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和电力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深度报告:后关税时代,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8-21 16:58
关税政策与全球贸易格局 - 新版"对等关税"平均税率降至20%,较4月版本29%显著下调[17] - 美国整体关税边际提升18.3%,中国、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为主要贡献国[17] - 东盟内部关税拉齐至19%-20%,欧盟和日韩调降至15%[17] - 美国实际有效税率提高18.3%,涉及进口商品额超2万亿美元[43]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评估框架 - 构建"价格-份额-产能"三维评估体系,分析电子、家电等十大行业[8] - 中国HS10位码商品价格优势集中在0%-75%区间,关税后仍保持韧性[18][63] - 中间品和消费品价格优势显著,主要分布在25%-150%区间[72][77] - 小家电、家具等品类兼具价格优势和高市场份额(小家电62.3%,家具27.5%)[93][110] 核心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消费电子占美国进口份额40.3%,越南价格优势被关税抹平[89][92] - 锂电设备:虽缺乏价格优势但占美国进口份额68.9%,依赖品牌溢价[102][104] - 汽车零部件:底盘、车身附件关税后仍具价格优势,但市场份额仅12.7%和8.6%[114][116] - 钢铁铝业:铝制成品价格优势显著(+34.5%),但原料进口依赖度低[131][133] 供应链调整 - 东南亚、印度和墨西哥成为制造业外迁主要目的地[145] - 供应链全球化对冲部分关税风险,电子和家电行业海外布局较完善[1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