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
icon
搜索文档
VCSEL,还有新机会吗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5 09:37
光学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趋势 - 光学技术从长距离通信向数据中心短距离应用延伸,光纤正从机架间通信向封装层面渗透 [2] - 铜线仍是机架内主流连接方式,光纤替代存在发展空间 [2] -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已支持短光纤链路,行业正探索通过波导实现更高密度连接 [2] 激光器集成技术发展 - 线性可插拔光学器件(LPO)和共封装光学器件(CPO)可能取代传统可插拔格式,但仍处开发阶段 [4] - 激光器集成需解决可靠性(故障率)、温度敏感性(波长精度)和能耗(阈值电流)三大核心问题 [4] - 当前激光器可靠性显著提升,阈值电流直接影响运行功耗,行业聚焦开发低阈值高稳定性产品 [4][17] 主流激光器技术对比 - 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在中短距离表现优异,阈值电流处于中低毫安级,支持C波段(1550nm)和O波段(1310nm) [6] - DFB单模特性使其适用于相干通信和波分复用系统,但成本较高 [6] - VCSEL成本优势显著(850nm波长成熟),适合多模光纤短距连接,但直接调制速度较慢且输出功率较低 [14][16] - O波段VCSEL近年取得突破,结合PAM4调制技术可替代部分DFB应用场景 [15] 温度控制与封装方案 - 激光器需±1℃甚至±0.1℃的精密温控,温度波动会导致PAM4/PAM16信号失效 [8] - 多数方案倾向将激光器外置封装以隔离处理器热源,但需权衡光耦合损耗问题 [9][12] - 硅光子学推动III-V族半导体集成研究,包括腔体嵌入、外延生长等技术路径 [12] - 量子点激光器温度敏感性低但功率输出受限,目前主要应用于显示领域 [12] VCSEL技术进展与挑战 - VCSEL阈值电流仅数百微安,显著低于DFB的毫安级需求 [17] - 垂直发射特性简化波导集成,可通过反射镜实现光路转向 [16] - 1550nm波长VCSEL尚未成熟,980nm新品已出现,O波段产品良率仍是瓶颈 [14][15] - 多模/极化特性限制其在短距点对点连接中的应用价值 [16]
量子传感器,新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05 10:35
量子传感创新行业影响 - 量子传感器相比传统传感器灵敏度大幅提升,可实现全新传感功能,多个行业将受益包括原子钟、量子磁力仪、量子陀螺仪等 [2] - 量子传感器商业化需优化尺寸、重量、功率和成本(SWaP-C),最成功方法是通过高度可扩展的半导体制造工艺生产 [2] - 融入量子传感器价值链的半导体工厂将获得最大回报 [2] 蒸汽室技术发展 - 玻璃蒸汽室是使用原子干涉法的量子传感器核心组件,包括量子射频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芯片级原子钟和OPM [5] - 传统吹制玻璃技术存在光散射问题且尺寸微小化受限,晶圆级半导体制造工艺可批量生产高度规则的蒸汽室 [5] - 蒸汽室制造工艺创新包括使用替代玻璃、各种蚀刻和粘合技术及薄膜涂层 [5] 激光技术进展 - 激光器是量子传感器关键组件,需保持波长稳定性和功率同时降低尺寸和成本 [7] -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可在晶圆级大规模制造,允许组件堆叠实现芯片级量子传感器 [7] - VCSEL需求因智能手机、汽车红外摄像头和数据中心应用大幅增长,波长范围700-900nm的VCSEL对原子量子传感器至关重要 [7] 商业化挑战与解决方案 - 量子传感器面临"鸡和蛋"问题:高生产成本限制市场规模,小批量制造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9] - 业界正推动产学研结合和"量子代工厂"模式,集中生产设施以降低成本 [9] - 半导体代工厂投资降低制造成本可打开更大市场,包括计时、磁场传感和惯性传感等领域 [10] 市场应用案例 - Microchip自2011年起使用VCSEL和微加工蒸汽室实现芯片级微波原子钟商业化 [8][10] - Trumpf等公司已专门为量子传感市场开发VCSEL [8] - 芯片级量子陀螺仪、加速度计和下一代原子钟将依赖VCSEL等芯片级激光二极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