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锂锰基正极
搜索文档
当升科技20251024
2025-10-27 08:31
公司财务与经营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74亿元,同比增长33.29%,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8.3%,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增长20.38%[2][3]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3.57%,扣非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0.38%[3] * 前三季度整体出货量达11万吨,同比增长超70%,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2][3] * 第三季度三元材料出货量15,000吨,铁锂材料接近23,000吨,钴酸锂出货1,100至1,500吨[14] * 第三季度铁锂正极材料实现盈利,每吨盈利约700元[4][11] * 第三季度三元材料单吨净利润约为1万元,钴酸锂单吨利润约为五六千元[16][20] * 第三季度汇兑损失1,700万元,同时因参股公司股价波动带来2,000多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9] 市场与客户结构 * 国内与国际市场占比约为55%和45%[2][3],第三季度因国际客户结构调整,国际市场占比有所减少,但从9月开始恢复[4][9] * 预计2026年国际市场占比将超过国内市场[4][10] * 海外客户订单预计增长30%-40%,已与LG、SK签订长期供货合同,LG今年释放量约2万吨,明年预计3-4万吨;SK今年约1,000-2,000吨,明年3,000-5,000吨[4][23] * 海外市场高镍三元与中镍高电压三元各占一半比例,主要覆盖欧洲主流车型如奔驰、沃尔沃等[19]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业绩将环比增长,三元材料业务预计增长约20%,钴酸锂业务增幅在60%至70%之间[2][5] * 预计2026年三元材料产量较2025年增加30%-40%,磷酸铁锂预计增长60%-70%,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或略有增长[2][5] * 预计未来两年富锂锰基电池销量将明显增长,至少达到吨级水平,甚至可能达到十几吨级[2][9]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发布锂电复合硫化物电解质方案,实现高离子导电率和高界面浸润性,将全固态电池工作压力从几十兆帕甚至上百兆帕降至5兆帕以内[2][5][7][15] * 已建成10吨级固态电解质小试线,计划2026年建成千吨级产线[2][5] * 全固态专用高镍三元正极能量密度超400瓦时/公斤,订单已超20吨[2][8] * 富锂锰基正极在全固态体系中测试能量密度达500瓦时/公斤以上,开始吨级出货[2][8] * 预计2025年全固态电池出货量达几十吨级别,2026年预计达到上百吨;半固态电池销量可能持续保持千吨以上水平[14] 产能与资本开支 * 芬兰项目进展顺利,预计2026年6月基本产线建成,11月至12月产业化生产,公司承担该项目总投资的70%[4][12][31] * 公司正在进行战略投资规划,包括西南地区铁锂新建产能、芬兰项目以及固态材料产能布局,总投资约50亿人民币[30][31] * 铁锂总产能达到20万吨,主要客户包括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等,并正在开发导入新客户[28] 成本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在铁锂正极材料方面具有成本优势,每万吨投资比同行低20-30%[13] * 钴原材料出口限制导致价格上涨,但公司通过定价机制将成本上涨传递给客户,并与中伟、格林美等长期合作伙伴确保供应稳定[16][17] * 碳酸锂价格可能因供应缺口在明年继续攀升,镍价相对稳定但有缓慢抬升趋势[34] 其他产品与市场动态 * 磷酸锰铁锂目前面临性能提升和成本控制问题,预计2026年会有一些上车应用但数量不大[18] * 公司正在开发和布局锰酸锂和五伏镍锰酸锂,与头部客户紧密合作,预计明年需求将大幅增加[21] * 铁锂四代产品占比正逐步提升,预计2026年将提升到30%[27]
港股概念追踪|固态电池产业链拐点已至 龙头企业把握先机(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8:08
产业化进展 - 已有8家电池厂建设0.3GWh中试线 表明固态电池从科学验证阶段进入工程量产阶段 [1] - 硫化物电解质在离子电导率 粒径 纯度等关键指标已达到液态电解液水平 科学障碍基本突破 [1] - 机构预计明年将出现GWh级产线建设 推动行业进入新一波发展行情 [2] 材料环节投资机会 - 电解质是价值增量最大环节 1GWh固态电池对应电解质价值量达6亿元 即使降价90%仍比现有电解液贵3倍 [3] - 全球4000GWh电池市场对应电解质潜在市场规模达2400亿元 先发企业具备显著市值弹性 [3] - 硫化物电解质主流工艺为湿法(华盛锂电 天赐材料)和气固分离法(上海洗霸) 其中上海洗霸已实现吨级出货且进度最快 [3] - 铜箔环节需同步升级 镀镍铜箔 多孔铜箔 HVLP高频箔等新型产品需求增长 德福科技HVLP产品2024年3月销售200吨 预计全年3000吨贡献2亿元利润 2025年1万吨对应8亿元净利 [3] - 正极材料出现超预期进展 容百科技透露宁德时代计划2026年底采用富锂锰基正极 电压提升至4.45V [4] 设备环节投资机会 - 设备企业享受扩产初期紧急度溢价 纤维化设备需求旺盛 宏工科技效率达行业平均水平3倍 [5] - 辊压机 激光设备为必要环节 德龙激光与宁德时代深度绑定 订单从1000万元跃升至1亿元 [5] - 中信建投认为固态电池设备作为最重要上游环节将最先受益产业化 [5] - 中金公司指出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开启主线行情 相关布局企业将迎来投资机会 [5]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港股市场主要标的包括宁德时代 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龙蟠科技 瑞浦兰钧 中创新航 比亚迪 广汽集团等 [6]
容百科技(688005):减值和新业务投入影响盈利 固态电池正极布局领先
新浪财经· 2025-08-08 16: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2.48亿元,同比下降9.28%,归母净利润亏损0.68亿元,同比转亏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2.85亿元,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亏损0.53亿元,同比转亏且环比亏损扩大 [1] - 扣除新业务投入后三元业务实际盈利约0.77亿元,但受减值事项影响整体净利润下降,该减值有望在下半年部分转回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8.94%,环比增加0.79个百分点 [1] 业务运营 - 2025年上半年三元材料销量5万吨,受美国补贴和关税政策扰动影响,部分需求订单前置 [1] - 韩国工厂首期2万吨/年高镍正极通过国际客户认证,二期4万吨/年产线建设完成并启动认证流程 [1] - 公司有望在波兰建成欧洲首条磷酸铁锂产线,以满足欧洲供应链本土化要求 [1] 新业务发展 - 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卡位头部客户,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产销规模有望提升,已启动仙桃6000吨聚阴离子正极产线 [2] - 磷酸锰铁锂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年内有望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2] - 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实现吨级出货,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 [2] - 硫化物电解质材料性能行业领先,中试线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竣工,2026年初投产 [2] - 富锂锰基正极在全固态领域实现百公斤级出货并获得批量订单 [2] - 尖晶石镍锰正极2025年上半年实现吨级出货,客户端预计2026年可实现量产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53%/50%至0.97/4.75/6.09亿元,对应市盈率159/33/25倍 [3] - 海外产能具有稀缺性,新业务拐点将至,锰铁锂和钠电正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固态电池正极技术和验证领先,但新业务持续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