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联合淳丰87个月定开债基金
搜索文档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彻底告别“宝能系”,高管、董事会双重换血
华夏时报· 2025-10-25 15:53
公司股权与控制权变更 - 上海证券通过受让100%股权成为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全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百联集团有限公司 [2][3] - 上海证券以3766.22万元成功竞得新疆前海联合基金30%股权,成交价较评估价6725.4万元大幅折价44% [4] - 证监会于9月19日正式核准上海证券成为公司主要股东,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已完成 [3][4] 公司管理层与董事会重组 - 原总经理吴昱村和原董事长黄炜离任,贺国灵新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并代任董事长 [2][5] - 公司董事会全面换血,七位新董事就任,其中包括上海证券董事长李海超和长期在上海证券任职的刘亦千 [2][6] - 新任总经理贺国灵拥有超过二十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于多家银行及基金公司 [5]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公募规模不足9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超过80亿元,占比超过90% [8] - 公司管理基金数量共49只,绝大部分为规模不足1亿元的迷你基,前海联合淳丰87个月定开债基金单只规模为80.23亿元,支撑公司大部分规模 [9] - 与2015年同期成立的泓德基金(规模444.58亿元)等公司相比,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的规模表现相对滞后 [9]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7日,是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国内第99家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 [7] - 基金行业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状态,头部公司和网红基金更易吸金,规模分化较大 [9] - 上海证券的入主为公司注入新希望,新管理层在投研能力、产品线优化等方面的成效将决定公司能否实现重生 [9]
前海联合基金易主上海证券后 高管团队“全面”换血
经济观察网· 2025-10-16 22:22
股权与控制权变更 - 上海证券完成对新疆前海联合基金100%股权的收购,成为其全资控股股东 [2][3] -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因持有上海证券50%股权且为第一大股东,成为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的实际控制人 [2][3] - 此次股权变更始于上海证券于今年2月以3766万元价格竞得原股东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30%股权,并于9月获证监会核准,原股东全部退出 [3] 管理层与治理结构重组 - 公司管理层全面调整,贺国灵新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并代任董事长,原总经理吴昱村和原董事长黄炜离任 [2][3] - 贺国灵拥有超过二十年金融行业经验,加入前在上海证券担任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等职务 [4] - 公司董事会完成换届,新任董事包括上海证券董事长李海超等七人,标志着公司治理结构全面更新 [5] 公司经营与产品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注册资本2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管理规模为89.9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142位 [6] - 产品结构严重不均衡,债券型基金规模达81.23亿元,占公司总规模超九成,其中单一只定开债基金规模就达80.23亿元且机构持有人占比100% [6] - 公司其余20多只基金大部分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属于迷你基,且自2021年8月后未再发行新公募产品 [6] 未来发展与整合举措 - 上海证券已着手将旗下规模为19.13亿元的集合资管计划移交至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并拟申请变更为公募基金,为后者规模增长提供支持 [7] - 此次收购使上海证券实现了公募业务布局的重要突破,也为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摆脱经营困境提供了历史机遇 [8] - 公司未来发展面临产品结构单一、迷你基金较多、权益类产品发展滞后等挑战,新管理层需在投研、产品线、渠道等方面实现突破 [8]
股权+高管齐更新! 上海证券入主新疆前海联合基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2:03
股权变更 -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经证监会核准,依法受让新疆前海联合基金100%股权,成为其全资控股股东 [1] -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新疆前海联合基金的实际控制人 [1] - 此次股权变更前,公司股东包括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30%)、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25%)、深圳市深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5%)和凯信恒有限公司(20%) [2] - 上海证券于2025年2月以3766万元的价格拍得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30%股权,并于2025年9月获证监会核准成为主要股东 [2] 高管变动 -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新任贺国灵为总经理,同时贺国灵还代任公司董事长 [1][3] - 贺国灵拥有超过20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曾在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华泰保兴基金等公司任职,加入前在股东方上海证券担任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等职 [2] - 原总经理吴昱村因个人原因于2022年5月无法履职,由邹文庆代任总经理逾3年,随着此次变更,吴昱村正式离任,邹文庆结束代任 [3] - 原董事长黄炜因董事会换届离任 [3] 公司经营状况 -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7日,是证监会批准成立的第99家基金管理公司,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本金2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公募管理总规模不到9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超过80亿元 [4] - 前海联合淳丰87个月定开债基金规模达80.23亿元,是公司核心产品,该基金由两家主要机构持有,份额分别约为20亿份和30亿份 [4] - 若剔除该核心产品,公司剩余的20多只基金大部分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 [4] - 公司自2021年8月后未发行成立新公募产品,产品线更新停滞 [4] 行业背景与影响 -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成为又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 [1] - 上海证券入主为公司带来资金、管理和渠道优势,实现了其在公募业务方面的布局 [4] - 行业中存在多家类似新疆前海联合基金这样发展举步维艰的基金公司,其发展路径或为其他困境公司提供参考 [5]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大换血”:上海证券入主后,董事、高管同步“洗牌”
北京商报· 2025-10-15 21:45
公司治理变动 - 新疆前海联合基金于10月15日公告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吴昱村离任,贺国灵新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并代任董事长 [1][4] - 公司同日宣布董事会全面更换,任命李海超、贺国灵等七人为第三届董事会董事,第二届董事会成员全部离任 [1][4] - 新任总经理贺国灵拥有超过二十年金融行业经验,曾任职于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华泰保兴基金及上海证券资产管理总部 [3][4] 控股股东变更 - 此次管理层变动与上海证券入主直接相关,中国证监会于9月19日正式核准上海证券成为公司主要股东,核准百联集团为实际控制人 [5] - 上海证券依法受让新疆前海联合基金2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100% [5] - 公司原股东包括深圳钜盛华等五家机构,其实际控制人为宝能集团姚振华,公司曾被视为“宝能系”基金公司 [6] 公司经营现状 - 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7日,注册资本2亿元,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在管全部基金规模为89.93亿元,非货基在管规模为89.41亿元 [7] - 与2015年同期成立的公募相比,公司规模表现滞后,泓德基金非货基规模达423.58亿元,新沃、中庚、金信基金规模均超百亿元 [7] - 公司产品发展不均,前海联合淳丰87个月定开债基金规模达80.23亿元,但旗下有19只基金合并规模不足5000万元 [7] 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4日,公司22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为18%,其中6只产品跑赢同类基金平均收益率 [8] - 公司19只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75%,混合债券一级基金前海联合添泽债券A/C收益率最高,达4.52%和4.51%,但部分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率为负 [8] 未来发展展望 - 业内人士认为,实力强大的股东入主及管理层更迭可优化公司治理,对公司未来发展发挥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1][6] - 财经评论员指出,公司未来发展取决于新管理层的高效执行能力及市场环境,若经营决策和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业务版图拓宽值得期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