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理财试点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运行超2个月,收益水平如何?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产品收益表现 - 首批4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净值在1.0057至1.01之间,工银理财产品净值1.01,建信理财1.0064,招银理财1.0057,光大理财1.0084 [1] - 2只2月初起始产品净值低于1,目前收益水平与4.8%至8%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差距 [2] - 因2021年底至今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导致净值相对不高,但产品运行平稳,5年以上期限可"以时间换空间" [2] 产品形态创新 - 部分产品增加定期分红机制,如光大理财第3只产品实现季度、半年分红 [3] - 建信理财和光大理财各推出1只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光大理财6年期产品成立1年内每月设2天封闭投资日供申购 [3] - 光大理财布局三类开放式产品:定期开放每笔最低持有5年、成立1年内开放后封闭、每月定投最少60期至60周岁 [4] - 公司将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2条产品线4种类型全面布局 [5] 试点扩容进展 - 试点机构新增贝莱德建信理财,试点城市为广州和成都 [6] - 3月1日起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6] - 试点总额度从400亿元提升至2700亿元,原有4家机构单家规模上限由1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新增6家单家上限100亿元,贝莱德建信先期限制100亿元以内 [7] - 扩容覆盖10个城市满足更多民众需求,纳入中外合资公司体现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 [7]
外资理财规模逆势攀升,法巴、贝莱德突破500亿大关
第一财经· 2025-07-15 23:21
外资理财规模增长 - 法巴农银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的总规模在近期突破500亿元大关,前者在7月突破600亿元 [1] - 贝莱德建信理财进入2025年下半年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年内几乎实现翻倍 [3] - 高盛工银理财规模突破100亿元,施罗德交银理财以定开类和封闭式固定收益产品为主,汇华理财产品涵盖固定收益、多元资产和美元理财等 [5] - 外资理财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方银行渠道的支持,产品聚焦固定收益资产,包括纯债、固收+策略,未来考虑发行多元资产策略和权益类产品 [1][3] 中资理财规模波动 - 中资理财公司规模在2025年6月出现波动,部分停止增长势头,转为下降,主要与股市回暖、债市收益较低且行情震荡有关 [1] - 中资理财仍占据主导地位,超过2万亿元的机构有3家(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超过1万亿元的接近10家,包括六大国有银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 [1] - 2025年6月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30.97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4%,增速较2024年的11.75%有所放缓 [7][8] - 股份行和国有行旗下的理财公司6月规模降幅接近1万亿元,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规模均突破2万亿元,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规模在1万亿元区间 [8][9] 债券市场与理财策略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3年初的3%降至2025年7月的约1.6%,固定收益资产成为机构扩大规模的利器 [3] - 理财公司权益资产占比普遍在低个位数,监管最高限额为20%,外资理财通过黄金、外币资产、海外权益资产等增厚收益 [3] - 债券收益率位于历史低位附近,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年初以来几乎持平,降准降息预期不高,政策窗口可能在9月或以后 [9] - 机构普遍采取区间操作策略,预计7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为1.6%~1.7%,高等级信用债和短端二永债收益率仍有压缩空间 [10] 外资理财产品与渠道 - 贝莱德建信理财已推出120只产品,覆盖R1到R5各类风险等级,包括人民币和外币、公募和私募等形态,是唯一获得养老理财试点的外资理财公司 [4] - 外资理财依赖中方银行销售渠道,渠道支持力度大的外资理财更易扩大规模,部分银行不会特别主推合资方旗下的理财产品 [5] - 贝莱德建信理财2022年发行的10年期养老理财产品实现5.09%的年化收益,超出市场预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