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星越 L
icon
搜索文档
套补贴、做销量、毁市场,零公里二手车背后竟是「假繁荣」
36氪· 2025-07-21 20:07
行业现象背景 - 售卖0公里二手车是行业长期存在的秘密 这类车辆被称为准新车 行驶里程在0至1000公里内且手续齐全[1] - 传统能源时代就存在准新车现象 多为半年以上库存车 整体数量不多[1] - 经销商为获取厂商返利而将未售车辆上好牌后低价转售给二网渠道[1] 新能源时代发展 - 新能源产能扩张与政策激励交织导致0公里二手车数量显著增加[2] - 汽车销售体系以销量为核心评价指标 企业为吸引资本而频繁优化销量数据[4] - 经销商为完成指标向二网出售低价车辆 部分厂商直接向二网发货[5] - 为套取高额财政补贴 车企和经销商在政策节点前提前注册车辆 将库存车转为名义二手车[5] 数据表现 - 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1961万辆 其中零公里二手车占比12.7%[5] - 新能源车型在零公里二手车中占比超过60%[5] - 哪吒汽车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通过提前保险注册虚增销量超6万辆 占公布总销量11.7万辆的一半以上[9] - 极氪汽车2024年12月销量达2.92万辆 其中深圳公司户销量3724辆占比86% 厦门公司户销量2508辆占比90%[13] 消费者影响 - 消费者购买这类车辆会失去首任车主权益 包括三电终身质保和保险贷款优惠[7] - 车辆维权困难且转售时面临更大价值贬损风险[7] 行业影响 - 扰乱正常市场定价体系 加剧恶性竞争 使合规企业难以维持合理利润[8] - 车企为追求短期销量忽视产品质量和研发投入 影响产业长期竞争力[8] - 虚假销量数据误导投资者和市场 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误判[8] 企业案例 - 哪吒汽车从2022年底开始采用提前注册方式获取补贴 部分车辆滞留在仓库[11] - 极氪汽车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辆以限时优惠话术兜售给消费者[12] - 极氪回应称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 属于正常商业行为[16] 海外影响 - 2019年政策支持二手车出口后 中国二手车出口量从0.3万辆暴增至27.5万辆[19] - 零公里二手车在出口中占比至少60%以上 有的说法达80%左右[19] - 没有质保和可靠售后 极大损害中国品牌海外声誉[23] - 俄罗斯市场上 里程1公里的吉利星越L售价310万卢布(约29万元人民币) 低于官方售价383万卢布(约35万元人民币)[19][20] 行业应对 - 国家监管部门 行业协会及部分企业开始探索解决方案 整治内卷式竞争[23] - 行业需要打价值战 技术战 品质战 服务战 品牌战和企业道德战[23]
乘用车经销商专家电话会
2025-09-02 22:41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涉及汽车行业,具体公司有比亚迪、蔚来、吉利、小鹏、特斯拉、华为、理想汽车、坦克、方程豹、零跑、问界、长城魏牌、蓝山、新能泰山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表现**:4月上半月汽车市场较去年提升,清明期间整体销量增5%-8%,节后一周近10%;燃油车清明期间因一季度冲量惯性增10%,节后持平去年;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需求稳定[2] - **价格变化**:4月汽车价格下降快,比亚迪、蔚来等大幅降价,如比亚迪换购补贴翻倍,小鹏、特斯拉、华为等也采取现金优惠和展车折扣等措施[3][4] - **比亚迪新车型**:汉L和唐L正式售价比预售价降低,汉L订单多,唐L订单少;消费者对技术堆叠感知不强,新款老款有差价致部分消费者选老款;预计加强版月销约15,000台,是老款一半[1][5][7] - **吉利星越L**:定价低,目标年销120万辆,智驾版上车晚靠价格竞争;与比亚迪插电混动版差价35,000 - 36,000元,有竞争力;以销定产,经销商库存系数低[1][11][12] - **小鹏P7和G7**:在25万元区间面临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激烈竞争,特斯拉占有率近70%;小鹏通过差异化定位吸引消费者,计划推新车型挑战Model Y,小米也将加入竞争[1][13] - **小米汽车**:订单下滑受事故致流量减少、等车周期长、豪华品牌市场份额有限、雷军减少公开活动影响,靠内部潜在客户维持销量[1][15] - **理想汽车**:通过组织架构调整提高客户运营效率,30万元以上高端定位需求旺盛;虽M8价格未公布、M9产能未爬升,但现车提车需求强劲[3][16] - **零跑B10**:订单不如预期,原因是上市时机不佳,避开比亚迪和吉利促销活动;初创品牌难与传统大品牌竞争,定价策略影响销售上限[17] - **问界M9**:去年交付16万辆,还有4万订单待交付;预计10万预售订单50% - 60%转化为正式订单;消费降级下,经济型NGM8更受欢迎,问界M9稳态销量或降至7,000 - 8,000辆[20] - **坦克300**:新款交付有压力,产能解决后月交付量可达破万;P2电机版本订单量占60%;凭借多种动力总成和解耦四驱系统有独特优势,下半年单P2版本月销接近8,000 - 9,000台,有望破万[21][22] - **长城魏牌**:去年换代后销量不错,今年以来下滑,原因待察[23] - **蓝山和魏牌系列车型**:与理想汽车在空间、动力总成和座舱智能化方面有差距;传统大厂在流量投放、门店营销和产品推广上与新势力有差距;南山车型有增长空间,定价合理销量预计不错[24][25] - **比亚迪王朝系列宋PLUS**:去年降价后销量上涨,稳定在5,000台左右,预计今年维持五六千台月销量[26] - **方程豹**:今年款式切换到2025款拥抱智能驾驶系统,终端销售数据尚可;预计挑战年度10万台目标有机会[26] - **新能泰山**:是元plus EV另一种形态,每月预计可达六七千辆,北京市场六七千至七八千辆左右[27] - **智能驾驶配置需求**:35或38岁以下中青年家庭,15 - 20万元区间购车关注封闭公路领航及全场景泊车能力;15万元以下用户关注外观、颜值、性价比及空间可行性,对智能驾驶配置需求弱[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巨幅版和非豪华版车型中,接近75% - 80%订单是支架版;王朝品牌秦PLUS继续生产,元UP保留生产;元plus库存4月底清完,宋L尾货两周内清完[9] - 预计上海车展前后有促销,五一节前或落实大促销政策缓解经销商库存压力;比亚迪标准版车型折扣2% - 3%,非标准版老款7折 - 8折[10] - 皖C6和G9交付周期三到四周,订单趋势良好,价格调整和问题微调使订单量增30% - 40%,预计月销八千至九千台[14] - 三月中下旬理想汽车预售M9转大定和L6提供两万多至三万多折扣,渠道端未增加太多权益[16] - 极光品牌面临压力,部分客户对领跑品牌陌生,998元价格无现金优惠可能致订单流失,实现规模效应有难度[18][19] - 坦克300系列所在细分市场今年预计总量突破百万,目前无其他方盒子SUV能撼动其市场地位[22] - 国产传统大厂高端市场未形成绝对力量,腾势SUV销售不佳,比亚迪主品牌汉唐压力大,吉利领克情况未明,长安今年上海车展可能推S9选Q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