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

搜索文档
三季度业绩增量明显,重申游戏作为全年主线 | 券商晨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8:56
游戏行业 - 2023年AI驱动游戏行业整体估值达到30倍,2024年行业增长主要由EPS上修、高景气度和格局改善驱动,龙头和中型公司共同受益 [1] - 2024年上半年国内自研网络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0%,主要得益于ARPPU(每用户平均收入)提升 [1] - 游戏行业三季度业绩增量明显,暑期流水爆发,后续将有多款新游戏上线,包括《无畏契约m》《名将杀》《九牧之野》《伊瑟》国服和《异环》 [1] - 游戏板块费用节省较多,利润上修空间大,Taptap与小红书等新型内容社区崛起,CP对ROI考核严格,传统买量模式式微,AI对中型公司产能提升显著 [1] 钴行业 - 钴长期供需格局优化,钴价或在2025~2027年迎来周期性上行机会 [2] - 2026年和2027年钴供需关系大概率延续短缺状态,参考上一轮周期,钴行业大周期价格反转或已到来 [2] - 未来两年钴价有望持续上涨,价格中枢或在35万元/吨以上 [2] 光热发电行业 - 光热发电通过聚光系统将太阳能聚焦到吸热器,加热工作介质(如熔盐)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配置储热系统后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 [3] - 光热发电作为高稳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 [3] - 光热发电能在电力系统中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具备在部分区域作为调峰和基础性电源的潜力 [3] - 光热系统价值量分布中,聚光系统、吸热系统、热力系统和储热系统占比较大 [3]
券商晨会精华 | 旺季来临叠加反内卷催化 关注建材布局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08:37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5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58亿,成交额连续5个交易日超2万亿 [1] - 沪指跌0.02%,深成指跌0.12%,创业板指跌0.17% [1] - 白酒、华为海思、CPO、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军工、证券、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1] 稀土行业 - 稀土战略地位凸显,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2025-2026年预期向好 [2] - 金属镨钕竞拍表现活跃,市场看涨情绪浓烈 [2] - 相关公司业绩预期将持续改善 [2] 光热发电行业 - 光热发电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新增装机规模明显提速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热累计容量838.2MW,2021-2024年新增300MW [3] - 行业距离3GW/年开工目标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3] - 青海省现行光热电价政策下已初步具备经济性 [3] - 聚光系统、吸热系统、热力系统和储热系统价值量占比较大 [3] 建材行业 - 消费建材行业龙头受益于政策加码预期,需求有望回暖 [4] - 水泥行业供需矛盾有望缓和,价格有推涨预期 [4] - 玻璃纤维行业受益于新兴市场带动需求恢复,中高端产品价格存提涨预期 [4] - 玻璃行业冷修产线增多预期下供需格局有望逐步优化 [4]
光热发电迈入发展快车道,西子洁能多项目引领成为行业标杆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7:01
中国能建中标光热发电项目 - 中国能建西北院中标青海众控德令哈350MW和青海亿储格尔木350MW光热发电项目核心设计标段 两项目均属我国首批350MW级光热示范工程 其中格尔木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储能时间最长的光热电站 德令哈同样刷新国内容量与储能纪录 [1] - 建成后预计年均可分别提供绿电近10亿度 同时每年分别节约标准煤2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3万吨 [1] - 项目对应的上网电价为0.55元/千瓦时 在当前阶段已展现出市场竞争力 随着规模化效应释放 度电成本有望进一步优化 [1] 西子洁能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西子洁能是国内较早投身光热发电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的企业 自2010年便切入光热太阳能发电领域 已成功参与17个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熔盐吸热器和蒸汽发生系统技术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产品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产品目录 "规模化熔盐储能技术"入选《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 在熔盐储能领域手握22项专利 [3] - 公司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向节能环保设备和能源利用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 成为推动光热与多能融合的重要力量 [3] 西子洁能项目经验与业绩 - 为青海德令哈10MW和50MW项目提供熔盐吸热器、熔盐蒸汽发生系统等核心设备 其中50MW项目并网后三年累计发电量达4.39亿kWh 超越设计值 [4] - 在新疆华电天山北麓100MW光热项目中提供蒸汽发生器设备 可将熔盐热能转化为350℃、8兆帕的高温高压蒸汽 支持电网调峰和绿电消纳 [4] - 为玉门"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中的10万千瓦光热储能工程提供蒸汽发生器设备 该项目规划年发电量预计达17.35亿千瓦时 可减排二氧化碳135.3万吨 [5] 光热发电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3GW)的目标 并配套风光大基地建设 [6] - 预计至"十四五"末期 电价可能降至0.7—0.8元/千瓦时 2030年降至0.5元/千瓦时 [6] - 光热发电产业链不断完善 设备国产化率已超90% 配套企业约600家 覆盖熔盐储能、聚光器、吸热器等关键环节 [7] 西子洁能财务表现与市场预期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05.74% 熔盐储能订单占比提升至15% [7] - 机构看好公司在光热领域的技术溢价与政策弹性 认为其技术领先性应给予高于行业平均的PE溢价 [7]
“中国光热之都”,国家能源局赞同并支持海西州打造全国光热产业发展高地
搜狐财经· 2025-08-01 13:15
光热发电的战略定位 -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长时储能双重功能,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长周期调峰能力和转动惯量 [1][3] - 是实现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支撑 [1][3] 海西州光热产业发展规划 - 海西州具备太阳能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地充足等优势,是规模化建设光热电站的理想场所 [5] - 盐矿资源丰富且熔盐研发生产能力雄厚,具备打造光热战略产业链的优越条件 [5] - 国家能源局明确支持海西州打造"中国光热之都",将研究配套政策并加强规划引导 [1][5] 政策与产业进展 -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有序推进长时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发展 [4] - 2023年国家能源局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开展资源调查、规划布局及技术创新示范 [4] - 截至2024年底,国内光热发电并网装机84万千瓦,占全球总装机超10%,核心部件自主化率突破90% [4] 电价机制探索 - 青海省已试点0 55元/千瓦时光热电价政策,并建设30万千瓦等级独立光热电站 [6] - 国家能源局将研究光热发电容量电价机制,以体现其绿色、稳定、调节等综合价值 [1][6] 技术应用拓展 - 推动光热与风电光伏实质性联营,鼓励大型风光基地配套建设光热项目 [4] - 探索以光热为基础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和热力保障 [5]
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以光热示范实证样本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22
行业动态 - 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哈密市举行 主题为"光聚绿能储势而行" 由哈密市政府和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主办 国内院士专家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参会 [2] - 交流会旨在探索光热与新型储能技术突破路径和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3] 公司项目进展 - 中国能建投资集团推动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成功商业化运营 该项目是全国首批、新疆唯一国家光热示范项目 [3] - 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成并网 该项目是世界单期最大的光热储项目 [3] - 哈密光热储项目汽轮机基础完成浇筑 将推动光热发电装机容量从50兆瓦提升至150兆瓦 实现跨越式发展 [5] - 哈密光热储项目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99%以上 成功实现国产化目标 [5] 技术优势 - 光热发电兼具大容量长时储能特性和系统转动惯量 具备系统性价值 规模化发展将有力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5] - 哈密光热储项目将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深度融合 光伏系统配套8小时高温熔盐加热系统 实现持续稳定电力输出 [5] - 该项目有效弥补传统光伏发电间歇性和波动性 使绿电从"不稳定"变为"可调节" 提升区域新能源消纳能力 [5] 行业前景 - 当前中国光热发电装机占比仅0.025% 但产业蕴含广阔发展机遇与潜力 [6] - 新疆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揭牌 将聚焦30万千瓦级光热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攻关 [6] - 中国能建投资集团牵头编制中国首部光热发电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助力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6]
新疆最大单体光热项目核心结构完成浇筑
快讯· 2025-07-16 21:05
项目进展 - 新疆最大单体光热项目核心结构汽轮机基础完成浇筑 [1] - 项目取得关键进展为后续并网发电奠定基础 [1] 技术特点 - 运用新一代光热技术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99%以上 [1] - 总装机容量1500MW通过光热光伏联合运行将光伏电源波动性转化为可调节电源出力 [1] - 旨在打造100%清洁绿色可调节的电网友好型电源典范工程 [1] 经济效益 - 预计建成后年发电量近29亿千瓦时 [1] - 可节约标煤8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5.6万吨环境效益显著 [1] 项目背景 - 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MW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 [1] - 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军负责 [1]
西藏自治区首个塔式光热电站开建
科技日报· 2025-06-20 08:52
项目概况 - 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万千瓦光热电站正式开工,这是西藏首个塔式光热电站,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同类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约20.37亿元,采用熔盐塔式光热技术,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高效转化 [1] - 电站计划于2026年10月并网发电,建成后将形成数万面定日镜组成的"金色矩阵" [2] 技术特点 - 项目采用先进的熔盐塔式光热技术,能够输出持续、稳定的清洁能源 [1] - 针对高海拔环境重点攻关高效集热系统、耐低温熔盐储热系统、智能控制及稳定并网技术 [2] - 首次在西藏开发"长时储能光热+风电+光伏"一体化新能源电源实验平台 [2] 建设挑战 - 电站位于海拔4650米的弱电网区域,面临极端低温、空气稀薄、冻土及复杂地质条件等挑战 [1] - 高寒缺氧环境导致设备运行维护困难,弱电网对大型电源稳定并网要求高 [1] - 需要解决熔盐系统低温影响、集热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增加等一系列难题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西藏"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属于西藏75万千瓦光热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将推动光热技术上下游产业链在高原环境的创新发展 [2] - 为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 [2] 实施路径 - 公司联合国内一流企业及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 [2] - 通过技术创新突破高海拔环境下的技术瓶颈 [2] - 探索多种清洁能源协同优化运行模式 [2]
我国光热发电需以四大创新推动规模化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5 07:16
行业发展趋势 - 光热发电产业在政策和技术驱动下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行业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管理、模式、制度创新以塑造竞争优势[1] - 光热发电技术具有调节支撑功能,可作为低碳电源调节风电光伏上网,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 - 国家能源局2023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首次明确"积极发展光热发电",标志着该技术在国家能源战略中地位得到认可[2] 市场规模与项目进展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建成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2MW,全球占比提升至10.6%[3] - 截至2024年底在建和推进中的光热发电项目已超40个[3] - 预计2025年底我国光热发电总装机量将超过1.8GW[3] - 2016年首批20个示范项目装机规模达134.9万千瓦,开启商业化进程[2]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我国光热发电设备国产化率达98%以上,技术处于国际并行或领先水平[4] - 2024年技术创新包括:大开口熔盐介质槽式集热器系统国产化替代、全球首座超临界二氧化碳光热发电机组投运、新一代高效低成本槽式集热器研发等[4] - 产业链覆盖超白玻璃、高温吸热及传储热材料、塔式定日镜等核心装备环节[4] 成本与经济效益 - 光热发电度电成本从首批示范项目的1.15元/千瓦时下降至0.55元/千瓦时,降幅0.6元[5] - 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发展将继续推动度电成本下降[5] 发展挑战与创新方向 - 行业需通过科技创新破解成本困局,重点发展高效集热技术、长时储热技术等[6] - 管理创新需利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6] - 模式创新需发展"光热+新能源"联合体,提供综合能源服务[6] - 制度创新需构建容量电价+调峰补偿组合机制等政策支持体系[6] - 行业需探索多元化市场参与模式和"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中的替代煤电项目模式[6]
新疆海拔最高的塔式熔盐光热项目按下“加速键”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7:30
项目概况 - 中电建若羌光热EPC项目位于新疆若羌县铁木里克乡,海拔3200米,是目前全疆海拔最高的塔式熔盐光热项目 [1] - 项目规划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计划安装30万面定日镜,已成功突破10万面组装大关 [1] - 采用"光热+光伏"一体化建设模式,包含10万千瓦塔式熔盐光热发电系统和90万千瓦光伏发电站 [1] 技术亮点 - 采用全自动定日镜组装线,实现从自动上料、清洗、检测到成品下线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1] - 小镜片技术具备"两低三高"优势:安装难度低、建设成本低、抗风性高、跟踪精度高、光学效率高 [1] - 定日镜作为核心组件,可将太阳光线高效反射至吸热塔,提升发电效率与经济性 [1] 建设进展 - 剩余20万面定日镜计划在2023年底前全部安装完毕 [2] - 项目团队持续优化高海拔恶劣环境下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水平 [1] - 山东电建三公司作为承建方正全力推进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 预期效益 - 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19.6亿千瓦时 [2] - 每年可减少69万吨标准煤使用量,减排二氧化碳188万吨、废水12.22万吨 [2] - 项目对构建清洁能源体系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2]
青海首个100兆瓦级光热电站正式投运发电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17:10
项目概况 - 青海首个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于4月29日晚完成全系统投运发电 [1] - 项目坐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占地面积约287公顷 [3] - 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总承包 [3] 技术特点 - 采用国际领先的塔式聚光发电技术,配置12小时熔盐储能系统,可实现全天候稳定供电 [3] - 建设团队攻克高精度聚光镜场控制、高温熔盐传热储热等关键性技术难题 [3] - 实现熔盐泵、定日镜等核心设备国产化应用 [3] - 通过"光热+光伏"多能互补方案提升当地电网稳定性和消纳能力 [3] 项目效益 - 年发电量预计达2.271亿千瓦时,可满足18.93万户家庭清洁用电需求 [3]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63万吨,相当于人工造林18.86万亩的生态效益 [3] 行业意义 - 标志着国内高海拔地区光热发电规模化应用实现历史性零的突破 [1] - 为中国光热从"跟跑者"跃升至"领跑者"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范式与工程范本 [4] - 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化、主要设备国产化及核心技术自主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