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硅谷观察:详解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案,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
新浪科技· 2025-08-04 07:12
特斯拉首次败诉案件 - 佛罗里达州联邦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对2019年致命车祸承担三分之一责任,支付总计2.43亿美元赔偿(包括430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2] - 事故主因是驾驶员低头捡手机导致分心,但陪审团认定特斯拉Autopilot营销存在误导性宣传,需承担部分责任[7][9] - 特斯拉声明将上诉,称判决存在重大法律错误且阻碍汽车安全技术发展[2]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 美国民事诉讼中惩罚性赔偿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旨在惩罚恶意欺诈或严重疏忽行为[4] - 典型案例包括麦当劳咖啡烫伤案(最初判罚270万美元后减至48万美元)和孟山都除草剂致癌案(最初判罚2.5亿美元后减至2100万美元)[6] - 律师通常抽取30%-40%费用,企业上诉后赔偿金额常被大幅削减[4][6] Autopilot技术争议 - 特斯拉Autopilot和FSD均为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但命名和营销被指控误导消费者相信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21] - 马斯克多次公开宣称特斯拉车辆"比人类更安全"、"硬件问题已解决",2016年宣传视频被证实使用预测绘路线[10][12] - 美国NHTSA报告显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至少467起碰撞事故(含13起致命事故)[18] 特斯拉法律风险 - 此次败诉可能开创先例,未来面临更多类似诉讼[13] - 加州消费者集体诉讼和DMV行政诉讼仍在进行,可能面临30天禁售处罚[21][23] - 过去二十多起类似诉讼大多以和解告终,包括2018年华裔工程师死亡案件[14][16][18] 营销策略问题 - Robotaxi服务在加州未获无人驾驶资质,实际由驾驶员操控,涉嫌错位营销[26] - 公司持续面临"虚假误导营销"指控,加州法院多次驳回终止诉讼请求[21] - 行业监管机构持续质疑系统安全性,认为存在"关键安全差距"[18]
东风奕派科技携手Momenta正式发布“天元T500”辅助驾驶方案
搜狐网· 2025-08-03 15:55
产品发布 - 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发布"天元T500"辅助驾驶方案,该方案由公司与Momenta联合开发 [1] - "天元T500"基于一段式端到端的飞轮大模型,可覆盖高速高架、泊车和城市场景 [3] - 该方案能提供全场景覆盖的连续、可靠的驾驶体验,适用于拥堵城市道路和复杂交通场景 [3] - 搭载该方案的奕派全新车型预计将在2026年正式发布 [3] 技术合作 - 公司与Momenta在飞轮大模型算法等核心领域深度协同 [3] - Momenta CEO表示双方合作将共同为车主构建更智能、舒适、安全的出行新生态 [3] - 公司联合体系内外所有合作伙伴打造奕派+生态矩阵 [3] 战略布局 - 公司总经理表示正联合Momenta等头部技术服务商丰富新能源出行场景 [3] - 公司致力于构筑智慧技术生态圈 [3] - Momenta CEO认为奕派科技的启航是东风集团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战略转型的里程碑 [3]
通向L3的正确范式?理想i8全球首发VLA高阶辅助驾驶,我们帮你试了试
机器之心· 2025-08-02 12:43
理想i8与VLA司机大模型 - 理想全新纯电SUV i8上市,搭载新一代VLA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全球首个展示VLA辅助驾驶范式的车企 [2] - VLA系统基于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英伟达Thor-U芯片和禾赛ATL激光雷达,辅助驾驶能力大幅提升 [2] - VLA架构最大改进在于利用大模型语言智能提供决策能力,将空间智能转化为语言理解编码再形成动作指令 [6] VLA技术特点 - 具备思维推理能力:通过CoT(思维链)推理充分理解环境并生成驾驶决策 [17] - 拥有沟通能力: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可接受人类实时指令调整驾驶行为 [9][17] - 具备记忆能力:可记住特定道路的驾驶设置并在下次自动应用 [17] - 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仿真环境自我迭代,利用生成数据持续提升 [17] - 驾驶平顺性提升:采用Diffusion生成光滑轨迹,相比之前连接轨迹点的方案更丝滑 [13] - 驾驶风格改进:从模仿"老司机"转向"专车司机"风格,更加稳健 [15] 技术演进与数据积累 - 辅助驾驶技术从BEV方案演进到无图辅助驾驶,再到端到端架构,现升级至VLA范式 [23] - 端到端辅助驾驶MPI(接管里程)从最初十几公里提升至100公里,7个月增长10倍 [5] - 已积累43亿公里用户智驾总里程,134万辆用户规模,云端算力达13EFLOPS [24] - 累计12亿公里有效数据,覆盖不同天气、道路类型等多样化场景 [24] - 通过世界模型生成合成数据解决长尾场景问题,提升数据价值 [25][26] 算法与工程优化 - 构建MindGPT基座模型,通过五步流程实现VLA大模型生成 [28] - 采用仿真测试大幅降低成本:从2023年实车测试157万公里(成本18.4元/公里)降至2024年仿真测试4009万公里(成本0.53元/公里) [28] - 实现模型量化:在Thor-U芯片部署4B模型并进行FP8、INT8量化,未来FP4精度可使算力翻倍 [29] - 算法效率高,强化学习应用显著,可实现天级发版迭代 [28] 未来展望 - 已在北京总部运行MEGA Home接驳车,实现全区域(含地下停车场)巡游 [30] - 构建1×1km完全仿真环境,训练速度远超真实世界 [32] - 预计一年后MPI可达1000公里,加速智能驾驶技术迭代 [32]
上汽大众陶海龙:将与华为持续合作,打造智能燃油车
贝壳财经· 2025-08-02 11:33
产品发布 -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定位中型掀背轿跑,首发价25 99万元-31 39万元 [1] - 新车基于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配备32个高性能传感器,包括12个高清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及2颗激光雷达 [3] 技术合作 - 该车型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与华为的合作 [1] - 华为车BU产品营销部部长透露,搭载乾崑智驾技术的产品累计辅助驾驶里程已达35亿公里 [3] 动力性能 - 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00千瓦,配备保时捷同源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及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 [4] - 百公里加速5 6秒,提供四驱动力系统选择 [4] 智能驾驶 - 新车将提供高速、城区及泊车等场景的辅助驾驶服务,华为强调辅助驾驶已成为汽车发展必要技术 [3]
上汽大众陶海龙:将与华为持续合作 打造智能燃油车
新京报· 2025-08-02 11:31
产品发布 -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正式上市 首发价25 99万元-31 39万元 [1] - 车辆为中型掀背轿跑 基于奥迪全新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 [1] - 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 [1] 技术配置 - 配备32个高性能传感器 包含12个高清摄像头 6个毫米波雷达 12个超声波传感器 2颗激光雷达 [1]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累计辅助驾驶里程达35亿公里 [1] - 提供高速 城区 泊车等场景的辅助驾驶服务 [1] 动力性能 - 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 最大输出功率200千瓦 [1] - 采用保时捷同源可变涡轮增压技术及MHEV plus超级轻混系统 [1] - 百公里加速5 6秒 提供四驱动力系统选择 [1] 合作发展 - 上汽奥迪将持续推进与华为的合作 [1]
特斯拉也开始挤牙膏了
36氪· 2025-07-31 17:01
特斯拉近期表现 - 2025年Q2营收暴跌12%至225亿美元,盈利暴跌16%至12亿美元,交出十年来最惨烈成绩单 [1] - 上半年全球交付量同比暴跌13.3%,Q2以38.4万辆创下公司史上最大季度跌幅 [15] - 在中国市场市占率从2020年15%滑落至7.6%,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8.8%至65.7万辆,但营收同比下降3.7%至209.4亿美元 [18] 产品策略调整 - Model 3上市6年后首次改款,Model Y上市5年后首次焕新,产品更新节奏缓慢 [4] - 2025年产品节奏明显加快:1月Model Y焕新版上市,7月官宣6座Model Y L秋季发布,Model 3+预计9月上市 [6] - 廉价版Model Y预计2025年四季度量产,取消全景玻璃天幕等设计,保留FSD系统 [8][9] - Model Y L针对中国家庭需求设计,增加车高和轴距,首次推出六座结构 [1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销量TOP10中,Model Y以1,185,000辆排名第二(同比下降3%),Model 3以595,000辆排名第九(同比增长10%) [5] - 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比亚迪稳居纯电销冠,小米SU7多次单月销量反超Model 3 [18] - 15万-20万价格带有200余款纯电动车型竞争,廉价版Model Y面临严峻市场环境 [30] 战略转型与挑战 - 从"性能至上"转向兼顾用户体验,开始注重本土化设计和功能补全 [9][14] - Cybertruck上市后反响平平,产能未达预期,被迫暂停出口 [20] - 产品策略类似英特尔"挤牙膏"模式,面临创新不足的长期风险 [1][30] - 廉价车型被视为短期"镇痛剂",公司仍需开发具备爆款潜力的下一代产品 [30]
小米汽车再次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呼吁正确理解和使用
新浪科技· 2025-07-30 13:14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已开始向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推送 [1] - 新升级的辅助驾驶系统在高速场景有明显优化,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且体感更舒适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提醒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功能,确保时刻注意路况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1]
无知,是辅助驾驶的最大风险
和讯财经· 2025-07-30 10:12
辅助驾驶测试争议 - 懂车帝测试显示15个真实场景中仅3类城区工况通过率超50%,12类未过半,与车企宣传存在显著差距 [2] - 测试中特斯拉表现优于自称第一梯队的国产车型,引发行业争议 [2] - 多数车企对测试结果保持沉默,舆论层面争议持续发酵 [3][4] 测试标准差异分析 - 测试分为日常场景导向型(关注高频体验)和极限安全底线型(检验高危场景),懂车帝采用后者 [6] - 特斯拉因保守策略(如更长跟车距离)在极限测试中表现更优,7万元海鸥在特定场景优于激光雷达豪华车型 [6] - 鸿蒙系智驾因算法激进在日常场景中表现"丝滑",但在极限测试中触及能力边界 [7] 技术路线矛盾 - 辅助驾驶存在"安全-效率-用户意愿"不可能三角:激进策略提升体验但需用户补位安全,保守方案牺牲效率 [8] - 当前技术仍处初级阶段,从业者认为自动驾驶需超越人类才能实现拐点式价值 [10] - 行业存在夸大宣传问题,L2渗透率超50%但消费者认知与宣传存在显著错位 [9]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倡议杜绝误导性宣传,科技部7月发布伦理指引禁止虚假信息 [11] - 公安部明确L2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担责,"脱手脱眼"行为将面临法律风险 [12] - 政策导向强调安全底线,要求行业回归理性发展 [10][12] 商业驱动因素 - 2024年车企产品同质化加剧,辅助驾驶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卖点 [9] - 技术普及受营销策略驱动而非成熟度,车企内卷加速功能落地但技术未达拐点 [9][10]
1000万Clips智驾与旧版有何不同?小米汽车详解
凤凰网· 2025-07-30 08:25
小米汽车技术升级与功能适配 - 公司升级至1000万Clips版本的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相较300万Clips版本在复杂路况处理能力上实现七大核心优化:加减速更柔和、绕行更灵活、变道逻辑升级、路口通过更顺畅、窄路通行提升、防御性驾驶增强、高速场景优化 [2]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用户需始终关注路况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3] - 公司计划在下个OTA版本为SU7系列及SU7 Ultra同步更新多项YU7同款座舱新功能,包括车内超级小爱语音交互升级、小米生态互联互通、苹果生态深度适配及行车桌面UI革新 [3] YU7方向盘功能细节 - YU7方向盘右滚轮支持长按自定义功能,用户可绑定"开启泊车影像""启动泊车辅助""保存行车记录"等功能 [4] 纽北赛道合作进展 - 公司宣布已成为纽北高级合作伙伴,将有团队常驻纽北进行测试,未来将持续挑战纽北赛道 [5]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现阶段不是自动驾驶 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辅助驾驶功能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7:20
小米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升级 - 公司宣布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已开始推送,支持小米SU7 Pro、Max、Ultra车型 [1] - 新版本在高速场景有明显优化,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运行更稳定,体感更舒适 [1] - 公司强调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提醒用户正确理解和使用相关功能,注意路况并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1] 1000万Clips版本性能提升 - 相比300万Clips版本,纵向舒适性提升57%,加减速更线性柔和,驾乘体感更舒适 [2] - 绕行成功率提升67%,绕行更灵活,障碍识别更精准,决策更果断 [2] - 路口通过能力有所提升,但使用辅助驾驶功能仍需注意观察路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