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嘉实科创芯片ETF(588200)
icon
搜索文档
ETF火热下的冷思考:头部玩家如何筑起护城河?
搜狐财经· 2025-07-10 21:58
行业规模与格局 - 境内ETF市场总规模上半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 实现15%环比增速 [2] - 前12家基金公司占据超80%市场份额 前五家集中度近60% [2] - 嘉实基金以2600亿元ETF规模稳居行业前五 [2] - 头部集中格局反映综合实力较量 嘉实近一年16.06%收益率跃居大型公司第三 [2] 产业预判与产品布局 - 嘉实基金近五年推出25只首批/首只创新ETF 2023年上半年落地5只 [3] - 2022年提前布局科创芯片ETF(588200) 现为规模最大科创板芯片类ETF [3] - 2021年稀土ETF(516150)和软件ETF(159852)精准捕捉产业风口 [3] - 重点布局自主可控(芯片/集成电路/信息安全)、数字AI(软件/通信/机器人)、绿色低碳、生命技术赛道 [3] - 科创芯片ETF近一年涨58% 软件ETF涨55% 稀土ETF涨40% 机器人ETF涨36% 份额均获净申购 [4] 投研与服务生态 - 投研团队深度研究产业链 非简单指数跟踪操作 [4] - 推出"超级嘉贝"小程序 提供"以股选指"等精准匹配工具 [6] - 构建ETF生态系统 通过"超级ETF投顾大使计划"联动券商投顾形成服务矩阵 [7] - 推出《人工智能+ETF投资全攻略》等工具手册 更名产品以降低识别成本 [7] - 服务能力成为新竞争维度 解决投资者信息过载痛点 [6][7]
科技大时代:嘉实基金科技投资的全链布局
远川研究所· 2025-05-13 20:37
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 2022年11月OpenAI发布ChatGPT标志AI时代来临 此前已历经三轮技术浪潮 2012年AlexNet图像识别突破和2016年AlphaGo事件为重要节点 [3] - 嘉实基金自2012年起建立AI产业链专题研究 将"全面AI化"列为科技产业"六化"趋势之一 2023年初领先市场布局ChatGPT相关机会 [3][4][5] - 投资逻辑围绕"Scaling Law"展开 认为非线性技术变化带来非线性价值 需前瞻性捕捉机会 [5] 科技产业研究体系 - 提出科技行业五大投资方向: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创新药 2019-2023年各细分领域行情均被验证 [9] - 建立跨团队产业研究小组机制 覆盖智能化、半导体等融合型赛道 通过全球视野跟踪前沿技术 解决产业链增速与竞争格局问题 [9][10] - 汽车智能化研究采用制造组与科技组协同模式 2024年定义为"汽车智能化元年" 重点布局智能驾驶、半导体等环节 [10][11] 投研团队多元化 - 团队成员具备半导体、微电子等专业背景 如北大微电子系何鸣晓、清华计算机博士李涛等 形成差异化能力圈 [12] - 通过"和而不同 各美其美"的团队文化实现认知碰撞 个人英雄主义无法替代多元化协作 [11][14] - 产业小组机制实现研究资源一体化 新老研究力量融合 案例显示2023年汽车智能化布局覆盖A股港股全产业链 [10][12] 被动产品布局策略 - 科创芯片ETF(588200)份额从不足2亿增长至160亿 净值超1.5 同类断层第一 源于半导体周期底部左侧布局 [16][18] - 被动产品矩阵涵盖四大时代主线:自主可控(芯片ETF)、数字AI(软件ETF)、绿色低碳(光伏ETF)、生命技术(医药ETF) [20] - 开发"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工具 整合估值筛选等功能 通过场景化工具改善个人投资者体验 [21] 科技投资方法论 - 搭建"一二三四五六"投资框架 强调穿透技术迷雾的能力 主动与被动产品协同创造阿尔法+贝塔收益 [24] - 半导体行业案例显示全球产业规模CAGR仅8% 但头部企业市值呈45度仰角增长 需突破传统估值框架 [22] - 科技投资需同时理解论文专利、产业链和资本语言 是检验资管机构专业性的关键领域 [23][24]
科技大时代:嘉实基金科技投资的全链布局
远川投资评论· 2025-05-13 13:00
AI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OpenAI发布ChatGPT标志AI技术革命性突破,用户破亿引爆人工智能投资热情 [1] - AI经历三轮发展浪潮:2012年AlexNet图像识别突破、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2022年ChatGPT发布 [1] - 嘉实基金从2012年开始建立AI产业链专题研究,等待产业奇点时刻 [1] - ChatGPT发布后,嘉实投研团队围绕"Scaling Law"展开投资布局,强调非线性变化带来非线性价值 [2] - 2023年初嘉实基金领先市场进行AI相关布局,2024年DeepSeek再度引爆A股AI板块投资热潮 [2] - 嘉实基金近1年在权益类基金大型公司绝对收益榜单中位列第二(2/13) [2] 科技投资方法论 - 科技投资需要前瞻性判断和团队协作,依赖"平台式、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 [5] - 嘉实基金2017年提出五大科技投资方向:互联网平台、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创新药 [5] - 针对融合型产业赛道建立跨团队产业研究小组机制,包括智能化、半导体、碳中和等方向 [6] - 产业研究小组聚焦两大问题:产业发展前景与方向、不同阶段细分行业关键矛盾与机遇 [6] - 汽车行业研究体现制造组和科技组协同,从不同逻辑出发交叉验证 [6][7] - 2024年被定义为汽车智能化元年,重点关注国产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国际化机会 [7] 投研团队建设 - 团队成员多元化背景带来不同产业视角:半导体、计算机、电子硬件、机器人等专业领域 [8] - 产业小组机制实现新老研究力量一体化和内部研究资源一体化 [7] - 高人才密度团队通过持续碰撞与协同提升认知深度与视野宽度 [9][10] -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多元化是团队生命力和韧性所在 [7][10] 被动产品布局 - 嘉实科创芯片ETF(588200)份额从不足两亿增长至超过160亿,净值1.5以上 [12] - 半导体行业国产替代长期逻辑推动左侧布局,2022年低估值阶段把握机遇 [12] - 嘉实基金在被动产品领域积累深厚,发行A股第一只跨市场ETF产品沪深300ETF [13] - 打造"客需解构—策略形成—产品供给—投研匹配—品质管理"一体化体系 [13] - 四大时代主线布局:自主可控、数字AI、绿色低碳、生命技术 [14] - 开发"超级嘉贝"指数投资小程序,提供市场热点、估值工具、产品筛选等功能 [15] 科技投资战略 - 科技行业非线性增长特征(半导体头部企业市值增长曲线超过45度仰角)要求深研型机构 [16] - 嘉实基金通过"一二三四五六"投资框架搭建和全产业链产品布局挖掘企业核心价值 [16] - 主动权益与被动指数产品协同,既捕捉行业贝塔又创造阿尔法 [17] - GDP增速切换至"5%+"阶段,科技行业非线性增长重构价值坐标系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