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银理财睿利兴合丰瑞开放式4号增强型固收类理财产品

搜索文档
“固收+”产品收益率上升!这些银行理财产品7月上榜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1:15
7月债券市场表现 - 利率债收益率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个基点至1.70%,月末企稳修复 [1] - 各等级主体信用利差均收窄,"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上证指数月度上涨3.74% [1] - 创业板指数月度上涨8.14%,成长风格受青睐,创新药、AI算力硬件等科技板块领涨 [1] - 工业金属、有色金属板块大幅走强,受益于"反内卷"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1]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概况 - 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42629只,较6月增加776只 [1] - 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在上榜机构中占比60.00%,上榜产品数量占比68.57% [26] - 城商行产品在上榜机构中占比37.14%,上榜产品数量占比28.57% [26] - 农商行产品在上榜机构中占比2.86%,上榜产品数量占比2.86% [26] 定期开放6个月以内"固收+"类产品 - 三级(中)风险产品占三分之一,平均年化收益率攀升,总体波动和下行风险略有增加 [6] - 期末上榜产品平均规模约4.79亿元,环比下降34.92% [6] - 工银理财、华夏理财、兴银理财产品持续上榜,产品留存率达到26.67% [6] - 对公募基金、资管产品配置比例整体提升,银行永续债与二级资本债配置比例较高 [6] - 部分产品增配境外债及美元债基金,同业存单配置比例环比下降 [6] 定期开放6个月及以上"固收+"类产品 - 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近10%,波动率较6月上涨明显 [9] - 15只产品均为新晋上榜,其中6只为三级(中)风险产品 [9] - 期末产品平均规模约1.47亿元,较6月下降24.23% [9] - 债券投资以产业债、城投债为主,信用资质较高的银行永续债及二级资本债作为补充 [10] - 配置资管产品主要为公募债券基金,适度配置指数基金、ETF及REITs [10] - 配置同业存单的产品占比提升,现金与银行存款等流动性工具持仓比例较6月上行 [10] 定期开放纯债固收类产品 - 平均加权年化收益率显著下降,风险水平与6月持平,整体下行风险略降 [11] - 上榜产品期末平均规模约为11.14亿元,环比上升12.07% [11] - 债券投资主要包括国开债、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以及中短期城投债 [12] -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配置占比超40%,主要投向应收账款、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 [12] - 多只产品通过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同业存单等维持流动性 [12] 定期开放混合类产品 - 产品均为三级(中风险)及四级(中高风险),近3个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增加至19.66% [13] - 整体波动率略升,上榜产品期末平均规模为1.66亿元,较6月下降7.26% [13] -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升,大多通过基金投资股市,红利低波ETF、银行优先股等标的受青睐 [14] - 多只产品对有色金属期货ETF、大宗商品、中证A500期权、金融科技ETF、中证全指半导体ETF等高成长、高弹性行业进行投资 [14] 最短持有期"固收+"类产品 - 近3个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较6月上升,波动率和下行风险也随之增大 [17] - 投资策略呈现"高比例固收+适度流动性"特点,债券投资以高等级利率债和银行资本工具为主 [17] - 兼有较高评级信用债、城投等,对公募基金及其他资管产品配置比例上升 [17] - 对红利低波ETF、可转债ETF与黄金ETF等配置较多,部分产品通过代客境外理财等渠道增配境外资产 [17] 最短持有期纯债固收类产品 - 整体风险水平与6月持平,近3个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回落至2.78% [18] - 期末平均产品规模约为28.14亿元,比6月下降79.28% [18] - 超半数上榜产品配置较高比例的现金及银行存款(超过30%),以保持较高流动性 [18] - 少数最长持有期限产品以配置债券与公募基金为主,债券配置以地方城投债、银行永续债及二级资本债、高评级信用债为主 [18] 最短持有期混合类产品 - 近3个月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7.86%,波动率增大 [22] - 期末平均产品规模约为4.83亿元,较6月下降40.88% [22] - 权益资产成为收益重要来源,科技成长风格受到青睐 [22] - 多只产品配置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游戏及有色金属等行业龙头股 [22] - 积极挖掘流动性改善、低估值的港股市场投资机遇,恒生科技指数ETF、港股通非银金融ETF受青睐 [22] 榜单产品整体特征 - 7个榜单105只理财产品来自35家银行理财管理机构,18家机构旗下27只产品连续上榜,留存率为25.71% [23] - 定期开放类产品留存率偏低,市场竞争激烈 [23] - 兴银理财、工银理财、信银理财、农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邮理财等表现居前 [25] - 上榜产品中风险等级为三级(中风险)及以上占比达50.48%,新增6只四级(中高)产品,占比5.71% [27] - "固收+"类产品存在"同类不同级"现象,风险等级分布更为分散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