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业化半身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锦秋基金持续加码星尘智能,拆解人形机器人遥操作关键技术与发展前景
锦秋集· 2025-10-24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 锦秋基金作为长期主义的AI基金,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投资星尘智能,看好其绳驱AI机器人技术及商业化前景[1][2][3] - 遥操作是人形机器人部署的关键支撑技术,其技术演进正从演示阶段迈向试点部署阶段,在人工智能整合、低延迟硬件等方面取得快速进展[5][8][16] - 星尘智能是业界首个量产绳驱AI机器人的公司,其产品Astribot S1已在科研、商业服务、文娱演出及工业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3] 遥操作系统的关键组件 - 典型的人形机器人遥操作架构包含四个核心环节:人类输入设备、重定向与控制模块、反馈接口以及通信信道和机器人端控制[8][10][14] - 人类输入设备技术多样,包括惯性测量单元(IMU)、虚拟现实控制器、外骨骼及生理传感器(如肌电图EMG)用于意图预测[10] - 重定向与控制模块的核心功能包括运动学重定向、运动规划、稳定控制(如基于零力矩点ZMP)和全身控制器采用二次规划(QP)等优化技术[10] - 反馈接口主要为操作者提供遥在感,类型包括视觉反馈(VR/AR)、触觉反馈(力、震动)以及听觉与平衡反馈[14] 历史演进及进展 - 遥操作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研究聚焦于远程操作中的时间延迟问题;20世纪80-90年代随着"远程存在"理念提出而进一步发展[13] - 2010年前核心研究方向为操纵器的双向控制,并进行了仿人机器人在太空领域的早期实验(如METERON项目)[13] - 到2020年代中期,动作捕捉与基于学习的方法降低了对人工关节控制的依赖,使人机交互接口更直观[15] - 2024-2025年,遥操作技术在人工智能整合、低延迟硬件研发与高韧性设计方面取得快速进展,已从演示阶段迈向试点部署阶段[16] 遥操作系统的分类与比较 - 常见的遥操作系统可分为五大类:机械式同构映射、VR/外骨骼辅助、数据手套/动作捕捉跟踪、人类动作迁移及仿真生成[17] - 机械式同构映射系统通过物理同构结构实现1:1动作映射,操作直观,适用于初级数据采集场景,但硬件体积大、数据类型单一[18][23] - VR/外骨骼跟踪系统采用低成本VR设备替代主臂,降低硬件门槛,但存在信息损失严重、逆运动学(IK)奇点问题及采集效率低等缺点[25][26] - 数据手套与触觉反馈系统专注于手部精细动作采集,支持多模态数据记录,适用于高精度操作场景,但设备成本高且受环境干扰[33][35] - 动作捕捉跟踪系统可实现全身动作捕捉,是仿人机器人数据采集的最优选择,支持毫米级精度与低延迟数据传输,如Open X-Embodiment数据集含100万条轨迹[36][38] - 人类动作迁移方案无需依赖机器人硬件,直接采集人类全身动作并通过重定向算法映射至机器人,采集效率高但存在跨形态差异问题[41][42] - 仿真器生成数据方案成本最低,通过虚拟环境生成动作轨迹,但仿真到现实(Sim2Real)差距大,目前仅适用于刚体操作任务[46][51]
来锦秋,实际上手体验机器人遥操!
锦秋集· 2025-10-16 19:34
文章核心观点 - 遥操作技术是具身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 深度融合人机互动、数据收集与机器人学习[1] - 星尘智能将于2025年10月17日在北京举办沟通会 展示其基于遥操作技术的软硬件一体平台及新品[6][10] - 活动旨在提供深度体验 展示机器人如何通过遥操作进行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 以加速行业应用与商业化落地[10][11] 遥操作技术的重要性 - 遥操作技术帮助机器人掌握模仿学习 通过模拟人类操作模式快速掌握新任务技能[2] - 遥操作系统为机器人强化学习提供丰富场景 使机器人能根据环境反馈自动调整和优化行为策略 提升自主决策能力[2] 星尘智能公司背景 - 星尘智能是绳驱AI机器人的定义者 业界首个量产绳驱AI机器人的公司[8] - 公司独特的绳驱传动设计模仿人类肌腱的运动与力控方式 使机器人能兼顾高表现力与高安全性 适合复杂灵巧操作和人机交互场景[8] - 其Astribot S1机器人已在科研、商业服务、文娱演出及工业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 结合AI大模型推动行业商业化[8] - 锦秋基金于2024年领投公司A轮融资 并于2025年继续追投A+轮融资[7] 沟通会核心亮点 - 活动将系统解析星尘智能"本体-数据-模型"技术闭环 包括绳驱传动本体性能优势、遥操作数据采集价值及DuoCore具身智能模型的快慢协同与元技能迁移能力[12] - 现场将首发两款新品:超远程遥操作系统支持第一人称精准操控和第三人称高动态控制双模式 传输延迟低且适配全人群 商业化半身产品则聚焦场景化需求以降低应用门槛[14] - 活动将提前披露公司参加国际顶级机器人会议IROS的计划 包括技术成果展示和行业观点分享[14] - 现场展示机器人如何在人类互动中收集反馈并优化行为 以及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并快速自我调整的能力[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