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理财

搜索文档
银行理财30万亿新征程,谱写普惠与养老时代新篇
环球网· 2025-09-11 15:19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回暖,规模重返30万亿元关口,行业价值创造能力同步提升。根据《中国银 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长 14.18%。其中,理财公司作为市场主力军,贡献了3297亿元收益。 理财市场在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要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提升消费能力。3月印发的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列为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在此背景下,资管行 业围绕普惠服务升级展开多轮探索,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指引,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 变,助力居民财富稳健增长。 普惠服务加速下沉 "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普惠理财逐步突破传统以万元为起点的申购门槛,光大理财甚至在2020年首推1 分钱起售的理财产品,推动理财服务持续下沉,进一步丰富了理财产品体系。据普益标准统计,2024年 市场上存续的普惠理财产品数量增加3000余款,增长显著。 普惠理财产品通常具备低风险、低门槛和灵活申赎等特点,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可控、收益相对稳健 的理 ...
奇妙的“账户温差”: 为何养老理财产品在普通账户更受欢迎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6:18
核心观点 - 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增长迅速但个人养老金账户贡献增速低于普通账户 投资者更多出于业绩表现购买而非养老目的 [1] - 养老理财发展受销售推动力不足 收益率缺乏显著优势及投资者重安全轻收益观念三方面制约 [1][2] - 提升持有体验和提供专业资产配置服务是激活养老理财市场潜力的关键举措 [1][3][6] 销售端制约因素 - 销售人员推销保险产品最积极 其次是基金 推销理财产品力度较弱 受限于销售激励机制 [2] - 理财顾问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的保险产品文章最多 [2] - 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保险产品没有显著优势 [2] 投资者偏好 - 多数投资者将安全视为养老储备首要原则 倾向于配置存款与保险产品而非有风险的理财和基金 [2][6] - 对目标风险型养老产品接受度较高 对一站式长期投资方案如连续投资30年的产品持谨慎态度 [2] - 个人养老金账户配置中养老理财与养老基金份额非常有限 远低于养老储蓄和养老保险 [1] 产品竞争力 - 理财公司对产品竞争力抱有信心 认为在优质资产稀缺环境下理财产品竞争力有望提升 [4] - 与公募基金相比 理财公司在资产获取能力和投资策略灵活性方面具备优势 [4] - 年化收益率仅比储蓄存款高出0.5个百分点的产品在30年复利作用下收益差距非常大 [3] 发展建议 - 需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让投资者体会长期投资价值从而拿得住持得稳 [3] - 应基于客户可承受净值波动范围设计产品 帮助客户感受长期投资与复利积累的积极影响 [3] - 提供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服务 如针对每人每年1.2万元额度建议储蓄保险基金理财的具体配置比例 [6] - 可借鉴海外做法 根据年龄收入退休时间等因素评估养老替代率需求并提供动态调整建议 [6]
奇妙的“账户温差”:为何养老理财产品在普通账户更受欢迎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4:08
"我们旗下的一款包含个人养老金份额的理财产品,虽然整体规模增长迅速,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贡献 增速明显低于普通账户。这意味着,投资者更多是出于产品业绩表现良好,将其视为一款优质的普通理 财产品而购买。"某理财公司投资经理说,不仅如此,公司联合渠道方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 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的整体配置中,与养老储蓄、养老保险相比,养老理财与养老基金所占份额非常有 限。 据记者了解,养老理财这一发展态势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制约:销售端推动力度不足、历史收益率表现 相对保险产品缺乏显著优势,以及投资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安全、轻收益"的配置观念。 业内人士认为,由专业机构提供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服务,以及通过全面提升养老理财"持有体验"增 强投资者长期持有的信心,这些举措有望激活养老理财市场的发展潜力。 受到三大因素制约 先来看销售推动力。某理财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多数投资者通过两个渠道接触养老产品:一是理财顾 问,二是主动推介产品的销售端。在各类养老产品中,销售人员推销保险产品最积极,其次是基金,可 能是受限于销售激励机制,销售人员推销理财产品的力度较弱。一个直观的体现是,理财顾问在微信公 众号等平台发布的保险产 ...
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运行超2个月,收益水平如何?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产品收益表现 - 首批4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净值在1.0057至1.01之间,工银理财产品净值1.01,建信理财1.0064,招银理财1.0057,光大理财1.0084 [1] - 2只2月初起始产品净值低于1,目前收益水平与4.8%至8%业绩比较基准存在差距 [2] - 因2021年底至今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导致净值相对不高,但产品运行平稳,5年以上期限可"以时间换空间" [2] 产品形态创新 - 部分产品增加定期分红机制,如光大理财第3只产品实现季度、半年分红 [3] - 建信理财和光大理财各推出1只开放式净值型产品,光大理财6年期产品成立1年内每月设2天封闭投资日供申购 [3] - 光大理财布局三类开放式产品:定期开放每笔最低持有5年、成立1年内开放后封闭、每月定投最少60期至60周岁 [4] - 公司将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2条产品线4种类型全面布局 [5] 试点扩容进展 - 试点机构新增贝莱德建信理财,试点城市为广州和成都 [6] - 3月1日起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6] - 试点总额度从400亿元提升至2700亿元,原有4家机构单家规模上限由1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新增6家单家上限100亿元,贝莱德建信先期限制100亿元以内 [7] - 扩容覆盖10个城市满足更多民众需求,纳入中外合资公司体现金融业对外开放深化 [7]
四家首批试点机构养老理财已在十城开售 部分产品提前结募
新华网· 2025-08-12 14:29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进展 - 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大至十地十机构 工银理财 建信理财 光大理财 招银理财4家首批试点机构的产品已在10个城市全面开售 [1] - 扩容后已有4家理财子公司发行5只新产品 工银理财在1个月内发行两期养老理财产品 [2] 产品销售表现 - 新发产品获消费者青睐 各年龄层客户均有参与 因风险较低且业绩比较基准较高 [1] - 建信理财产品在全国10城募集总规模100亿元 北京地区单日募集超4亿元 预计2天内完成募集 [2] - 多款产品因销售火爆提前结束募集 招银理财产品因提前达到募集规模而提前终止募集期 [1][2] 产品设计特点 - 新发行产品与首批试点产品无实质差异 在起投金额 产品期限 业绩基准 投资标的 投资策略 风险评级 费率结构等方面保持一致性 [3] - 产品普遍设置五年封闭期 投资风格稳健 通过长期限 高业绩基准 中低风险等级策略及提前赎回机制设计 [4][5] 市场波动影响 - 存续12只养老理财产品中有2只净值跌破1元 但专家认为短期市场波动对五年封闭期产品影响有限 [4] - 产品设计更注重收益稳定性与安全性 投资策略不会因短期波动发生重大变化 长期仍以稳健收益为目标 [4][5] 行业发展前景 - 养老理财试点产品相较普通理财产品具有更严格的产品设计 风险管理 投资策略及信息披露要求 [5] - 基于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及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滞后现状 养老理财产品未来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5]
养老理财募资规模超四百亿 机构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市场发展现状 - 养老理财产品自首批募集以来半年多已发展至24只 其中22只存续产品合计募资规模超400亿元[1] -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 4家试点机构发售16只产品 吸引16.5万投资者累计认购约420亿元 多只产品多次上调计划募集规模[1] - 截至6月12日 21只公布净值产品中有20只净值超过1 其中3只产品净值超过1.02[1] - 2021年共发行4只产品 2022年已发行18只产品 另有2只产品将于6月20日完成募集[1] 产品结构与发行机构 - 24只养老理财产品中16只为固定收益类 8只为混合类[2] - 涉及5家发行机构 建信理财9只 光大理财7只 工银理财4只 招银理财3只 贝莱德建信理财1只[2] - 试点范围从"四地四机构"扩容至"十地十机构" 新增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等6家机构[2]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银保监会2022年5月发布新规 对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作出原则性规定 支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2] -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可投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等金融产品 为养老理财产品带来发展机遇[3] - 养老理财业务已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和规范健康发展新时期[2][3]
运行稳健认购踊跃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持续上新
新华网· 2025-08-12 14:25
6月23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第二批养老理财试点机构了解到,多只养老理财产品已整装待 发,正在紧密筹备中。 目前,距离第二批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试点资质已超3个月。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内部人士表示, 将在7月左右发行首只养老理财产品。"产品准备得再好,也要得到监管部门审批同意,否则白忙一 场。"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知情人士直言。农银理财人士表示,已将相关试点方案报送银保监会,待监 管反馈意见后将尽快推出养老理财产品。 交银理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正在储备优质长期限资产,并针对养老理财的特殊性研究适配的产 品策略库。在资产投向上,将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领域,从而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长期投融资需 求。 第二批试点机构入局的同时,养老理财规模也在悄然壮大。自2021年12月6日首批养老理财产品开 始募集以来,截至今年5月末,养老理财发行22只产品,认购金额已超600亿元。绝大多数产品的业绩比 较基准在5.8%至8%,运行稳健。 养老理财产品的稳健性是吸引投资者认购的关键因素。工银理财人士分析称,银行理财子公司长期 以来注重大类资产配置,是投资范围覆盖最广的资管机构,其擅长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信用风险把控 等,在产品管理中 ...
个人养老金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1:36
银行业理财市场整体规模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加7.53% [2]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2] 理财产品结构特征 - 固定收益类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97.20%风险等级为中低及以下的产品占比达95.89%凸显稳健特征 [4]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下降至25.79%较年初减少4.3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7.09个百分点 [8] - 1年以上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72.86%较年初增加5.7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4.99个百分点 [8] 个人养老金理财发展 - 开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账户的投资者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累计购买余额1103.6亿元 [2][11]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已有6家理财公司推出35只产品管理规模超151.6亿元 [11] - 工银理财管理规模超千亿元贝莱德建信理财作为唯一"双资质"合资公司推出多款产品 [12] 投资者偏好与市场驱动因素 -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和低利率背景下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低波动、稳定收益的固收类产品 [4][5] - 银行理财客群以中低风险偏好的中老年为主理财公司权益投研能力有限导致"固收主导"格局 [4][5] - 年轻客群成长将推动风险偏好多元化但客户结构转型需5-10年需经济向好、投研能力提升等条件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务院政策明确发展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税收递延等优惠推动个人养老金理财需求 [11] -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支持机构接入个人养老金信息平台推动业务规范化 [12]
个人养老金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1:23
银行业理财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加7.53% [2] - 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36亿个较年初增长8.37%上半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 [2] - 个人养老金理财开户数超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普通份额累计购买余额1103.6亿元 [2] 理财产品结构特征 - 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达97.20%风险等级为中低及以下的产品占比95.89%凸显稳健特征 [4] - 1年以上封闭式产品存续规模占比72.86%较年初增加5.71个百分点开放式产品中现金管理类占比25.79%较年初下降4.38个百分点 [8] - 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下降及经济调整促使投资者转向封闭式产品以换取更高收益 [9] 养老理财产品发展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政策支持税收递延优惠推动市场发展 [11] - 6家理财公司累计推出3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管理规模超151.6亿元工银理财管理规模超千亿元 [12] - 养老理财产品以低波动、长周期为特点匹配养老目标未来市场空间将随老龄化加剧扩大 [11][12] 投资者偏好与市场趋势 - 经济不确定性、银行客群属性及机构投研能力限制共同导致中低风险偏好占主导 [4][5] - 客户结构转型需经济向好、投研体系完善及年轻客群成长三大条件预计需5-10年 [6] - 建议家庭资产组合可小比例配置优质权益类产品以平衡风险与收益 [13]
银行理财市场上半年成绩出炉 全年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
搜狐财经· 2025-07-31 10:01
银行业理财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7.53% [1] - 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2.12%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896亿元同比增14.18% [1][4] - 银行机构与理财子公司分别创造收益599亿元和3297亿元 [4] 产品结构分析 - 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29.81万亿元占比97.2%较年初微降0.13个百分点但同比增0.32个百分点 [2] - 混合类产品规模0.77万亿元占比2.51%较年初增0.07个百分点 [2] - 权益类及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合计0.09万亿元占比不足0.3% [2] - 开放式理财存续规模24.82万亿元占比80.93%较年初增0.13个百分点 [2] 现金管理类产品动态 - 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6.4万亿元占开放式产品比例25.79%较年初降4.38个百分点同比降7.09个百分点 [2] - 收益率走低与监管趋严是规模收缩主因包括久期限制压缩收益空间 [3] 未来发展趋势 - 全年理财规模有望突破33万亿元存款利率下行与产品创新是主要驱动力 [5] - 投资者核心需求集中于提升收益率和降低波动建议通过增加权益配置、拉长期限等策略应对 [5] - 养老理财份额余额151.6亿元较年初增64.7%相关账户投资者143.9万人较年初增46.2% [7] -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普通份额累计购买余额达1103.6亿元 [7] 行业创新方向 - 银行理财子公司需加强股债轮动、量化策略并推出固收+、跨境投资等创新产品 [6] - 养老金融领域潜力巨大将成为业务新增长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