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达
搜索文档
以数据见证专业:QYResearch行业数据引用案例精选( 2025年10月)
QYResearch· 2025-10-31 18:48
QYResearch的观点和数据因被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证券公司及媒体频繁引用与转载,而享有高度的品牌知名度。其权威 认证确保了所提供的行业分析及定制报告的可信度与专业度,是业界信赖的优选。 【2025年行业数据引用案例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上海富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恒州博智出版的车载ISP市场报告 0 1 上海富瀚微电子递表港交所! 据QYR(恒州博智)统计,2024年全球车载ISP市场销售额已达到相当规模,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保持增长趋势。 来源:网易,百度 更多:https://www.163.com/dy/article/KD6I5R2R05568W0A.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7458586470471813𝔴=spider&for=pc 相关报告《2025-2031全球与中国车载ISP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如江苏鼎胜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钠离子电池市场报告 0 2 大消息!603876,秒速封板!A股超级赛道,涨停潮! QYResearch乐观预测,到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521 ...
因竞争受挫、拖累业绩,联合光电将抛售毫米波雷达资产
经济观察网· 2025-10-28 21:04
不过,联合光电业绩并未因业务多元化而获益。财报显示,2024年,联合光电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营收为18.8亿元,同比增长14.15%,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6.29万元,同比下降40.02%。2025年上半年,联合光电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022.76万元。 车载业务目前是联合光电的业绩包袱。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联合汽车净亏损为2784.8万元,净资产为-5783.02万元,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10月27日,联合光电(300691.SZ)公告称,公司之控股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联合汽车")以 3000 万元向广东毫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出 售所有毫米波雷达相关的研发成果、设计资料、知识产权、未履行订单及客户关系等。 对于为何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联合光电解释称,基于汽车行业中对供应商审核要求高,叠加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及汽车行业竞争内卷加剧的影响,公 司经历多年的毫米波雷达业务开发,已在产品研发、制造、市场开拓方面投入较多资源,但尚未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业务规模、品牌影响力及盈利能力,毫 米波雷达已持续亏损且仍然需要面临持续的资源投入带来压力,使得公司整体 ...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28)
远峰电子· 2025-10-27 20:07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达华智能(+10.09%)、大为股份(+10.02%)、中电港(+10.02%)、景旺电子(+10.00%)和兆易创新(+10.00%) [1] - 创业板市场领涨个股为海峡创新(+20.06%)、江波龙(+19.82%)和晶瑞电材(+16.50%) [1] - 科创板市场领涨个股为星环科技-U(+16.47%)、伟测科技(+15.22%)和仕佳光子(+11.94%)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印制电路板指数上涨6.76%,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指数上涨4.74% [1] 国内行业动态 - MicroLED厂商JBD完成超十亿元人民币B2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MicroLED微显示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并推动消费级AR生态建设 [1] - 华工科技800G LPO光模块已于10月份在海外工厂开始交付,预计四季度继续上量,同时1.6T光模块产品正在为明年上量做准备 [1] - 长鑫存储正式推出LPDDR5X系列产品,并正在研发一款厚度仅为0.58mm的LPDDR5X产品,若成功量产将是业内最薄 [1] - 联合光电控股子公司拟以3000万元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业务资产,并以1500万元增资取得毫米汽车30%股权,旨在整合资源聚焦光学主业 [1] 公司财务业绩 - 盛洋科技2025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3.39%,归母净利润713.47万元,同比增长6.16% [2] - 亨通光电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6.21亿元,同比增长17.03%,归母净利润23.76亿元,同比增长2.64% [2] - 拓邦股份2025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1.88亿元,同比增长6.34%,但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下降23.86% [2] - 通富微电2025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1.16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8.60亿元,同比增长55.74% [2] 海外市场与趋势 - Lam Research预测,随着大容量NAND技术进步加快,对其低温蚀刻技术"Cryo"的需求将增长,边缘AI的普及也推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汽车等领域对大容量NAND的需求 [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而外包设计订单同比增长7%,表明OEM厂商正通过加大ODM外包力度应对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签署贸易与关键矿产及稀土协议,旨在应对贸易失衡问题并在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之际分散供应链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8.1%,增长主要得益于微软Windows 10支持即将终止以及与美国进口关税变化相关的战略库存调整 [2]
联合光电业绩承压九个月亏2436万元 拟3000万元出售资产聚焦主业
长江商报· 2025-10-27 16:47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 投入多年的毫米波雷达业务未成气候,联合光电(300691.SZ)欲将其剥离,聚焦光学主业。 10月26日晚间,联合光电披露对外投资计划。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联合汽车")拟以3000万元向广东毫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毫米汽车")出售所有毫米波雷 达相关的研发成果、设计资料、知识产权、未履行订单及客户关系等。 在当前业绩承压的背景下,联合光电本次资产出售意在优化业务结构。联合光电坦言,基于汽车行业对 供应商审核要求高,叠加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及汽车行业竞争内卷加剧的影响,公司经历多年的毫米波 雷达业务开发,已在产品研发、制造、市场开拓方面投入较多资源,但尚未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业务规 模、品牌影响力及盈利能力,毫米波雷达已持续亏损且仍然需要面临持续的资源投入带来压力,使得公 司整体经营业绩长期承压。 因此,联合光电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的需要,拟对外出售毫米波雷达的研发、设计、市场开发、销 售相关的业务及资产,及阶段性聚焦毫米波产品生产制造。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减少亏损项目的持续 性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资产及业务结构,并且集中资源发展盈利质量更高的安 ...
汽车早餐 | 华为官网更新余承东职位;国轩高科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34%;通用汽车裁员逾200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09:44
外商投资概况 - 2025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 [2] - 2025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 [2] - 2025年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2% [2] - 1-9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00.9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109.3亿元人民币 [2] 电动汽车与智能出行 - 香港特区政府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链在港发展,视其为集成软硬件、数据与服务的智能移动平台 [3] - 电动汽车产业带动半导体、动力电池、智能充电和智慧出行等相关产业发展 [3] 汽车市场动态 - 2025年10月沪牌个人额度拍卖总数3980个,参加拍卖人数43279人,中标率9.2% [4] - 2025年10月沪牌最低成交价和平均成交价均为93600元,比上个月93989元减少389元 [4] - 2025年9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28万辆,较上月增12万辆,较2024年9月增26万辆 [5] 国际汽车行业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因加拿大地方政府的广告问题,额外对加拿大征收10%关税 [6] - 法拉利在美国召回部分2025款296 GTS和296 GTB车型,共计6辆,原因为涡轮增压器机油供给管螺母未正确拧紧 [7] -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削减成本裁员200多人,受影响员工主要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 [8] 汽车制造商业绩 - 蔚来旗下乐道L90上市86天累计交付达3万辆 [8] - 广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3%,净亏损17.74亿元 [9] - 广汽集团年初至报告期末净亏损43.12亿元,主因行业竞争激烈及需求结构升级导致销量与盈利下滑 [9] - 北汽蓝谷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58.67亿元,同比下降3.45%,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 [10] - 北汽蓝谷前三季度营收153.84亿元,同比增长56.69%,净利润亏损34.26亿元,但综合毛利同比增加 [10] - 国轩高科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 [13] - 国轩高科前三季度营收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13] 企业战略与投资 - 华为官网更新管理层信息,余承东增任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仍担任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等职 [11] - 联合光电控股子公司以3000万元向广东毫米汽车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并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增资毫米汽车取得其30%股权 [12]
从WICV展望智能驾驶产业发展趋势
2025-10-27 08:30
2025 年被视为智能驾驶元年,全场景融合功能大规模放量,数据驱动 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主流。上半年乘用车 L2 车型渗透率高,NOA 车 型增速显著,市场接受度高。 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感知精度显著提升,摄像头升级至 800 万像素并 改进为双目。毫米波雷达装配率达 57.8%,激光雷达装配率达 7.9%, 硬件性能提升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支持。 国内自驾系统从两段式保暖转向一段式,提升性能和速度。电子电气架 构倾向于基于中央大脑的架构,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 工信部小范围批准 L3 级车型试点,但未公开。若政府迟迟不放开 L3 级 车型生产许可,将影响企业动力。预计 2027 年底《道路交通安全法》 修订完成后,L3 国标发布将加速发展。 车企对车端算力需求提高,全场景 NOA 需 700-1,000TOPS 以上算力。 自研芯片能最大化硬件效率,蔚来、小鹏、理想等积极研发芯片,以提 高算力利用率并降低依赖。 Q&A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和趋势? 本次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展示了多个重要趋势。首先,参展企业越来越多地 强调其产品的智能化,尤其是智能驾驶技术,而非传统动力性能。这表明行业 ...
联合光电(300691.SZ):子公司拟向毫米汽车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并对其增资
格隆汇APP· 2025-10-26 17:45
交易核心内容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3000万元人民币向广东毫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出售所有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 [1] - 公司同时以自有资金向毫米汽车增资1500万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毫米汽车30%的股权 [1] 交易资产细节 - 出售资产包括毫米波雷达相关的研发成果、设计资料、知识产权、未履行订单及客户关系等 [1] 交易性质与关联方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 关联关系源于公司5%以上股东刘鸿控制下的中山市联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毫米汽车14.286%股权 [1]
华为拿下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第一
是说芯语· 2025-10-23 10:07
市场格局 - 2025年1-8月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呈现显著头部集中效应,华为与禾赛科技两家企业合计占据73.9%的市场份额,较1-5月的65.2%提升8.7个百分点,行业双寡头格局进一步巩固 [1] - 除前两名外,速腾聚创以19.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图达通占比6.7%,其余厂商合计份额不足1% [6] - 随着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2025年行业装机量有望冲击250万颗,双寡头主导的市场格局或将长期延续 [7] 华为市场表现与策略 - 华为以64.38万颗的装机量稳居榜首,市场份额攀升至41.1% [5] - 华为激光雷达主要供应鸿蒙智行阵营及HI模式合作车企,覆盖问界、智界、享界等品牌,以及岚图、阿维塔、东风猛士等车企 [5] - 华为采用解决方案打包模式推进激光雷达销售,车企需同步采购其辅助驾驶芯片、毫米波雷达及ADS软件系统,这种一体化策略显著提升了客户粘性 [5] - 截至8月,华为乾昆激光雷达累计发货量已突破100万颗,配套的智驾系统覆盖22款不同价位车型,最高支持高速L3级自动驾驶功能 [5] 禾赛科技市场表现与策略 - 禾赛科技以51.42万颗的装机量位列第二,市场份额达32.8% [6] - 禾赛科技凭借自研芯片与规模化产能构建竞争壁垒,9月底实现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下线,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6] - 其客户涵盖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及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小米SU7全系标配的超远距激光雷达、仰望U8搭载的AT128激光雷达均来自禾赛供应链 [6] - 技术层面,禾赛第四代自研芯片整合七大关键部件,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支撑其在多细分市场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地位 [6] 行业前景 - 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2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6] - 自动驾驶领域作为核心应用场景,预计2030年占比将达45% [6] - 头部企业的技术路径差异成为集中度提升的关键推手,华为依托生态整合能力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禾赛则通过芯片自研与产能扩张建立壁垒 [6]
瑞立科密:毫米波雷达系公司产品AEBS的主要部件
证券日报网· 2025-10-20 17:45
公司产品信息 - 毫米波雷达是公司AEBS产品的主要部件 [1] - 公司AEBS产品主要用于驾驶场景 [1]
全国政协常委苗圩:随着市场规模扩大 激光雷达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3:35
激光雷达市场与成本 - 随着市场规模扩大,激光雷达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1] 自动驾驶技术路径 - 少数企业只采用图像感知,大多数企业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的方式以提高可视性 [3] - 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制悬架等智能底盘关键技术是端到端自动驾驶将控制指令转化为车辆动作的关键环节 [3] 自动驾驶安全优势 - 机器驾驶安全优势主要体现在规则遵循与行为一致性、数据驱动与持续进化潜力、不受生理与情绪因素干扰 [3] - 机器驾驶凭借精准传感器、实时决策和持续学习能力能有效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 [4] - 当前智驾技术已在特定场景中展现出优于人类驾驶的稳定性 [4] 自动驾驶安全挑战 - 机器驾驶存在本质安全挑战,包括应对"长尾场景"能力不足、感知与认知的固有局限、黑箱效应带来的不可控风险 [3] - 面对训练数据中未涵盖的罕见场景,机器决策系统可能因缺乏先验知识而失效 [3] - 机器的环境感知依赖传感器数据与预设算法,易受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误识别与误判 [3]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 人工智能已从技术选项升级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变量 [4] - 应充分发挥市场纵深与体制机制优势,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4] - 科学有序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逐步拓展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4] - 坚持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车企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避免行业内卷 [4] - 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形成社会共识与法律保障 [4] - 清晰传达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边界与正确使用方法,减少因误解或误操作引发的安全风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