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聚合凝胶电解质
搜索文档
半固态电池GWh级量产时刻,原位聚合路线领跑
高工锂电· 2025-10-31 18:40
行业技术演进与命名规范 - 有关部门拟将"半固态电池"统一更名为"固液电池",以厘清产业认知,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3][4] - 液态锂离子电池过去十年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超80%,全球产量占比接近70%,但性能已触及发展天花板[5] - 全固态电池作为终极形态,能规避传统液态电池安全隐患,但面临极高成本、制造工艺不成熟等瓶颈,行业技术成熟度仅处于4左右(最高为9),大规模量产计划于2030年左右推进[5][6] 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定位与应用 - 半固态电池是液态向全固态过渡的关键桥梁,产业普遍认可"液态→半固态→固态"的渐进式技术路线[7] - 半固态电池可基于现有液态电池产线改造,降低转型成本,并积累关键技术经验,已从过渡品转变为与传统液态、全固态电池长期并存的核心组成部分[7] - 2025年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低空飞行器等多元场景实现GWh级规模化落地[8][9][10][11] - 上汽推出10万级半固态电池车型,孚能科技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累计出货量突破GWh级别,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循环寿命超4000次[9] - 南都电源斩获2.8GWh独立储能项目订单,为最大规模半固态电池储能应用[10] - 欣旺达消费类半固态电池截至2025年9月累计产量已突破800万颗[11] 凝胶电解质技术路线优势 - 聚合物凝胶电解质路线凭借与现有产线高兼容性和成熟供应链,成为商业化程度最高、最具规模化潜力的技术路径[13] -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本质为半固态方案)单体能量密度达500Wh/kg,已在电动飞机项目实现小规模量产[13] - 当前固态电解质材料成本为传统液态电解液的4倍以上,但规模化生产至年产10万吨以上时材料成本有望下降40%-50%[14] - 当半固态电池实现年产10GWh以上规模时,单位成本将接近传统高端液态电池,具备全面替代的市场竞争力[15] 首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 首能科技以原位聚合凝胶电解质为核心,构建完整竞争力,其控股股东振华股份为全球最大铬盐和维生素K3生产商,提供产业根基与协同效应[15][16][17] - 公司惠州产业基地已启动投产,具备量产基础,规划"传统液态电解液+半固态电解质"双产品矩阵,平衡当前收益与未来布局[18][21][22] - 核心技术通过构建三维交联网络,实现物理与化学协同固定液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接近液态电解质,4.45V高电压下常温循环500圈容量保持率达95%[19][24] - 凝胶电解质具有高阻燃性,点火测试完全不起火,电芯首效仅降低约0.3%,内阻仅增加约5.6%,实现安全性跨越式提升[25] - 制备流程与传统液态电解液生产工艺高度兼容,无需大规模改造产线,具备快速响应GWh级量产需求的工业集成优势[26] - 技术方案可适配车用、储能、消费电子与特种装备等多元场景需求[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