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科普视频
搜索文档
揭秘10亿网民在看的健康科普生意:谁在批量制造网红医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5 15:58
行业规模与用户习惯 - 短视频平台已成为大众接触健康知识的重要渠道,中国10.74亿网络视听观众中有92.1%曾通过短视频平台接触健康科普内容 [1] - 63%的网络视听观众已养成定期关注健康科普账号的习惯 [1] - 在社交媒体平台1.47万个医生健康科普账户发布的超过15万个视频中,有22.4%的账号粉丝数量超过10万,3.9%的账号粉丝数量超过100万 [3] 医生账号运营模式 - 医生视频账号运营存在多种模式,包括医生亲自运营和由专业公司代运营 [1] - 部分医生亲自负责从文案设计到拍摄剪辑的全流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 [1][3] - 代运营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文案、拍摄、剪辑、推送,合作周期通常为5个月,制作100条短视频,收费标准约为每月1.6万元 [4][5] - 代运营合作的前提是医生必须具备公立三甲医院资质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实名认证 [5] 行业商业化路径 - 医生自媒体变现的主要途径是线上问诊,粉丝需求可转化为线上问诊形式 [8] - 短视频账号能精准导流,提高医院门诊挂号率和就诊率,并可能吸引跨区域患者 [8] - 医生可通过短视频平台官方补贴、多点执业转化、付费咨询、治疗手术以及代言讲座等商务合作获得收益 [8] - 例如,一位粉丝过百万的医生通过在线咨询(图文咨询150元,电话咨询300元/10分钟)已实现接诊量近3000,粗略计算成交金额超过40万元 [9] 行业乱象与挑战 - 行业出现内容同质化、低俗化问题,部分账号偏离医学科普专业轨道,出现“科学色情”等模糊医学与娱乐边界的内容 [11] - 存在网红医生以科普之名引流后开出高价药方,或参与直播带货但非本人出镜售卖保健品的情况 [11][12] - 有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仿造知名医生形象和声音,发布虚假药品广告 [12] - 行业内卷现象明显,部分医生因担心患者流失而被迫参与视频创作,甚至有些市级医院已将科普纳入考核指标 [13] 行业监管与规范化 - 有关部门已出台政策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严处违法违规信息及账号 [15][16] - 国家卫健委明确禁止医务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并表示将加大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的整治力度 [16] - 行业建议由医疗主管部门牵头,平台积极配合,建立更敏捷、更严厉的监督机制 [17] - 医院方面对医生科普行为持积极但谨慎态度,强调“科普不是诊疗”、“线上不能替代线下”,并需经过合规审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