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梯贷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首批试点 湖墅街道联合民生银行推出杭州市首个加梯金融惠民公证监管服务
财经网· 2025-08-29 17:24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杭州市首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金融惠民项目通过党建联建模式推出 旨在解决居民资金短缺问题并提升生活幸福感 [1][2] - 项目由湖墅街道与中国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合作 以政府补贴 公证监管 金融惠民为核心抓手 [1] 运作模式与创新 - 加梯公司可向民生银行申请单笔最高20万元贷款 累计不超过200万元贷款 [4] - 电梯完工后政府补贴款进入公证提存专户监管 确保资金安全流转至加梯公司用于还贷 [4] - 项目形成完整闭环服务链条 有效打通资金流转梗阻 为居民提供便捷优惠金融支持及资金监管服务 [4] 试点实施与推广计划 - 项目率先在湖墅街道仓基新村小区开展试点 该小区单元成为全市首批加梯贷试点单元 [1][5] - 试点成功后项目将逐步推广至更多区域 让更多居民享受加装电梯便利 [5] 社会效益与居民反馈 - 项目切实解决居民出行难题 帮助悬空老人实现下楼梦想 [1][2] - 居民反馈加梯贷解决资金凑不齐问题 加梯方案已通过联审并即将开工建设 [1]
湖墅街道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注入资金活水
杭州日报· 2025-08-29 10:59
加梯贷产品创新 - 全市首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金融惠民公证监管服务党建联建签约仪式在湖墅街道举行 创新推出加梯贷服务 采用政府补贴 公证监管 金融惠民模式[3] - 加梯贷为加梯公司提供不高于20万元的银行资金垫资 居民只需凑齐30万元即可开工 待加梯完成后政府补贴款进入公证提存专户监管用于还贷[4] - 加装电梯项目总造价为50万元 其中20万元符合政府补贴申报标准 政府补贴采用后置拨付机制 需工程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后方可发放[4] 资金解决方案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常因资金难题卡在最后一米 加梯贷通过金融垫资模式解决居民前期资金筹措压力[4] - 政府补贴资金20万元需居民先行全额筹措50万元项目资金 加梯贷使居民仅需筹集30万元即可启动项目[4] - 公证提存专户监管确保政府补贴资金安全流转至加梯公司用于还贷 提供资金安全保障[4] 特殊群体扶持措施 - 针对低保户 残疾人等困难家庭 社区联合加梯单位直接减免3年电梯运行费用 降低长期使用负担[5] - 湖墅街道社区慈善基金为部分低保等困难群众承担部分加装款项 从源头减轻经济压力[5] - 社区党委搭建党建联建加资源共享协作平台 推出帮扶组合拳使政策惠及困难群体[5] 项目推广计划 - 加梯贷项目率先在湖墅街道开展试点 之后逐步在全区 全市范围内推广[5] - 该模式为全市首创的惠民举措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注入资金活水[5] - 仓基新村小区成为全市首批加梯贷试点单元 加梯方案已通过联审即将开工建设[3]
全市首个加梯金融惠民公证监管服务上线
每日商报· 2025-08-29 07:40
核心观点 - 全市首个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金融惠民服务"加梯贷"正式推出 旨在通过政企联动和公证监管机制解决居民加装电梯资金短缺问题 并计划在全市推广 [1][2][3] 服务模式 - 由加梯公司向银行申请贷款 单笔最高20万元 累计不超过200万元 待政府补贴到位后按约定流程返还资金 [2] - 公证处与银行形成双重保障 政府补贴款进入公证提存专户监管 确保资金安全流转至加梯公司用于还贷 [2] - 建立风险预警与争议协调机制 若出现项目停滞或质量争议 监管账户资金将暂停支付直至各方达成解决方案 [2] 实施效果 - 湖墅街道仓基新村小区作为首批试点 已有单元通过联审并即将开工建设 解决居民因资金缺口导致的加梯梦搁置问题 [1][2] - 该模式为2024年"公证+资金监管"模式后的创新尝试 通过资源整合缓解居民资金压力并保障资金透明规范推进 [3] 推广计划 - 作为全市首创的惠民举措 "加梯贷"将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注入资金活水 并逐步在全区和全市范围内推广 [3]
湖北首部电梯安全综合性法规7月施行 推广“加梯贷”解决加装电梯资金难题
长江商报· 2025-04-14 07:59
核心观点 - 湖北省出台首部电梯安全综合性法规《湖北省电梯安全条例》 将于2025年7月1日施行 旨在通过健全制度体系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1] - 法规重点涵盖电梯生产制造、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监管六个方面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2][4][5] - 黄石市2024年加装电梯870部(开工834部/完工822部)居全省第一 湖北省加梯数量从2022年470部跃升至2024年3513部 三年增长超7倍 [6] 法规框架 - 法规共9章54条 明确县级以上政府统筹协调 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各司其职 压实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单位主体责任 [2] - 要求电梯制造单位对安全性能负责 实行质量保证和产品召回制度 并对井道/底坑/机房建设质量及监控/备用电源/无线通信设施配备提出具体要求 [4] - 规范维护保养单位作业程序与应急救援要求 作业时需通知使用管理单位并接受现场监督 同时加强检验检测与安全评估工作 [4] 加装电梯专项措施 - 设置加装电梯专章 针对意见统一难/资金筹措难/建设监管难/后期维护难"四难"问题 规范加装范围/程序/安全保障/资金筹集等环节 [4][6] - 简化加装流程 在住房供应链平台增设加梯模块 实现"一站式"加梯 推广宜昌"宜加梯"/十堰加梯服务中心等全流程服务模式 [7] - 创新"加梯贷"金融产品解决资金难题 推广"保险+运维"模式降低后期维保费用 [7] 监管与执法 - 要求建立电梯信息化管理平台 整合建设施工/运行监控/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数据 强化风险提示与信息共享 [5] - 对违规设置技术障碍的制造安装/维护保养单位予以警告并处以罚款 强化法规刚性约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