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商超自有品牌
icon
搜索文档
尼尔森IQ发布《商超自有品牌洞察》:中国自有品牌进入“黄金窗口期”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1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渠道竞争日益激烈 零售商面临渠道多元化 碎片化以及商品价格透明化等挑战 同时需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寻找新增长点[1] - 68%的零售商管理层认为商品结构调整是重要战略方向 自有品牌建设成为核心抓手[1] 消费者态度与市场潜力 - 56%的中国消费者未来有意愿增加购买自有品牌 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 - 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具有性价比突出 物有所值的特质[2] - 自有品牌销售量增速达12.9% 但平均价格比厂商品牌低16%[2] - 中国消费者对商品质量要求严苛 既看重价格也注重品质[2] 发展挑战与消费惯性 - 仅50%的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质量不输厂商品牌 低于亚太市场平均水平[7] - 超过70%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仍倾向于选择熟悉的大品牌 60%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7] 自有品牌类型与发展策略 - 1.0低价走量型:主打性价比 聚焦基础功能单品 贡献品类80%以上销量[7] - 2.0品类甄选型:注重品质提升 把握细分市场趋势的品质化单品带动90%以上销量增长[7] - 3.0差异进阶型:通过差异化创新实现价值突破 如特色原料组合与创新配方 实现70%以上销售量增长[7] - 三种类型可并存发展 基础款保证流量 品质款稳住复购 创新款提升溢价[8] 战略规划与执行要点 - 产品研发阶段需选择销售体量大且品牌格局分散的品类 深入研究对标产品卖点与功能设计 制定合理定价策略与包装设计[9] - 供应链建设需严格把控厂商匹配 样品打样 量产管控和动态迭代等环节 供应链能力直接决定依赖进口或快速创新品类的成败[15] - 上市营销需把握测试期信任建立 打爆期销售转化 瓶颈期拓新求变的完整营销闭环[15] 与厂商品牌的互补关系 - 自有品牌发展不应以取代厂商品牌为目标 而应形成良性互补[16] - 86%的中国消费者选择品牌时最看重产品功能属性 但对两类品牌的功能期待存在差异:对自有品牌看重性价比与基础需求满足 对厂商品牌追求更高级用户体验和特定功能[16] 未来发展趋势 - 自有品牌正从单一价格优势向多元价值驱动转型[22] - 低价走量型产品可通过极致性价比抢占市场 追求利润空间产品需以品质相当价格更优赢得消费者 塑造品牌形象需通过差异化创新开发特色产品[22] - 在消费理念日趋理性的背景下 能够平衡品质与价格 创新与实用的自有品牌将在中国零售市场占据更重要位置[22]
2025年商超自有品牌洞察报告-春雷启序,循势增长-尼尔森IQ
搜狐财经· 2025-08-14 18:17
行业趋势 - 68%的零售商将优化商品组合(含自有品牌)列为2025年资源投入首要优先级 [1][5] - 自有品牌在现代渠道销量增幅达12.9%,远超厂商品牌的4.8% [1][7][9] - 56%的中国消费者愿购买更多自有品牌,高于全球基准的53% [1][11] 消费者态度 - 77%的消费者仍倾向熟悉的知名品牌,50%认为厂商品牌值得溢价 [1][12][16] - 自有品牌价格比厂商品牌低16%,质价比优势明显 [1] - 6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有品牌具有性价比 [11] 品类表现分化 - 酸奶/酸味奶、包装水等通过"大单品"策略和品质升级实现量增 [1][20][22] - 香皂/浴液、护肤品等量跌品类反映消费者品牌依赖度高 [1][20] - 新鲜烘焙和现制熟食成为新增长点,短保烘焙面包销量增幅显著,现制熟食件数增长达3.5倍 [1][25] 增长策略 - 需结合供应链能力,对薯片等需持续创新的品类谨慎布局,对巧克力、红酒等依赖进口的品类需突破采购和资质壁垒 [2][27] - 完善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建设全链路能力,从薄利多销过渡到厚利精销 [2] - 通过零供协作实现联合营销提升品类流量,避免直接竞争 [2] 价格与创新 - 自有品牌增长模式从低价走量向品质化、差异化转型 [1][19][22] - 包装水以"品质相当、价格更优"吸引消费者,即饮茶凭借技术工艺升级打造差异化 [1][23] - 价格指数低于70的品类销额增幅达45.5%,价格指数70-100的品类销额增幅为26.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