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通道单光子探测器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革命性入局,量子科技位列6大未来产业之首,如何投资?
格隆汇APP· 2025-10-29 17:31
行业核心观点 - 量子科技产业正处在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关键转折点,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4][12] - 英伟达发布NVQLink开放系统架构,将量子处理器与GPU超算相连,能实时纠错并分担复杂控制任务,被形容为“量子时代的罗塞塔石碑”[7] - 中国“十五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六大未来产业之首,目标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十年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规模[2][11] 全球政策与投资规模 - 自2014年起,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密集推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投资规模显著,例如美国国家量子倡议法案7年投资达60.78亿美元,欧盟量子旗舰计划10年投资约11亿美元[3] - 2024年美国能源部量子领导法案计划5年投资约25亿美元,显示出持续的政策支持力度[3] 中国市场动态与规模预测 - 中研普华预测,到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将达到115.6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增速高于全球水平[14] - 国内具体落地项目包括:中科大与国盾量子推出全球首款四通道单光子探测器;中国移动启动“点亮百城”计划,将量子试验网铺向全国,并在合肥实现30公里量子加密通话[11] - 兴业证券分析指出,量子计算在模拟分子结构、优化物流及提升AI算力等领域具备解决硬骨头问题的潜力,对应万亿级市场空间[14] 中国量子技术优势领域 - 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全球领先,已建成全长4,600公里的“京沪干线”并实现与“墨子号”卫星的天地一体化组网,产业链覆盖核心设备、组网解决方案及终端应用全环节[16] - 量子计算领域超导路线以本源量子、国盾量子为代表,后者于2025年9月获得中电信量子集团280比特超导计算机订单,金额6,300万元;光量子路线由科大国创主导[16] - 量子测量领域,西部超导的高灵敏度磁力计、禾信仪器的原子钟芯片已进入轨道交通、资源勘探等工业检测领域[16] 区域专项基金支持 - 安徽省合肥市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量子计算整机研发,代表项目为本源量子产业园[18] - 广东省深圳市设立30亿元基金,重点支持量子传感器芯片,代表项目为华工科技产线升级[18] - 北京市怀柔区设立20亿元基金,重点支持PQC密码模块,代表项目为格尔软件安全实验室[18] 核心硬件投资机会:稀释制冷机 - 稀释制冷机是量子计算机的“空调”,需创造接近绝对零度(-273℃)的超低温环境,此前市场近90%份额被芬兰Bluefors和英国Oxford Instruments垄断[19][20] - 光子盒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4亿美元,中国市场达54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21] - 国内企业如国盾量子、禾信仪器(拟收购量羲技术)的产品在最低制冷温度上已与海外龙头持平,能满足当前需求[20] - 具体市场空间预测显示,中国稀释制冷机市场空间将从2024年的0.17十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35十亿美元[23] 核心硬件投资机会:测控系统 - 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手脚”,负责指令发送与结果读取,国金证券预测其市场规模到2030年可达217.4亿美元[24] - 随着量子比特数从几百增至几万,测控系统技术要求与价值量将同步提升[24] - 国内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已能研制支持500-1000量子比特的测控系统,技术水平与海外是德科技相当,无代差[24] 重点公司分析 - 国盾量子是国内量子科技龙头,2025年上半年其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3.92%,量子通信业务增长28.1%,并深度参与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获得中国电信0.77亿元订单[25][26] - 禾信仪器正推进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量羲技术2024年在国内稀释制冷机市场份额达31%,收购完成将使禾信仪器成为A股稀缺的稀释制冷机标的[27] - 本源量子技术源自中科大,已推出“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云平台访问量高,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产品成熟并获国际订单[28] - 国仪量子在离子阱路线有优势,交付了国内首台离子阱量子计算平台[28] - 科大国创、西部超导、神州信息等相关概念股在量子算法软件、量子材料组件及量子安全应用等领域有布局,近期市场表现活跃[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