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刚性OLED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货量有望首次突破7.0亿片
CINNO Research· 2025-11-17 07:31
全球OLED智能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全球柔性OLED面板出货量有望首次突破7亿片 [4] - 报告内容涵盖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智能机面板市场发展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 [2] 出货量趋势分析 - 报告包含从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OLED智能机面板出货量趋势分析 [4] - 报告包含从2021年至2027年的全球刚/柔性OLED智能机面板出货量趋势预测 [4]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报告分析了从2020年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中中国厂商的OLED智能机面板厂份额趋势 [4] - 报告提供了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智能机各家面板厂出货排名及份额分析 [4] - 报告特别针对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柔性OLED智能机各家面板厂出货排名及份额进行分析 [4] - 报告特别针对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刚性OLED智能机各家面板厂出货排名及份额进行分析 [4] 产品结构及价格趋势 - 报告分析了从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智能机面板中刚性与柔性产品的占比趋势 [4] - 报告包含从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的刚/柔性OLED智能机面板价格趋势分析 [4]
群智咨询: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0.9亿片 a-Si LCD凭成本优势稳增14.2%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8:27
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0.9亿片 同比增长1.6% 呈现政策驱动型增长与技术分化并存特征 [1] 技术结构分化趋势 - a-Si LCD面板凭借成本优势实现稳健增长 上半年出货量约6.4亿片 同比增长14.2% [2] - LTPS LCD面板市场持续萎缩 上半年出货量仅4800万片 同比大幅下滑56.1% 厂商加速向车载及中尺寸产品转移产能 [2] - 刚性OLED面板出货量约1亿片 同比下降12.8% 受柔性OLED向下渗透影响占比持续走低 [2] - 柔性OLED面板受益成本优化和中端机型渗透 上半年出货量接近3亿片 同比增长5.2% 增长趋势具可持续性 [3] 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方以2.6亿片总出货量稳居市场首位 市场份额24.2% 其中a-Si LCD出货1.8亿片 柔性OLED出货7100万片 [6] - 三星显示以超1.7亿片出货量位居第二 市场份额15.7% 但同比下滑1.4% 其中刚性OLED出货8440万片 柔性OLED出货8660万片 [6] - 华星光电凭借a-Si LCD成本与产能优势 总出货量1.4亿片同比激增50.5% 其中a-Si LCD出货8600万片同比增长180% 稳居全球第三 [6] OLED细分市场表现 - 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上半年出货超4亿片 其中柔性OLED占比3亿片 [7] - 韩厂仍主导高端市场 OLED总出货量近2亿片 市场份额49.1% 但同比下滑1.5% 柔性OLED出货1.1亿片占比37.7% [8] - 中国大陆OLED面板总出货量约2亿片 同比增长3.4% 全球市场份额达50.9% 其中柔性OLED出货1.9亿片 全球占比62.3% 同比增长7.7% [8] - 京东方柔性OLED出货7100万片全球第二 同比增长10.3% 市场份额23.8% [8] - 天马OLED出货4320万片同比增长15.6% 全球排名第三 [8] - 华星光电OLED出货4100万片同比增长8.6% 市场份额10.3% 在折叠屏及LTPO领域份额持续攀升 [9] - 维信诺OLED出货3700万片 二季度出货2100万片环比增长33.7% 位居国内第三 [9] 未来发展趋势 - 柔性OLED成本下探与高世代线布局将推动需求持续增长 中尺寸OLED市场有望成为新增长引擎 [10]
东部高科子公司将为三星显示提供OLED驱动芯片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03 16:57
公司动态 - DB Global Chip正式进军智能手机OLED市场,开始量产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TED并向三星显示供货[1] - 该芯片应用于三星显示刚性OLED面板,最终搭载于三星电子Galaxy A26机型[1] - 供应的OLED驱动芯片采用FHD+分辨率规格,画质表现提升且具备降低功耗的技术优势[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产品组合从电视、显示器、平板等IT设备用OLED驱动芯片扩展至智能手机领域[3] - 以此次量产的设计IP及量产技术为基础,计划拓展至高附加值的高端智能手机OLED驱动芯片市场[4] 市场与战略 - 此次突破被视为应对智能手机显示屏快速转向OLED市场的重要转折点,预计将改善经营业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