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数字政府及企业服务与综合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连续五年亏损,熙菱信息筹划控制权变更
国际金融报· 2025-07-24 20:0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何开文和岳亚梅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后继续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公司是新疆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民营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企业之一,拥有"中国大数据50强"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3] - 2017年登陆A股市场,成为新疆信息化建设标杆企业 [3] - 业务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领域,拥有30余个业务场景、6900余套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3] - 2024年收入结构:智能安防及信息化工程0.66亿元(占比40.54%)、数字政府及企业服务0.55亿元(33.98%)、信息安全产品及服务0.41亿元(25.40%) [3] 与华为的合作 - 公司与华为合作持续深化,已成为华为生态系统重要一环 [3] - 2024年4月获得华为"认证经销商"证书,5月易联网关系列产品通过华为生态认证 [3] - 公司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合作伙伴,与华为在视频应用软件和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升级中开展深度合作 [4] 股权结构 - 何开文持股22.51%,岳亚梅持股10.18%,两人合计控股32.69% [4] - 何开文和岳亚梅自2011年起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掌舵企业长达14年 [4] 财务表现 - 2020年至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0.85亿元、-0.61亿元、-0.40亿元和-0.61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47.91万元,同比增长50.99%,但净利润仍亏损1501.83万元 [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5.15万元 [8] 客户结构与行业竞争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政府数字化项目,2024年政府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4.5% [8] - 政府项目回款周期通常为1至3年,公司需垫付硬件采购及人力成本 [8] - 2019年政府收入占比81.08%,2020年后试图拓展企业客户但成效有限 [10] - 在AI安防赛道面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挤压,2024年营收仅1.63亿元,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10]
连续五年亏损,熙菱信息筹划控制权变更
IPO日报· 2025-07-24 20:0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熙菱信息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何开文和岳亚梅筹划控制权变更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1] - 公司股票自7月2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但截至7月23日发布继续停牌公告 预计再停牌不超过3个交易日 [1] 公司背景与业务布局 - 熙菱信息是新疆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民营大数据智能应用服务企业之一 拥有"中国大数据50强"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3] - 公司2017年登陆A股市场 聚焦公共安全、网络与数据安全、数字经济三大核心领域 拥有30余个业务场景、6900余套解决方案 服务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等海外地区 [4] - 2024年收入构成:智能安防及信息化工程贡献0.66亿元(占比40.54%) 其他数字政府及企业服务与综合解决方案贡献0.55亿元(33.98%) 信息安全产品、服务与综合解决方案贡献0.41亿元(25.40%) [4] 与华为的合作关系 - 公司与华为合作持续深化 2024年4月获得华为"认证经销商"证书 5月易联网关系列产品通过华为生态认证 [4] - 公司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合作伙伴 与华为在视频应用软件和大数据应用软件研发升级中开展深度合作 [5] 股权结构 - 何开文持股22.51% 岳亚梅持股10.18% 两人合计控股32.69% [5] - 何开文和岳亚梅自2011年起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 掌舵企业长达14年 [5] 财务状况 - 2020年至2024年持续亏损 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0.85亿元、-0.61亿元、-0.40亿元和-0.61亿元 五年累计亏损近4亿元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347.91万元 同比增长50.99% 但净利润仍亏损1501.83万元 [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5.15万元 [10] 客户结构与市场挑战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政府数字化项目 2024年政府客户收入占比高达74.5% [9] - 政府项目回款周期通常较长(1至3年) 公司需垫付硬件采购及人力成本 [10] - 2019年政府收入占比81.08% 2020年后试图拓展企业客户但成效有限 [12] - 作为新疆本土企业深度绑定地方政府资源 但在跨区域拓展时面临行业巨头挤压 2024年仅1.63亿元的营收规模在AI安防赛道难以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巨头竞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