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冷柜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微光股份20250715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公司 微光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整体发展**:自上市以来收入和利润复合增速超两位数,过去五六年股价回报率可观,未来三年利润复合增速与估值匹配,在冷链电机领域是全球龙头,在人形机器人和深海科技领域有布局,提供估值弹性。2022 年收入 12 亿元,净利润超 3 亿元,净利率超 25%,ROE 达 20%以上[4] 2. **业务亮点** - 冷链电机是全球龙头,主业制冷电机风机稳健增长,下游应用拓展和产品结构优化驱动,如 ECM 电机占比提升[2][5] - 开拓伺服电机业务,打通编码器和控制器环节,有望模组化供应[2][5] - 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发空心杯电机和无框力矩电机,应用于灵巧手等设备[2][5] - 深海科技方面与西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水下产品,2025 年深海科技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9 月 3 日阅兵将展示水下作战装备[2][5] 3. **财务状况及预期** - 近十年收入和归母净利复合增速分别达 12%和 10%以上,内外销结构均衡,费用率控制良好,盈利能力领先[2][6] - 2025 年收入增速 20%左右,利润预计 3.6 - 3.7 亿元,同比增长 65%左右;2026、2027 年利润增速预计 15% - 20%之间[2][6] 4. **国际市场布局**: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 2025 年已投产,将从亏损转向盈利,支持微型电机主业及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全球销售,出口收入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约 60%,对美敞口低,有望成新增长点[7] 5. **毛利率水平** - 近三年外销毛利率显著高于内销,外销约 36% - 38%,内销约 27% - 28%,部分源于产品结构不同[8] - 毛利率稳定在 30% - 35%左右,得益于龙头地位、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模式和优质经营管理能力,ECM 电机毛利超 37%,伺服电机未来产量扩大毛利率有望提升[9] 6. **费用控制**:销售管理费用维持在 2% - 3%低位且呈下滑趋势,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4%左右,预计随新业务拓展会提升[10] 7. **归母净利润**:2014 - 2024 年复合增长率达 12%,2023、2024 年因理财爆雷确认公允价值损失,累计确认比例达 80%,加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每年稳步创新高,减值计提影响消除后利润增长回归正常[11] 8. **冷柜电机风机主业**:冷链物流行业稳定增长,公司拓展下游应用场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 ECM 电机占比,中国食品冷链物流需求总量大,果蔬产地冷链流通率低,冷库容量和冷藏车保有量增长[13] 9. **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连续两次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维持细分赛道龙头地位,收入规模约为德国 EBM 公司的 1/10,成长空间广阔[14] 10. **伺服电机业务**:涵盖五大系列应用场景,移动机器人用伺服轮毂电机国内领先,储备编码器和驱动器,业务从 0 到 1 发展迅速,近三年价格承压,下游 AGV 和半导体伺服电机等细分赛道有增长潜力[15] 11. **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前景**:是工业自动化三大核心部件之一,近三年整体市场下滑,长期有望中低速增长,高端市场外资把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预计 2027 年通用伺服市场国产化率从 2024 年的 59%提升至 65%,公司聚焦 AGV 细分赛道并实现低压伺服电机量产[16] 12. **人形机器人领域**:主要有三款产品,关节模组 2025 年上半年推出,无框力矩电机和空心杯电机 2024 年分别开发四款和三款,技术与国内厂商基本持平,经浙江省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应用场景广泛,市场规模有望扩张[18] 13. **深海科技板块**:政策催化 2025 年下半年超预期,前景看好,与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水下机器人及水下无线充电装置等产品[19] 14. **产能扩张**:国内新增年产 670 万套电机风机及自动化装备项目预计下半年投产,泰国年产 800 万台微电机项目 2024 年底竣工,2025 年初投产并已转固,为未来收入利润增长提供支撑[3][20] 15. **盈利预测与估值**:2025 - 2027 年收入维持 25%左右增速,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 3.6 - 3.7 亿元,目前估值 PE 倍数约 20 倍,主业稳健,新兴产业和海外布局亮点多,值得关注[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稳定集中,实控人董事长何平及其家人直接持股 42%,第二大股东邵国新直接持股 26%[12] 2. 外转子风机、冷柜电机、ECM 电机构成 90%的主营业务,外转子风机近年来增长明显,ECM 电机会接过高增长势头[8] 3. 2024 年中国 AGV 和 AMR 销量同比增长 11.2%,达 13.9 万台,从 2016 年开始一直保持 10%以上同比增速,AGV 细分赛道仍有增长潜力[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