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

搜索文档
人才培养如何跟上社会需要(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读者关切 我是一名大学生,和身边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担忧:现在的所学能否真正满足未来社会需要。我想了 解,在人才供需对接方面,国家有哪些政策措施?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对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作出部署。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 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如何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关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努力 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各得其所? 当前,以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教育部部署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 改革试点,首批改革方案已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天津、广东等地聚焦国家和区域发展急需领 域,探索重大攻关任务驱动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模式;复旦大学等高校积极探索"'博士+硕士'双学位"等 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加强动态监测,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人才有一个供需关系的变化,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一方 面,开展分级分类人才供需适配分析,编制省市、高校人才供需适配分析报告和行业类重点学科专业人 才供需适配分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