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毫米波雷达
icon
搜索文档
保隆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11-05 09:02
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7%,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18] - 增收不增利主要受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客户降价和返点压力以及关税冲击影响[3][18][51]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境内外业务扩大规模、推行精益生产降本增效等措施改善盈利能力[3][18][22][64][95][106] 智能悬架业务 - 智能悬架业务是核心增长点,前三季度收入约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2%[40][43][90] - 四季度是传统旺季,空气弹簧排产滚动预测超20万台套,预计收入将显著提升并带动利润改善[11][40][44][53][81] - 公司具备完整智能悬架产品矩阵,并获得尊界S800、理想MEGA等多个国内高端车型项目定点,并于去年取得首个欧洲项目定点[12][31][67][109] 传感器与ADAS业务 - 传感器业务覆盖压力、光学、速度/位置、加速度等多种类型,客户覆盖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并获全球业务定点[56] - ADAS业务产品包括前视8MP摄像头、77GHz毫米波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已规模化出货并获得更多客户订单[25][50][57] - 在TPMS、车用传感器和ADAS产品中已陆续导入国产芯片进入量产,占比超过10%[10] - ADAS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争取在2027年实现盈亏平衡[23][98]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正通过投资孵化形式与成熟经验创业团队合作拓展机器人领域业务,相关团队成员已从10月起逐步组建[19][35][42][46][60][70][76][77][78][85][94][102][103][104] - 业务初期将聚焦于与公司资源能力协同的传感器产品,后续具体进展需关注公司公告[2][3][4][6][7][8][19][34][35][42][46][56][60][70][76][77][78][85][94][102][103][104] 产能与海外扩张 - 智能悬架产能分布在合肥、宁国和匈牙利,未来三年将根据新项目定点情况补充关键资源并扩大产能[37] - 匈牙利工厂今年前三季度产值约2亿元人民币,明年将有更多传感器和智能悬架海外项目在该工厂量产,预计产值将明显提升[7] - TPMS业务海外产能位于德国,市场份额和新增订单稳定提升,公司预计今年TPMS发射器产量达7600万支,做到全球第一[7][54][101]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公司与蔚来、理想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TPMS、智能悬架、传感器等产品上建立深度合作,并在新产品研发定义及供应链管理方面进行共创[1] - 公司也是尊界、智界、比亚迪等品牌的供应商,其腾势N8L车型的空气悬架由保隆供应[8][25][49] - 空气悬架渗透率持续提升,已看到更多20万级别车型配置空气悬架,公司预计未来两年国内渗透率将超过15%[24][4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主要投向智能悬架和智能传感器等主线增长业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在全球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743项[36] - 与威孚高科合资研发的全主动悬架电液泵相较于传统空悬价值量更高,功能更丰富,预计明年下半年逐步形成收入[59][104] - 传感器产品涉及的芯片均为外采,公司在产品软硬件开发、质量保证、成本控制等方面建立核心竞争力[41][50][96][99][105] 市值管理与沟通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近年来稳定分红,并于今年实施了1亿元人民币的股份回购[10][42][71][88][89] - 致力于打造信息披露、E互动、业绩说明会、投资人现场调研接待等多渠道沟通体系,加强与投资者交流以传递公司价值[10][35][42][73][87][88][89] - 高管减持系个人资金需求,并非不看好公司,公司致力于提升业绩和布局未来以创造长期价值[40][71][82][89][113]
威孚高科(000581) - 2025年11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1-04 17:12
战略转型与业务布局 - 公司正构建“自主研发+战略并购+头部协同”三驾马车完整体系,横向拓展新能源汽车赛道核心部件,纵向延伸至液压、热管理、具身智能等非汽车领域 [2] - 积极推进人形机器人业务规划布局及相关零部件产品开发,并推进产业链投资合作 [4] - 与博世签署《新时期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汽车智能化、氢能、行走液压和工业液压、人工智能和具身机器人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推进合作 [6] 毫米波雷达业务 - 第六代毫米波角雷达已量产并获多家国内主流主机厂定点,2026年产销目标约300万颗 [2] - 产品具备成本与规模化优势,共享博世全球供应链与威孚本地化供应链,满足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口认证要求 [2] - 未来将加速前雷达、4D成像雷达、分布式雷达技术的开发应用 [2] 合资与合作项目 - 威孚金宁与保隆科技合资成立威孚保隆(威孚金宁持股55%),致力于提供全主动悬架系统电液泵,产品已获头部客户项目定点 [3] - 威孚智行座椅公司2025年预计实现汽车座椅产销超20万套 [4] 传统核心业务进展 - 后处理系统业务中汽油净化器、柴油净化器销量同比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5] - 进气系统业务四缸柴油增压器销量增长且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汽油增压器新获头部客户项目并逐步量产,六缸增压器销量同比增长且获多个重点客户项目 [5] 财务与分红 - 公司自1995年上市以来累计募资40.38亿元,累计现金分红31次共123.68亿元 [6] - 自2024年起实施中期分红,未来将在平衡业务发展资金需求前提下坚持高水平分红策略 [6] - 30亿元科创债拟用于偿还负债、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投资建设等 [6] 其他事项说明 - 追回的4.5亿元诈骗资金影响其他应收款、货币资金科目,但不影响三季报利润总额 [6] - 氢能、热管理业务实施集团统一规划,国内外基地深度协同开发 [4]
以数据见证专业:QYResearch行业数据引用案例精选( 2025年10月)
QYResearch· 2025-10-31 18:48
车载图像信号处理器(ISP)行业 - 2024年全球车载ISP市场销售额已达到相当规模并预计未来几年保持增长趋势[1] 钠离子电池行业 - 预计到2031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521.3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8.9%[3] 医疗器械行业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可达8626亿美元(超6万亿人民币) 主要受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5][51]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医疗器械行业报告[4]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行业 - 2024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已达148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激增至22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7] - 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eVTOL市场报告[6] 汽车内外饰件行业 - 2024年全球汽车内外饰件市场规模达到1490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571.8亿美元 2031年增至2242.3亿美元 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9] - 舜宇精工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汽车内外饰件市场报告[8] 商用清洁机器人行业 - 预计2031年全球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1亿美元[11] - 格力博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报告[10] 风电齿轮箱行业 - 德力佳传动科技2023年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占有率为12.77%居全球第三 中国市场份额高达20.68%排名第二[15] - 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位列全球第三 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位列中国第二[29][31] 透明质酸市场 - 全球透明质酸市场持续增长 对抗衰老和护肤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主要驱动力[17] -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透明质酸市场报告[16] MLCC离型膜行业 - 2024年全球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约为36.78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达57.9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约6.8%[21] - 2024年全球中高端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为19.18亿美元 2031年预计增至34.1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6% 目前市场由日企主导 全球前五家企业市占率近87%[21]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MLCC离型膜市场报告[20][22] 毫米波雷达行业 - 2025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81.4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攀升至494.7亿美元 2025至2031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2%[23] 家用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行业 - 2023年全球家用NAS设备市场销售额达24.4亿元 预计2030年将达到289.3亿元[25] 半导体市场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 预计到2035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3.5万亿元[28] 全光交换(OCS)交换机行业 - 全球全光交换(OCS)交换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7278万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66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到20.22亿美元[33] - 全球OCS交换机市场2020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9.80% 预计2031年将达到2022.21百万美元 2025年至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17.12%[61] USB桥接芯片市场 - 2024年按全球市场主要厂商USB桥接芯片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排名 沁恒微排名全球第九、国内第一[35] 核酸药物市场 - 预计2031年全球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17.3亿美元[37]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引用了QYResearch出版的核酸药物市场报告[36] 智能穿戴设备行业 - 2024年全球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39.8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到518.1亿美元 2025~2031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1.8%[39] 透明显示器行业 - 2024年全球透明显示器市场规模为4.12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增长至7.01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8.0%[41] 电容钽粉钽丝市场 - 2024年电容钽粉钽丝市场大约12.65亿美元 公司电容级钽粉国内市占率超50% 全球占20%-25%[43] 公共直流充电桩行业 - 预计2030年全球公共直流充电桩市场规模将达到273.5亿美元 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2.5%[45] 金属空气电池市场 - 预计到2031年全球金属空气电池市场的收入规模将从2023年的2.96亿美元增至8.52亿美元 2023~203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4%[47] 高倍率锂电池市场 - 2023年全球高倍率锂电池的市场规模达到9.1亿美元 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到57.4亿美元[49] 植物肉市场 - 预测全球植物肉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0% 中国作为第二大消费市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人民币[53] 运动相机市场 - 2024年全球运动相机市场的销售额达到22.92亿美元 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34.49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6.1%[55] 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市场 - 预计2030年全球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 2024年至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4.6%[57] 磁性编码器市场 - 预计到2031年全球磁性编码器市场销售额将达到198.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7.1%[59] 骨骼和关节营养补充剂市场 - 去年全球骨骼和关节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约34.52亿美元 预计2031年将达45.25亿美元[63] 车规级UWB芯片市场 - 预计到2031年全球车规级UWB芯片市场销售额会达到9.1亿元人民币 平均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7%[66] 汽车零部件市场 - 公司2020年雨刮器总成销量约占中国市场的25% 2020年汽车座椅电机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1.44% 全球排名第四[68] 汽车智能大灯市场 - 预计2027年全球汽车智能大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3亿美元 2020~2027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4%[70] 浮式风电用锚链市场 - 预测浮式风电用锚链市场将从2024年的1.49亿美元飙升至2031年的13.6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37.9%[72] 家电市场 - 2023年全球家电市场规模约为2150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达到2711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9%[74]
因竞争受挫、拖累业绩,联合光电将抛售毫米波雷达资产
经济观察网· 2025-10-28 21:04
资产出售交易概述 - 控股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3000万元向广东毫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出售所有毫米波雷达相关的研发成果、设计资料、知识产权、未履行订单及客户关系等[2] - 资产出售完成后,联合汽车继续保留车载镜头和毫米波雷达的生产制造业务,公司将集中资源发展盈利质量更高的安防监控镜头、新型显示和车载镜头业务等光学主营业务[4] 出售资产原因分析 - 汽车行业对供应商审核要求高,国际形势复杂变化,行业竞争内卷加剧,毫米波雷达业务持续亏损且需要持续资源投入,使公司整体经营业绩长期承压[2] - 经历多年开发,已在产品研发、制造、市场开拓投入较多资源,但未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业务规模、品牌影响力及盈利能力[2] - 2025年上半年,联合汽车净亏损为2784.8万元,净资产为-5783.02万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状况[4]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为18.8亿元,同比增长14.1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6.29万元,同比下降40.02%,出现增收不增利情况[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022.76万元[3] 公司业务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05年,创立初期主要业务为手机摄像头,后续逐渐发展成为安防镜头行业龙头企业[2] - 根据TSR报告,2024年安防镜头前三大厂商宇瞳光学、舜宇光学、联合光电占据国内市场65%以上的份额[2] - 2019年公司成立联合汽车,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开发了车载镜头、毫米波雷达及相关产品、AR-HUD相关产品、车内投影产品等[2] 毫米波雷达行业市场前景与格局 - 根据QYResearch统计,2025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约为181.4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攀升至494.7亿美元,2025至2031年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2%[4] - 车载领域是毫米波雷达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力,2025年车载毫米波雷达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在60%以上[4] - 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德国博世、大陆集团稳居市场前两位,2025年一季度合计占据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60%以上份额,中国企业主要在中低端市场竞争[4]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10-28)
远峰电子· 2025-10-27 20:07
行情表现 - 主板市场领涨个股包括达华智能(+10.09%)、大为股份(+10.02%)、中电港(+10.02%)、景旺电子(+10.00%)和兆易创新(+10.00%) [1] - 创业板市场领涨个股为海峡创新(+20.06%)、江波龙(+19.82%)和晶瑞电材(+16.50%) [1] - 科创板市场领涨个股为星环科技-U(+16.47%)、伟测科技(+15.22%)和仕佳光子(+11.94%)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印制电路板指数上涨6.76%,SW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指数上涨4.74% [1] 国内行业动态 - MicroLED厂商JBD完成超十亿元人民币B2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MicroLED微显示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并推动消费级AR生态建设 [1] - 华工科技800G LPO光模块已于10月份在海外工厂开始交付,预计四季度继续上量,同时1.6T光模块产品正在为明年上量做准备 [1] - 长鑫存储正式推出LPDDR5X系列产品,并正在研发一款厚度仅为0.58mm的LPDDR5X产品,若成功量产将是业内最薄 [1] - 联合光电控股子公司拟以3000万元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业务资产,并以1500万元增资取得毫米汽车30%股权,旨在整合资源聚焦光学主业 [1] 公司财务业绩 - 盛洋科技2025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13.39%,归母净利润713.47万元,同比增长6.16% [2] - 亨通光电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6.21亿元,同比增长17.03%,归母净利润23.76亿元,同比增长2.64% [2] - 拓邦股份2025前三季度实现营收81.88亿元,同比增长6.34%,但归母净利润4.20亿元,同比下降23.86% [2] - 通富微电2025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1.16亿元,同比增长17.77%,归母净利润8.60亿元,同比增长55.74% [2] 海外市场与趋势 - Lam Research预测,随着大容量NAND技术进步加快,对其低温蚀刻技术"Cryo"的需求将增长,边缘AI的普及也推动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汽车等领域对大容量NAND的需求 [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而外包设计订单同比增长7%,表明OEM厂商正通过加大ODM外包力度应对市场竞争与成本压力 [2]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签署贸易与关键矿产及稀土协议,旨在应对贸易失衡问题并在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之际分散供应链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8.1%,增长主要得益于微软Windows 10支持即将终止以及与美国进口关税变化相关的战略库存调整 [2]
联合光电业绩承压九个月亏2436万元 拟3000万元出售资产聚焦主业
长江商报· 2025-10-27 16:47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徐佳 投入多年的毫米波雷达业务未成气候,联合光电(300691.SZ)欲将其剥离,聚焦光学主业。 10月26日晚间,联合光电披露对外投资计划。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联合汽车")拟以3000万元向广东毫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毫米汽车")出售所有毫米波雷 达相关的研发成果、设计资料、知识产权、未履行订单及客户关系等。 在当前业绩承压的背景下,联合光电本次资产出售意在优化业务结构。联合光电坦言,基于汽车行业对 供应商审核要求高,叠加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及汽车行业竞争内卷加剧的影响,公司经历多年的毫米波 雷达业务开发,已在产品研发、制造、市场开拓方面投入较多资源,但尚未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业务规 模、品牌影响力及盈利能力,毫米波雷达已持续亏损且仍然需要面临持续的资源投入带来压力,使得公 司整体经营业绩长期承压。 因此,联合光电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的需要,拟对外出售毫米波雷达的研发、设计、市场开发、销 售相关的业务及资产,及阶段性聚焦毫米波产品生产制造。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减少亏损项目的持续 性研发投入,进一步优化资产及业务结构,并且集中资源发展盈利质量更高的安 ...
汽车早餐 | 华为官网更新余承东职位;国轩高科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34%;通用汽车裁员逾200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7 09:44
外商投资概况 - 2025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921家,同比增长16.2% [2] - 2025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3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4% [2] - 2025年9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1.2% [2] - 1-9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500.9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109.3亿元人民币 [2] 电动汽车与智能出行 - 香港特区政府推动电动汽车产业链在港发展,视其为集成软硬件、数据与服务的智能移动平台 [3] - 电动汽车产业带动半导体、动力电池、智能充电和智慧出行等相关产业发展 [3] 汽车市场动态 - 2025年10月沪牌个人额度拍卖总数3980个,参加拍卖人数43279人,中标率9.2% [4] - 2025年10月沪牌最低成交价和平均成交价均为93600元,比上个月93989元减少389元 [4] - 2025年9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28万辆,较上月增12万辆,较2024年9月增26万辆 [5] 国际汽车行业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因加拿大地方政府的广告问题,额外对加拿大征收10%关税 [6] - 法拉利在美国召回部分2025款296 GTS和296 GTB车型,共计6辆,原因为涡轮增压器机油供给管螺母未正确拧紧 [7] -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为削减成本裁员200多人,受影响员工主要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 [8] 汽车制造商业绩 - 蔚来旗下乐道L90上市86天累计交付达3万辆 [8] - 广汽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3%,净亏损17.74亿元 [9] - 广汽集团年初至报告期末净亏损43.12亿元,主因行业竞争激烈及需求结构升级导致销量与盈利下滑 [9] - 北汽蓝谷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58.67亿元,同比下降3.45%,净利润亏损11.18亿元 [10] - 北汽蓝谷前三季度营收153.84亿元,同比增长56.69%,净利润亏损34.26亿元,但综合毛利同比增加 [10] - 国轩高科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01.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净利润21.67亿元,同比增长1434.42% [13] - 国轩高科前三季度营收295.08亿元,同比增长17.21%,净利润25.33亿元,同比增长514.35% [13] 企业战略与投资 - 华为官网更新管理层信息,余承东增任产品投资委员会主任,仍担任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等职 [11] - 联合光电控股子公司以3000万元向广东毫米汽车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并以自有资金1500万元增资毫米汽车取得其30%股权 [12]
从WICV展望智能驾驶产业发展趋势
2025-10-27 08: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驾驶产业 涉及公司包括整车厂如蔚来 小鹏 理想 吉利 华为 问界 北汽 广汽 长城汽车 以及供应商如地平线 大疆 商汤 速腾聚创等[1][2][6][9][12][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发展阶段与市场表现 * 2025年被视为智能驾驶元年 全场景融合功能大规模放量 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主流开发范式[1][3] * 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上险量达655万辆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62.1% NOA功能车型增速达102% 渗透率达到20% 市场接受度高[1][4] * 增程车型的L2渗透率高达99.4% 而纯电动车为5.7%[4] * 行业目标为到2030年实现35%的L3 L4级自动驾驶渗透率[11] 感知硬件性能提升 * 激光雷达实现大规模量产 包括192线 128线及500线产品 感知精度显著提升 装配率达到7.9% 全国装配95.3万个[1][5] * 摄像头从300万 500万像素升级至800万像素 并从单目改进为双目[1][5] * 毫米波雷达装配率达57.8% 全国装配1,639万个[1][5] * 128线激光雷达成本已降至3,000元左右 未来几年有望进一步降价20%至30%[16] 技术架构与系统演进 * 国内自驾系统从2024年的两段式方案转向2025年的一段式方案 提升角色性能和流程速度 例如地平线Orin方案[7] * 电子电气架构倾向于基于中央大脑的架构 以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1][7] * 企业倾向于通过多云交互和网联能力进行局部建模处理 替代高成本 低鲜度的高精度地图[3][17] * 智能驾驶应用场景从2024年的快速路扩展到2025年的复杂城市环境[8] 政策与法规环境 * 工信部已小范围批准北汽 广汽等三家企业试点L3级车型 但未公开[1][9] * 预计2027年底《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完成 L3国标发布后将加速发展[1][10][11] * 若政府迟迟不放开L3级车型生产许可 将影响企业动力[1][9] 芯片与算力需求 * 全场景NOA及初级L3功能需要700-1,000 TOPS以上算力 但有厂商声称用200 TOPS即可实现 源于软硬件耦合开发[12] * 蔚来 小鹏 理想 长城汽车等积极自研芯片 以提高算力利用率并降低对外部供应商依赖[1][12] * 第三方芯片厂商的黑盒子合作模式会导致系统通信效率降低 数据无法闭环 使车企处于被动[14] * 高端智驾芯片代工方面 14纳米已国产化 7纳米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全国产化 现有产能可满足需求[18] 技术路线与成本 * 未来5-10年 纯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路线将并行发展 高端车型采用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融合方案 低价位车型主要依赖纯视觉方案[15][16] * 激光雷达国产供应商已占据全球主要市场份额 技术迭代和规模化生产实现成本下降是决定市场话语权的重要因素[16] 存储与系统性能 * 车企对高性能存储需求增加 存储延迟是端到端大模型部署的关键瓶颈之一[13] * 端到端大模型可压缩到200毫秒 激光雷达设备可能达300毫秒[13] 其他重要内容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占全国GDP比重已超过10% 远超房地产行业的6.3% 政府高度重视该领域[19] * 高精度地图厂商在行业中的定位和影响下降 主要因成本高和鲜度难以保证[3][17] * 国产芯片在汽车中的应用显著增加 涵盖智能驾驶 座舱及车身操控等领域[2]
联合光电(300691.SZ):子公司拟向毫米汽车出售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并对其增资
格隆汇APP· 2025-10-26 17:45
交易核心内容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山联合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3000万元人民币向广东毫米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出售所有毫米波雷达相关资产 [1] - 公司同时以自有资金向毫米汽车增资1500万元人民币 [1] - 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毫米汽车30%的股权 [1] 交易资产细节 - 出售资产包括毫米波雷达相关的研发成果、设计资料、知识产权、未履行订单及客户关系等 [1] 交易性质与关联方 -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1] - 关联关系源于公司5%以上股东刘鸿控制下的中山市联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毫米汽车14.286%股权 [1]
华为拿下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第一
是说芯语· 2025-10-23 10:07
市场格局 - 2025年1-8月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呈现显著头部集中效应,华为与禾赛科技两家企业合计占据73.9%的市场份额,较1-5月的65.2%提升8.7个百分点,行业双寡头格局进一步巩固 [1] - 除前两名外,速腾聚创以19.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图达通占比6.7%,其余厂商合计份额不足1% [6] - 随着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2025年行业装机量有望冲击250万颗,双寡头主导的市场格局或将长期延续 [7] 华为市场表现与策略 - 华为以64.38万颗的装机量稳居榜首,市场份额攀升至41.1% [5] - 华为激光雷达主要供应鸿蒙智行阵营及HI模式合作车企,覆盖问界、智界、享界等品牌,以及岚图、阿维塔、东风猛士等车企 [5] - 华为采用解决方案打包模式推进激光雷达销售,车企需同步采购其辅助驾驶芯片、毫米波雷达及ADS软件系统,这种一体化策略显著提升了客户粘性 [5] - 截至8月,华为乾昆激光雷达累计发货量已突破100万颗,配套的智驾系统覆盖22款不同价位车型,最高支持高速L3级自动驾驶功能 [5] 禾赛科技市场表现与策略 - 禾赛科技以51.42万颗的装机量位列第二,市场份额达32.8% [6] - 禾赛科技凭借自研芯片与规模化产能构建竞争壁垒,9月底实现年度第100万台激光雷达下线,成为全球首个年产量突破百万台的激光雷达企业 [6] - 其客户涵盖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及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小米SU7全系标配的超远距激光雷达、仰望U8搭载的AT128激光雷达均来自禾赛供应链 [6] - 技术层面,禾赛第四代自研芯片整合七大关键部件,在提升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支撑其在多细分市场保持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地位 [6] 行业前景 - 2025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亿元,到2030年将增长至2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达18.5% [6] - 自动驾驶领域作为核心应用场景,预计2030年占比将达45% [6] - 头部企业的技术路径差异成为集中度提升的关键推手,华为依托生态整合能力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禾赛则通过芯片自研与产能扩张建立壁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