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热)储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西北院总承包,哈密“光(热)储”1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建设最一线
搜狐财经· 2025-08-27 17:08
项目概况 - 中国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是全球单期规模最大的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61.93亿元,由西北电力设计院总承包建设[3][5] - 项目采用光热与光伏深度耦合模式,光热部分装机150兆瓦,光伏部分装机1350兆瓦,光热与光伏配比为1:9[5][8] - 项目位于新疆哈密无人区,占地32.0681平方公里,距离中蒙边界60公里[1][3] 技术创新 - 项目实现技术国产化率从首批示范项目的50%跃升至99%,从关键部件到整体系统实现自主可控[1][6] - 研发定日镜"防护铠甲"使镜面破损率降低90%,并通过一年桩基试验制定高精度方案保障设备抗风抗盐渍土能力[1][9][11] - 采用8小时储热系统,使电站具备夜间发电能力,可稳定输出100%绿色电力[1][6] 运营特性 - 项目年发电量29亿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8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5万吨,相当于种植3000万棵胡杨[17] - 通过熔盐储热技术,白天光伏发电,夜间光热补足,实现全天候供电模式,夜间供电量可满足百万户家庭需求[6][8] - 吸热塔设计高度219米(约73层楼高),可抵御50年一遇的12级大风荷载,横向推力达200吨以上[12] 生态与经济影响 - 形成"发电+生态修复"协同模式,光伏板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定日镜固沙抑尘,清洗用水使沙土长出绿植[19] - 建设期带动当地就业超过600人,投产后新增200多个生产运维岗位,促进当地餐饮、住宿、商超等行业发展[19] - 项目为维吾尔族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如镜场定日镜立柱安装工作,精准测定定日镜坐标和方位角[17]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西北院主持编写5项太阳能发电国家标准、10项国家电力行业标准,参与编写1项太阳能发电国际标准[23] - 项目为全球高比例新能源电网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样板工程[1][21] - 中国正在构建横跨万里的"绿色长城",到2030年将年输出1.5万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替代4.5亿吨标准煤[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