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昌瓦罐汤
icon
搜索文档
南昌人的一碗拌粉(多味斋)
人民日报· 2025-11-19 07:30
行业概况 - 江西米粉行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市县拥有自己的招牌米粉,如抚州泡粉、安远三鲜粉、铅山烫粉、景德镇冷粉和宜春扎粉等 [1] - 南昌拌粉与瓦罐汤组合成为当地标志性饮食搭配,构成一顿正餐 [3] - 瓦罐煨汤种类繁多,至少有上百个品种,例如枸杞乌鸡汤、墨鱼排骨汤、黄豆猪脚汤和莲子猪心汤等 [3] 产品特点 - 南昌拌粉的核心在于米粉本身爽滑筋道、嚼劲十足,以及拌料工艺 [1] - 拌粉佐料包括盐、花生米、萝卜丁、酸豆角、葱花、香菜、蒜末、辣椒等,并可添加牛腩、牛肚、肥肠、猪耳朵等肉食 [1] - 辣椒是拌粉的关键配料,其“温中散寒”的特性与当地自然禀赋和生活需求高度契合,并能提升食材鲜味 [1] - 瓦罐汤由大锅煨制,种类丰富,与拌粉形成绝配 [2][3] 消费习惯与市场需求 - 拌粉与瓦罐汤是南昌人常见的早餐选择,并在中午和晚上也作为正餐,市场需求持续 [1][3] - 部分拌粉店营业至深夜,显示其全天候的消费需求 [3] - 存在为品尝特定口味而专程乘坐公交车、打车的消费者,表明部分店铺拥有较强的客户粘性 [2] 店铺运营 - 典型拌粉店规模可能较小,例如有店铺仅有两间约十几平方米的小房 [2] - 店铺运营效率较高,有案例显示仅由3人团队即可打理全部流程,包括夹粉、加料、端汤、收银和清洁 [2] - 拌粉店地理位置并非绝对优势,有店铺位于路口内二三十米处,但凭借口味仍能吸引大量客流 [2] 品牌与客户 - 部分拌粉店经营历史长久,有案例显示其经营已近30年并成为老字号 [2] - 客户群体覆盖广泛,包括附近居民、通勤上班族,以及从耄耋老人到中小学生等各年龄段人群 [2] - 店铺火爆的秘诀常被归结于料汁的独特配方,口味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 [2]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中国餐桌“食”代变迁见证“小康菜谱”新变化
央视网· 2025-09-23 11:41
消费观念变迁 - 居民饮食消费从追求“吃饱”向“吃好”转变,“大食物观”正改变日常生活[1] - 家庭早餐注重营养均衡,包含鸡蛋、牛奶、肉类和青菜等多种食材[3] - 早餐制作方式多样化,包括馄饨、饺子、蒸蛋等,食材采购渠道包括超市、菜市场和半小时送达的线上平台[3] 早餐消费升级 - 家庭早餐从十年前简单的“鸡蛋白粥”升级为如今的“营养全能”模式[7] - 早餐内容创新包括煎牛排等受儿童喜爱的品类,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获得几百万粉丝关注[7] - 新兴健康食材如燕麦粥、全麦面包、酸奶、水果成为早餐优选,传统早餐店推出豆浆拿铁、热干面披萨等创意组合[15] 区域早餐特色 - 北方早餐以扎实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南方早餐习惯用热汤打开味蕾,如南昌瓦罐汤配炒粉[11] - 安徽淮南牛肉汤使用牛骨与数十种香料熬制奶白色汤底,加入粉丝、千张、豆饼等配料[13] - 哈尔滨红专街早市近500米街道聚集260多个摊位,提供油炸糕、包子、油条等传统食品[19][21] 农产品流通与创新 - 早市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流通,商户直接售卖自家种植的特色果品如红菇娘果[21] - 昆明篆新农贸市场汇集云南各地时令风物,包括丽江鸡豆粉、西双版纳手指玉米和泼水粑粑[23] - 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实现“量质齐升”,野生菌通过人工促繁技术增产,使市民消费更为便利[23]
南北早餐图鉴:烟火气里藏着丰收密码
央视新闻· 2025-09-23 10:16
中国农民丰收节与农业主题 - 国家层面设立的首个农民节日,于每年农历秋分举行,2024年为第八届,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1] 居民食品消费升级趋势 - 居民饮食观念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大食物观”正改变日常消费习惯 [2] - 家庭早餐注重营养均衡,食材包括鸡蛋、牛奶、肉类和青菜,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采购 [3][5] - 个人早餐记录在短视频平台吸引数百万粉丝,反映出健康饮食内容的巨大市场需求 [7] 早餐食品行业多元化发展 - 传统早餐呈现地域特色,如北方的扎实碳水、南昌的瓦罐汤与炒粉、淮南的牛肉汤等 [9][11] - 新兴健康食材受欢迎,如燕麦粥、全麦面包、酸奶和水果 [13] - 餐饮企业推出创新产品组合,例如上海的“豆浆拿铁”和武汉的“热干面披萨”,以满足健康与新口味需求 [13] 早市经济与农产品流通 - 哈尔滨红专街早市规模显著,近500米街道聚集260多个摊位,食品种类繁多,商家通过创新做法和馅料吸引顾客 [15][17] - 早市成为农产品高效流通渠道,商户将自家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如红菇娘果)直接销售给市民和游客,实现销量增长和收入提升 [18][19] - 昆明篆新农贸市场汇集云南各地时令风物和特色美食,反映出高原特色农产品“量质齐升” [21][23] - 通过人工促繁技术,部分野生菌品种实现增产,提升了市场供应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