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模组

搜索文档
资本引擎驱动科创裂变:武汉基金解码城市产业升级密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8:05
武汉基金的战略定位与核心作用 - 武汉基金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聚焦科创、赋能产业"为原则,通过国有资本早期投资生态链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和"重塑者"[1] - 构建三级助推体系(种子基金探路、专业机构护航、产业资本接力)破解初创企业"死亡之谷",首只科创种子基金规模达2亿元,存续期超10年[3] - 通过"资本+政策+生态"综合赋能,精准投资产业核心环节与"卡脖子"技术,成功引回涵拓科技等具备全球领先技术的企业[2][9] 投资布局与基金运作 - 2023年以来新设母、子基金近30支,累计设立111支基金,直投项目32个,累计出资204.4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834.75亿元,财政资金放大超4倍[5][11] -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14.5亿元(含4.5亿元湖北省首单科创债),票面利率低至1.8%,预计实现4-5倍资金放大效应[6] - 专项基金合作覆盖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例如联合中国信科、华工科技等产业方设立天使基金,与中金资本、君联资本等设立早期基金[4][5] 重点产业项目与成果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黑芝麻智能(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和芯擎科技(10.51亿元支持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量产)[10] - 集成电路领域:设立武创芯辰基金(16.32亿元)推动中高端图像传感器国产化,投资武汉新芯4.3亿元支持IPO[10] - 培育本地标杆企业:包括IVF头部互创联合、PPEC技术领先的森木磊石、硅光封测装备企业驿天诺等[4] 创新合作模式与资源整合 - 央地协同案例:联合中国兵装设立15亿元国兵向新发展基金,联合建信股权设立15亿元绿新领航基金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7] - 跨区域联动:武创江岸科创基金整合北京清华、北大等科研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在汉转化[9][10] - 外资引入:通过10亿元QFLP基金推动领星等企业落地武汉全球运营中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