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冷藏机械手表发药机
icon
搜索文档
海尔生物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业务与产业布局 * 公司形成低温存储、实验室解决方案、智慧用药和血液技术四大产业格局 旨在提升信息透明度并满足投资者对非存储业务的结构性需求[2] * 产业布局变化基于非存储新产业快速发展 格局逐渐明朗 以及投资者对非存储业务结构的强烈诉求[3] 2025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公司总收入11.96亿元 同比下降2.3%[2][5] * 整体净利润1.47亿元 同比下降38%[2][10]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材料毛利率变化、制造费用率因规模下降和新建工厂产能爬坡期而上升、物流成本因海外运费和本地化仓储费用增加以及国内远距离省份业务拓展导致上涨等因素影响[10] * 销售费用因终端市场投入增加而上涨 包括销售组织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广[10]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新设立广州和天津研发中心 拓展新产品品类[10] * 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将持续提升[10][11] 分市场表现 **海外市场** * 海外市场收入增长30%[2][6] * 分区域看 亚洲区域增长35% 欧洲区域增长69% 美洲区域增长17% 非洲区域增长2%[9] * 欧洲占比最大为40% 非洲占比32% 亚洲占比19% 美洲占比10%[25] * 在25个国家实现核心低温存储产品市场份额第一[9] * 存储类业务占比较高且增长稳定 智慧用药和智慧科研是增速最快的两个新兴产业[26] * 海外战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是东南亚 其次是中东 然后逐步拓展至西欧和东欧[16] **国内市场** * 国内市场收入下降14%[2][8] * 面临较大压力 尤其是第二季度 各行业对手也同样面临中国市场压力[8] * 在低温存储产品方面保持40%的高份额 同时其他新品类份额也在持续提升[8] * 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国内市场收入将呈现向上趋势[8] 分产业发展情况 **低温存储产业** * 收入下降9.9% 主要受疫情后行业常态化回归影响[5] **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 * 收入增幅1.9%[5] * 目标是打造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第一品牌 通过自动化与AI技术成为用户首选品牌[12] * 已开发20多种系列、超过200款产品 在安全防护、样品处理、生物培养、分析检测及数字平台五大方向布局[12] * 生物安全柜等单品类产品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12] * 开发了18个智能体集群应用于实验室多个场景[12] * 科研仪器板块总收入接近2亿元(约1.96亿元) 由于该板块仍处于快速扩展和高研发投入阶段 其整体盈利能力较低 但部分产品如生物培养、生物安全柜等利润率接近10%-20%[27] **智慧用药产业** * 收入增长5.6% 得益于国内外市场协同扩展[5] * 收入约为1.24亿元 利润率超过20%[27] * 发展方向是智慧应用全场景与全链条闭环管理 重点布局门诊药房、静脉中心及住院药房[13] * 在门诊药房方面 从HITS处方系统接入 到设备找药、处方传输核对 再到发药及患者收药 实现全闭环管理[13][14] * 重点产品包括国内首台冷藏机械手发药机(国产首创 已在五家医院安装使用)、盒装蒸汽一体的通用型发动机(已在四川某医院落地)、贴线摆药流水线系统(全球唯一的解决方案 已在超过10家医院成功运行 上半年新增4家用户)、适合国内使用的细胞毒性配液机器人(已在瑞幸泰康医院投入使用)、静脉用药中心全场景一体化解决方案(所有软硬件均为自主研发 唯一能提供全闭环解决方案)、中药房封包核对一体机(国产唯一)[15] **血液技术产业** * 收入增长19% 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用户并签订长期合同[5] * 收入约为1.26亿元 利润率超过20%[27] * 主要包括血浆采集设备和耗材 并正在从血浆采集向全血及成分血液采集和制备场景延伸 从血浆站向血站延伸[4] * 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30%提升至50%[19] * 采浆耗材的生产量从当年的420万套增加到2025年的1,200万套[19] * 采浆耗材已获得欧盟MDR认证 采浆机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末获得MDR认证[20] * 获得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的注册证 可增加射频标签 与生物医疗硬件软件进行有效融合 目前已锁定浙江、重庆、长沙等头部血站进行试用 预计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初完成试用并出具报告 2026年开始批量供货[21] * 中国每年的无偿献血者数量为1,500万至1,600万 而欧美国家则达到6,000万至8,000万套 每年的价格比中国高1/3到1/2[22] * 在进行临床治疗设备和耗材的研发 目前能做高脂血症去除及血浆置换 同时还在布局其他临床治疗设备[23]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外延并购力度 以快速切入新赛道 并通过投资整合逐步提升整体竞争力 最终打造覆盖多场景的平台型企业[7] * 在生命科学领域 公司每一到两年进行一次甚至多次并购[7] * 通过持续网络深化布局扩大用户覆盖 加速市场推广与占位[7] *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革命 加强AI技术平台建设 以支撑新品上市速度 提高产品壁垒 实现差异化场景方案[7] * 未来公司将沿两条线发展:一是提升产品竞争力 通过科创提高毛利 扩展数字化、AI及自动化应用场景 增强单用户价值及解决方案整体价值 从而打造护城河;二是全球化战略 通过市场计划与全球化布局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32] * 全球化战略主要包括针对不同国家制定一国一策 在20个锁定国家中根据各自需求提供针对性产品和解决方案 同时将国内成功的场景解决方案复制到国外[33] * 计划围绕用血安全方面持续提升硬件、软件及其他耗材[24] * 在产品拓展方面 重点仍然是生命科学领域 除了实验室自身层面的补强外 还计划延展制药工艺[30] * 在挑选并购标的时基于三种类型:补强型、相关型和平台型 整合进标的后 通过协同作用、技术复用、渠道复用和供应链复用 实现共同增长[30] * 截至2024年 公司所有并购项目的资本回报率(ROIC)已达到双位数[30] 市场机遇与客户需求 * 截至2025年8月 国内市场大项目漏斗增速达到38% 其中高科渠道增速最快 其次是制药渠道[29] * 医疗渠道在手项目增速接近200% 制药渠道增加118% 高科渠道剔除广石因素后增速达500%[29] * 医疗领域方面 2025年8月国家已下发20亿公立医院综合补贴 各省区县域医疗设备采购资金也逐步到位[29] * 高科领域国家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两重项目资金已全部下发完毕[29] * 制药领域受干细胞基因治疗带动 全球融资增长超过20% 公司掌握项目增速达100%以上[29] * 疾控领域目前以基础项目建设为主 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将进入基础配套建设阶段[29] * 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国内客户需求预计将逐步复苏并实现良好发展[29] 具体合作与项目进展 **海外合作** * 在东南亚 与泰国RAM集团旗下46家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落地两家医院 未来目标是在该集团内实现10家医院的覆盖[16][17][18] * 与越南S医院合作 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越南全国范围内门诊药房自动化零突破[17][18] * 在中东 正在与沙特某连锁药店(拥有8万多家门店)洽谈合作 通过建设样板项目和战略合作 计划开启中东市场[17] **国内项目** * 在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以及上海第一、第九人民医院等一系列顶级医院进行样板建设[18] * 在北京 与清华长庚医院、永安医院共创国家级药房自动化标准[18] * 在首都儿科研究所、河南郑大一附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及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多地安装项目 覆盖了全国各主要区域 包括西部和东北地区[18] 股权激励 * 2024年初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其考核目标为15%到30%的收入增长[28] * 由于财政资金紧缩、生命科学融资寒冬、科研投入审慎等外部挑战超出预期 公司业绩面临较大压力[28] * 未来将继续把股权激励作为核心员工常态化激励工具 并将更加全面、多维度地评估设置增长目标的可行性 以择机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