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毫米波雷达

搜索文档
承泰科技赴港IPO:毫米波雷达头部供应商,收入依赖单一客户
搜狐财经· 2025-06-27 15:15
公司概况 -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港股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9.3% 同时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市场份额4.5% [1]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 公司已推出七款主要雷达型号 分为前向雷达及后向/侧向雷达(角雷达)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快速增长 分别为0.58亿元 1.57亿元 3.48亿元 [5]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79亿元 -0.97亿元 -0.22亿元 亏损持续收窄 [6] - 毛利率从2022年28.7%上升至2024年34.0% [7][8] - 净亏损率从2022年137.3%改善至2024年6.3% [8] - 2024年经调整净利率为4.0% 实现扭亏为盈 [8] 产品结构 - 2024年前向毫米波雷达收入占比63.9% 角毫米波雷达收入占比35.3% [2][3] - 毫米波雷达产品合计占2024年总收入99.3% [3]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A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1.9% 91.3% 93.6% [3] - 2024年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达3.258亿元 [3] 行业数据 - 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48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2.3% [4] - 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44亿元增长至2024年82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6.6% [4] 融资情况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累计募集资金超过3.5亿元 [9] - 2024年C轮融资投后估值约13.2亿元 [9] - 募集资金拟用于技术研发 设备升级 市场拓展及战略投资等 [10]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H股上市:2024年营收达3.48亿元同比增123%净亏损2177万元
金融界· 2025-06-23 11:49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旨在拓展国际资本市场并增强在智能驾驶感知系统领域的竞争力 [1] - 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持续研发、拓展客户基础及提升供应链能力 [1] 财务表现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65万元、1.57亿元及3.4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6.3% [1] - 2024年首次实现经营利润1,507万元,2022年和2023年分别录得经营亏损7,057万元和7,202万元 [1] - 2024年净亏损2,177万元,较2023年的9,660万元亏损明显收窄 [1] - 2025年4月终止授予投资者的赎回权利,所有赎回负债转为权益,未来不再对财务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1] 产品与市场份额 - 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9.3%,同时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4.5% [2] - 2024年前向毫米波雷达销售收入2.23亿元,占总收入63.9%,角毫米波雷达销售收入1.23亿元,占比35.3% [2] - 自主研发的第5代4D雷达及第5.5代4D高解析度雷达产品为业内最具竞争力的毫米波雷达产品之一 [2] 客户与研发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1.9%、91.3%及93.6%,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2.1%、96.4%及98.3% [3] - 在深圳和苏州设立生产基地,深圳、苏州及武汉设有三大研发中心,累计获得86项专利,包括33项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3项外观设计专利 [3] 行业前景 - 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44亿元增长至2024年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6.6%,预计2029年达2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1.5% [4] - 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48亿元,预计2029年达5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1% [4]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与领先OEM合作、提升组织效能、强化供应链及制造实力,并通过战略并购推动业务扩张 [4]
“问道”轻型车AEB国标制定与推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2 10:07
新国标核心内容 - 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新国标即将结束征求意见,将从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 [2] - 新国标适用范围从乘用车扩展至包含商用车的M1、N1类车辆,预计2027年新车型全面实施,2028年存量车型完成适配 [3] - AEB相关产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80亿元增至2026年1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36% [3] 政策升级背景 - AEB从推荐性到强制性升级体现行业进步和技术完善,是政策驱动下的技术升级必然选择 [3] - 行业对安全需求刚性提升,2022年商用车保有量4860万辆但AEB渗透率不足5%,新国标将覆盖皮卡、微卡等"安全盲区" [4] - 中国汽车业与国际接轨,欧盟2022年强制新车标配AEB,美国FMVSS 127法规2029年实施 [4] 技术标准创新 - 新国标增加行人、自行车、踏板式两轮摩托车等目标的碰撞预警和紧急制动试验 [6] - 针对中国混合交通场景复杂特点,强化对弱势道路使用者(VRU)的测试要求 [6] - 明确部分试验可通过仿真开展,并提出详细要求 [6] 产业链影响 - 新国标将推动超200万辆在产车型完成技术改造 [4] - 行业需在降低事故率同时确保系统可靠性与低误触发率,通过大数据验证提升极端案例处理能力 [5] - 主流企业采用"高性能毫米波雷达与高像素前视摄像头"融合方案应对复杂场景 [6] 技术发展趋势 - AEB作为辅助驾驶"安全基座",将加速L2+及L3自动驾驶推广 [7] - 新国标对制动系统精度与响应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紧急制动响应时间应满足≤200ms [7] - 行业向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发展,纯视觉方案面临性能提升挑战 [8][9] 企业应对策略 - 万安科技形成先发优势、成本优势和全球化布局协同优势 [11][12] - 采埃孚持续提升从智能摄像头到域控制器的全系ADAS方案 [12] - 楚航科技为零跑、吉利等提供前向毫米波雷达定制化解决方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