋强度、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与进口高端品种仍有差距 [3] - 部分面粉加工企业采购惯性依赖进口,产销衔接松散,优质小麦市场价值未充分释放 [3] - 优质优价落实不充分,部分地区优质与普通小麦价差不明显,影响种植积极性 [3] 种植与生产问题 - 优质专用小麦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现象,产量不及普通小麦 [3] - 优质小麦生产管理成本高,抗逆性弱,收益优势不明显 [3] - 缺乏稳定订单保障,农户担忧销路,制约种植结构调整 [3] 政策与市场机制建议 - 需完善市场化收储体系,实施分级溢价收购,确保优质与普通小麦形成合理价差 [4] - 应制定全国统一的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分级标准,实施分级定价 [4] - 推广订单农业,发展"专收专储",通过长期协议稳定供需 [4] 未来发展展望 - 国产优质小麦进口替代成效显著,彰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4] - 需政企研农协同发力,突破瓶颈,推动国产小麦向更高水平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