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传感

搜索文档
港科大与比亚迪成立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7-08 11:23
三星电机墨西哥工厂计划搁置 - 三星电机因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放弃在墨西哥新建制造厂计划并解散当地子公司[1] - 该公司2023年在墨西哥克雷塔罗成立子公司投资49亿韩元建设汽车摄像头模块生产设施原为拓展全球电动汽车零部件业务[1] - 该工厂原计划为特斯拉供应电动汽车摄像头模块[1] 混合量子系统技术突破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混合量子系统可提升多领域测量精度[2] - 技术应用涵盖引力波探测环境监测及生物医学诊断与成像[2]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标志量子传感技术进入新阶段[2] 日本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 - 村田制造与特姆库公司联合成立"京都仿生人协会"产学研组织研发全本土制造人形机器人[3] - 重点开发救灾机器人目标重振日本在机器人领域地位[3] - 协会计划2024年底在京都府正式成立[3] 港科大与比亚迪成立联合实验室 - 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聚焦机器人技术与智能制造前沿研究[4] - 比亚迪未来数年将投入数千万港元整合港科大AI学术优势与产业经验[4] - 实验室重点攻关具身智能领域推动全球产业升级[4] 其他产业动态 - 谷歌推出医疗保健领域人工智能计划[4] - Stability AI发布3D视频生成工具SV3D可基于单图像生成多视角3D网格[4]
混合量子系统实现超精密传感
快讯· 2025-07-07 07:21
混合量子系统技术突破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团队开发出新型可调量子传感技术——混合量子系统 [1] - 该技术能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 应用领域包括引力波探测 环境监测 生物医学诊断和成像 [1] - 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 标志着量子传感技术迈入新阶段 [1] 应用前景 - 技术革新领域涵盖医疗 天文 信息等多个行业 [1] - 潜在应用场景包括宇宙探测 环境监测 医学诊断等 [1]
量子测量:向产业“深水区”迈进
科技日报· 2025-06-19 16:02
量子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 世界首座220千伏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入选安徽省十大标杆示范场景 部署全球首台基于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电流互感器 体积仅为传统设备十分之一 测量精度实现量级跃升 [1] - 量子测量与量子通信 量子计算共同构成量子信息技术三大支柱 我国在原子钟技术 量子重力仪 量子磁力计等核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国内量子测量技术产业化企业快速涌现 在时间 磁场 微波 转动角速度 电流 重力测量等细分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或同等水平 [6] 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 金刚石氮—空位色心量子传感技术实现纳米级空间分辨率 可应用于芯片无损检测等领域 [2] - 全球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成功落地 标志量子测量技术在电力系统实现应用 [6] - 量子重力仪 量子磁力仪在深部矿产勘探中测试结果与实际数据高度吻合 解决传统技术"探不着 测不准"难题 [7] - 量子测量技术为油气管道微小裂纹和应力精准感知提供新方向 显著提升灵敏度和分辨率 [7] 产业化进程与市场发展 - 国仪量子2016年成立后陆续研制出国内首台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 全球首款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等多款量子测量仪器 [5] - 量子测量技术2024年前主要处于研发阶段 近两年真正叩开市场大门 应用场景从实验场快速迈向应用场 [8] - 量子科仪节主题变化显示产业化进程加速 从基础原理科普发展到实际场景应用展示 [9] 国际竞争差距与挑战 - 高精度光钟稳定度和不确定度达10-18量级 但性能指标仍落后国际最优水平1-2个数量级 [10] - 原子自旋陀螺原理样机指标与国际相当 但系统集成和动态测量落后欧美 尤其在航空 海洋等场景抗干扰能力不足 [10] - 量子传感芯片技术研发基础薄弱 欧美已有数十家顶尖机构布局 我国需加强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 [12] 未来发展路径 - 需深化量子测量基础理论研究 重点培养物理 工程 材料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12] - 企业应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找到技术与成本平衡点 保持核心部件研发迭代 [13] - 建立产学研用创新平台 完善成果转化政策 预计2030年全球量子测量市场规模达数十亿美元 [15][16]
超灵敏量子生物传感器能“潜入”细胞读信号
科技日报· 2025-05-27 07:40
这项成果融合了细胞生物学、量子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研究,解决了纳米尺度下金刚石量子传感器性 能骤降的难题,为未来将量子传感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打开了新大门。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为了让这种传感器能够进入人体而不引发免疫反应,团队设计了一种硅氧烷外壳。这种材料做成的涂层 颗粒不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入侵者",因此身体会更容易吞噬和消化这种颗粒。 此次结果出人意料:传感器自旋相干性提高了多达4倍,荧光强度增加了1.8倍,电荷稳定性也大大增 强。外壳不仅起到了保护作用,更引发了电子从金刚石转移到壳层的过程。这种"去电子化"状态抑制了 干扰量子信号的因素,从而增强了传感器性能,造就了一种更灵敏、更稳定地读取活细胞信号的方式。 将超灵敏的量子传感器置入活细胞中,用于追踪细胞变化、早期发现癌症和其他疾病,是当前最前沿的 研究方向之一。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金刚石量子生 物传感器,不仅能顺利"潜入"细胞内部,还比以往更稳定、更灵敏。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 家科学院院刊》上。 许多最优秀、最强大的量子传感器通常由金刚石制造而成。位于金刚石纳米晶体中的量子比特即使在足 够小、 ...
【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监测五十载 美丽陕西有我在
陕西日报· 2025-05-26 06:29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五十年只不过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而言,却是一 段波澜壮阔、砥砺奋进,充满光荣与梦想的伟大征程。 1975年,陕西环境保护事业以陕西省环境保护监测站(今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为标志,从 最初的40余人、简易的实验装备,到如今覆盖全省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智能遥感,全要素分 析,几代监测人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壮丽史诗, 用"真、准、全、快、新"的监测数据托举起了三秦大地的壮美蝶变。 筚路蓝缕育精兵 薪火相传筑基石 "没有仪器,我们就用双眼观察;没有数据,我们就用双脚丈量!"这是第一代监测人最真实的工作 写照。 陕西省环境保护监测站挂牌成立时,面对重重困难,老一辈监测人扛起铁锹、背起采样箱,跋涉于 渭河之畔、穿梭在秦岭深处、攀登于黄土高坡,用脚步和双手,为陕西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奠定第一块基 石。 从"星星之火"到专业精兵:截至2024年,全省已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监测体系,建有监测机 构116家,队伍规模达2254人,实验室面积扩展至98277平方米,配备尖端仪器11100台(套)。一支高 级职称占10%,中级职称占24% ...
量子传感新技术“攻克”退相干难题
快讯· 2025-04-30 06:21
智通财经4月30日电,据《自然·通讯》杂志29日报道,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量子 传感技术,可借助新的相干稳定协议对抗量子退相干。其性能大幅超越传统方法,有望推动从医学成像 到基础物理研究等多个领域的进步。量子传感是指利用量子系统(如原子、光子或量子比特)作为传感 器,以极高的精度测量物理量(如脑活动、超高精度时钟或重力异常),其精度往往超越经典传感器的 极限。但几十年来,量子传感器的性能一直受到退相干的限制。退相干是由环境噪声引发的一种不可预 测的行为。退相干会使量子系统的状态随机紊乱,从而抹除一切量子传感信号。 量子传感新技术"攻克"退相干难题 ...
量子传感器提升粒子探测时空精度
快讯· 2025-04-28 06:08
量子传感器技术突破 - 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的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可实现粒子物理实验中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 [1] - 该探测器在美国费米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色,暴露于高能质子束、电子束和π介子束下,探测效率极高 [1] - 与传统探测器相比,SMSPD在探测粒子时效率显著提升 [1] 研究团队与发表平台 - 研究团队由美国、瑞士、委内瑞拉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研究成果发表于《仪器仪表期刊》 [1]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官网发布了相关消息,证实了技术突破的可靠性 [1] 技术应用前景 - SMSPD的时空同步高精度追踪能力有望推动粒子物理实验的进一步发展 [1] - 量子传感技术在探测器领域的应用展示了其在科学实验中的潜力 [1]
量子传感器,新突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05 10:35
量子传感创新行业影响 - 量子传感器相比传统传感器灵敏度大幅提升,可实现全新传感功能,多个行业将受益包括原子钟、量子磁力仪、量子陀螺仪等 [2] - 量子传感器商业化需优化尺寸、重量、功率和成本(SWaP-C),最成功方法是通过高度可扩展的半导体制造工艺生产 [2] - 融入量子传感器价值链的半导体工厂将获得最大回报 [2] 蒸汽室技术发展 - 玻璃蒸汽室是使用原子干涉法的量子传感器核心组件,包括量子射频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芯片级原子钟和OPM [5] - 传统吹制玻璃技术存在光散射问题且尺寸微小化受限,晶圆级半导体制造工艺可批量生产高度规则的蒸汽室 [5] - 蒸汽室制造工艺创新包括使用替代玻璃、各种蚀刻和粘合技术及薄膜涂层 [5] 激光技术进展 - 激光器是量子传感器关键组件,需保持波长稳定性和功率同时降低尺寸和成本 [7] -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可在晶圆级大规模制造,允许组件堆叠实现芯片级量子传感器 [7] - VCSEL需求因智能手机、汽车红外摄像头和数据中心应用大幅增长,波长范围700-900nm的VCSEL对原子量子传感器至关重要 [7] 商业化挑战与解决方案 - 量子传感器面临"鸡和蛋"问题:高生产成本限制市场规模,小批量制造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9] - 业界正推动产学研结合和"量子代工厂"模式,集中生产设施以降低成本 [9] - 半导体代工厂投资降低制造成本可打开更大市场,包括计时、磁场传感和惯性传感等领域 [10] 市场应用案例 - Microchip自2011年起使用VCSEL和微加工蒸汽室实现芯片级微波原子钟商业化 [8][10] - Trumpf等公司已专门为量子传感市场开发VCSEL [8] - 芯片级量子陀螺仪、加速度计和下一代原子钟将依赖VCSEL等芯片级激光二极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