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桥

搜索文档
每年创造一个“世界第一”,上海高端海洋装备领域全链条创新
新浪财经· 2025-10-17 18:13
行业需求与市场趋势 - 全球港口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纯人工操作的港机设备面临转型升级,新设备需求旺盛,新增订单量稳步走高[1] - 液化气船型需求强劲,特别是乙烷和丙烷运输船,远期看好氨的大宗运输需求,氨燃料船型也有需求,同时不少船东下单集装箱船型[1] - 港口装卸设备细分市场中,岸桥产品占据世界市场份额70%,场桥产品占据世界市场份额50%,产品已进入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4] 公司生产与研发投入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长兴基地生产热火朝天,5公里岸线及后场区域几乎被140多台待交付、待调试的港机设备填满[1] - 公司去年研发投入15亿元,多年来以每年打造一个世界第一的创新理念构建完整研发体系,累计创造50多项世界第一[4] - 研发体系每年进行100个课题探索,提炼出30个新创造,迭代出5个新产品,力争创造一个世界第一,工具箱中储备了近百个课题[5] 技术创新与产品发展 - 双四十英尺箱岸桥、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1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等产品代表中国制造水平[4] - 设备呈现大型化趋势,智能化应用迅猛,用户对设备舒适度、绿色环保和全生命周期成本要求越来越高[5] - 公司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路线,保持技术发展高速度以守住核心竞争力[5] 造船业发展模式 - 造船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船舶设计、流体力学、环保、材料、智能化系统等领域,反映国家工业水平[5] - 行业从跟跑迈向领跑,某些船型已超过其他国家,传统造船惯例是根据母型船设计改进,需关注前瞻性技术[5] - 江南造船自主研发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并开发B型舱,获得国际液化气贸易商认可,承接40多艘该船型订单[6] 行业竞争与可持续发展 - 造船业是充分竞争市场,竞争推动创新,需优化设计、降低油耗、提升效率、加快交付[6] - 可持续发展需苦练内功,加强研发,缩短迭代周期,把握主流船东需求,关注法规走向[6] - 船舶行业造船周期长,人才成长周期也长,需加强人员培训、知识管理和数据共享,江南技校培训大量基础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6] 产业链协同创新 - 长兴海洋实验室提供科研支撑,关键核心技术如小组立无人生产线、智能焊接技术、深海重载采矿车等填补国内空白,保障高技术船舶发展[7] - 长兴岛以振华重工港机、江南造船船舶、长兴海洋实验室科研三大标杆为窗口,立体呈现上海高端海洋装备领域全链条创新能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