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

搜索文档
西藏自治区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开建
科技日报· 2025-06-20 08:52
为攻克这些难题,西藏开投集团联合国内一流企业及科研院校,重点攻关超高海拔环境下的高效集热系 统、耐低温熔盐储热系统、电站智能控制及稳定并网技术等核心难题。同时,该集团还在西藏首次开 发、推动"长时储能光热+风电+光伏"一体化新能源电源实验平台的示范应用,探索多种清洁能源协同 优化运行模式,引领光热技术上下游产业链在高原环境的创新发展。 作为西藏"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西藏75万千瓦光热项目的重要构成部分,安多土硕光热电站总投资约 20.37亿元,采用先进的熔盐塔式光热技术,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高效转化,输出持续、稳定的清洁能 源。 据介绍,安多土硕光热电站处于西藏弱电网区域,海拔高达4650米,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极端低温对熔 盐系统的影响、空气稀薄导致集热效率降低、冻土及复杂地质条件增加施工难度、高寒缺氧环境下设备 运行维护困难,以及弱电网对大型电源稳定并网提出的高要求等,给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带来了一 系列难题。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杨宇航 通讯员刘欢)记者从西藏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西藏开投安多土硕 10万千瓦光热电站(以下简称"安多土硕光热电站")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举行。该项目的启 动,标志 ...
我国光热发电需以四大创新推动规模化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5 07:16
行业发展趋势 - 光热发电产业在政策和技术驱动下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行业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管理、模式、制度创新以塑造竞争优势[1] - 光热发电技术具有调节支撑功能,可作为低碳电源调节风电光伏上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 - 国家能源局2023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首次明确"积极发展光热发电",标志着该技术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地位得到认可[2] 市场规模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2MW,全球占比提升至10.6%[3] - 截至2024年底在建和推进中的光热发电项目已超40个[3] - 预计2025年底我国光热发电总装机量将超过1.8GW[3] - 2016年首批20个示范项目装机规模达134.9万千瓦,开启商业化进程[2]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我国光热发电设备国产化率达98%以上,技术处于国际并行或领先水平[4] - 2024年技术创新包括:大开口熔盐介质槽式集热器系统国产化替代、全球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投运、新一代高效低成本槽式集热器研发等[4] - 产业链覆盖超白玻璃、高温吸热及传储热材料、塔式定日镜等核心装备环节[4] 成本与经济效益 - 光热发电度电成本从首批示范项目的1.15元/千瓦时下降至0.55元/千瓦时,降幅0.6元[5] - 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发展将继续推动度电成本下降[5] 发展挑战与创新方向 - 行业需通过科技创新破解成本困局,重点发展高效集热技术、长时储热技术等[6] - 管理创新需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6] - 模式创新需发展"光热+新能源"联合体,提供综合能源服务[6] - 制度创新需构建容量电价+调峰补偿组合机制等政策支持体系[6] - 行业需探索多元化市场参与模式和"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中的替代煤电项目模式[6]
新疆海拔最高的塔式熔盐光热项目按下“加速键”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7:30
在海拔3200米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铁木里克乡,一片银色"向日葵"在戈壁滩上悄然绽放。 近日,由山东电建三公司承建的中电建若羌光热EPC项目传来喜讯:项目定日镜组装数量成功突破十万 面大关,为全疆海拔最高的塔式熔盐光热项目按下建设"加速键"。 中电建若羌光热EPC项目规划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计划安装30万面定日镜,如同30万个精准的"阳光 捕手",将太阳光线高效反射至吸热塔,是整个光热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项目采用"光热+光伏"一 体化创新建设模式,将10万千瓦塔式熔盐光热发电系统与90万千瓦光伏发电站有机融合,实现两种清洁 能源优势互补,大幅提升发电效率与经济性。 面对高海拔和恶劣天气,项目团队持续优化施工方案,不断提升工艺水平。采用山东电建三公司自主研 发的全自动定日镜组装线,实现了从自动上料、清洗、点胶、检测到成品下线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不 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用工成本;采用小镜片技术具备"两低三高"(安装 难度低、建设成本低、抗风性高、跟踪精度高、光学效率高)的显著优势,为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有 力保障。 "下一步,项目建设团队将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推 ...
青海首个100兆瓦级光热电站正式投运发电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7:10
项目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可满足18.93万户家庭清洁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2.63万吨,相当于人工造林18.86万亩的生态效益。 该项目经理沈亚军介绍,建设团队在戈壁、荒漠、强风沙等极端环境下,累计攻克高精度聚光镜场控 制、高温熔盐传热储热等关键性技术难题,实现了熔盐泵、定日镜等核心设备国产化应用,为构建光热 产业链自主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打造"光热+光伏"多能互补方案,显著提升了当地电网稳 定性和消纳能力。 另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成功实现全系统并网发电,在显著提升建设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资源集约利用化、 主要设备国产化及核心技术自主化,为中国光热从"跟跑者"跃升至"领跑者"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技术范式与工程范本。(完) 图为工作 人员进行巡检。胡吉容 摄 中新网西宁4月30日电 (丁一 朱学鹏 孙睿)记者30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委宣传部获悉,青海首个 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于4月29日晚完成全系统投运发电, 标志着国内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 图为无人 机拍摄项目。胡吉容 摄 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