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专用高镍三元正极
icon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33.29%,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8.3%,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0.38%[2][3]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3.57%,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0.38%[3] * 前三季度整体出货量达11万吨,同比增长超70%,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2][3] * 第三季度三元材料出货量15,000吨,铁锂材料接近23,000吨,钴酸锂出货1,100至1,500吨[14] * 第三季度铁锂正极材料实现盈利,每吨盈利约700元[4][11] * 第三季度三元材料单吨净利润约为1万元,钴酸锂单吨利润约为五六千元[16][20] * 第三季度汇兑损失1,700万元,同时因参股公司股价波动带来2,000多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9] 市场与客户结构 * 国内与国际市场占比约为55%和45%[2][3],第三季度因国际客户结构调整,国际市场占比有所减少,但从9月开始恢复[4][9] * 预计2026年国际市场占比将超过国内市场[4][10] * 海外客户订单预计增长30%-40%,已与LG、SK签订长期供货合同,LG今年释放量约2万吨,明年预计3-4万吨;SK今年约1,000-2,000吨,明年3,000-5,000吨[4][23] * 海外市场高镍三元与中镍高电压三元各占一半比例,主要覆盖欧洲主流车型如奔驰、沃尔沃等[19]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业绩将环比增长,三元材料业务预计增长约20%,钴酸锂业务增幅在60%至70%之间[2][5] * 预计2026年三元材料产量较2025年增加30%-40%,磷酸铁锂预计增长60%-70%,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2][5] * 预计未来两年富锂锰基电池销量将明显增长,至少达到吨级水平,甚至可能达到十几吨级[2][9]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发布锂电复合硫化物电解质方案,实现高离子导电率和高界面浸润性,将全固态电池工作压力从几十兆帕甚至上百兆帕降至5兆帕以内[2][5][7][15] * 已建成10吨级固态电解质小试线,计划2026年建成千吨级产线[2][5] * 全固态专用高镍三元正极能量密度超400瓦时/公斤,订单已超20吨[2][8] * 富锂锰基正极在全固态体系中测试能量密度达500瓦时/公斤以上,开始吨级出货[2][8] * 预计2025年全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几十吨级别,2026年预计达到上百吨;半固态电池销量可能持续保持千吨以上水平[14] 产能与资本开支 * 芬兰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6月基本产线建成,11月至12月产业化生产,公司承担该项目总投资的70%[4][12][31] * 公司正在进行战略投资规划,包括西南地区铁锂新建产能、芬兰项目以及固态材料产能布局,总投资约50亿人民币[30][31] * 铁锂总产能达到20万吨,主要客户包括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等,并正在开发导入新客户[28] 成本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在铁锂正极材料方面具有成本优势,每万吨投资比同行低20-30%[13] * 钴原材料出口限制导致价格上涨,但公司通过定价机制将成本上涨传递给客户,并与中伟、格林美等长期合作伙伴确保供应稳定[16][17] * 碳酸锂价格可能因供应缺口在明年继续攀升,镍价相对稳定但有缓慢抬升趋势[34] 其他产品与市场动态 * 磷酸锰铁锂目前面临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问题,预计2026年会有一些上车应用但数量不大[18] * 公司正在开发和布局锰酸锂和五伏镍锰酸锂,与头部客户紧密合作,预计明年需求将大幅增加[21] * 铁锂四代产品占比正逐步提升,预计2026年将提升到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