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
搜索文档
“一带一路”俄罗斯农机市场发展环境及投资建议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37
农机行业发展背景 - 城镇化率上升和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推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95%上升至2024年的67.0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8.90%上升至15.60% [2][3] - 土地集约化程度提高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面积从2012年的2.7亿亩增长到2021年的超5.55亿亩 [4][5] - 国家政策将粮食安全纳入“十四五”规划约束性指标,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粮食安全 [2]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高精度定位技术基础设施完善,2021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同比增长16.29% [7] - 国家持续出台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明确将北斗导航智能终端列入补贴目录,鼓励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发展 [8] 行业发展情况和技术特点 - 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技术发展分为四个等级,目前国内产品主要解决第二(辅助驾驶)和第三等级(自动驾驶和农艺优化),并向第四等级(无人驾驶)迈进 [9] - 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售均价从2013年的11.53万元/套下降至2023年的1.62万元/套,销量从618套增长至13.41万套,2021-2023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达75.18% [11] -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中国2013-2022年累计销量不到20万套,而主要农机保有量达911.74万台,美国2019年部分作物渗透率已超50% [12] - 当前市场以存量农机改造为主,后装市场占产品销量的98%,未来前装市场具备发展潜力 [13] - 中国农业场景复杂多样,要求产品具备高度适配性,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达1,615家 [1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与作业控制、北斗监测等功能融合是发展趋势,可提高作业精度和资源利用率 [15] - 根据行业标准,农机自动驾驶划分为0-5级,国内规模化应用产品主要为L1级,少数企业实现L2-L3级产品应用 [16][17] - 产品加速从新疆、黑龙江等传统区域向全国多区域渗透,并向小型农机扩展,小型拖拉机保有量达1,674.99万台,是中大型的3.36倍 [18][19] - 国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新增规模达75亿元,2024-2030年新增市场规模合计312亿元,存量更新市场规模合计53亿元 [21] - 智慧农场(无人化农场)是终极发展方向,2022年全国无人农场项目数量百余个,建设面积超30万亩,超万亩的大型农场有十余个 [22][27] - “十四五”规划推动智慧农场从示范区走向商业化,提出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71%提高到75%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