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传感
icon
搜索文档
南网数字: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成功上市
全景网· 2025-11-21 18:03
11月18日,继南网能源(003035)、南网科技、南网储能(600995)后,南方电网培育的第4家上市企 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南方电网加快融入 资本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南方电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引领,锚定科产融合发展航向 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能源强国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电 网产业生态,更好服务支撑能源电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加快塑造能源电力生产力 新质态。接下来,将全力支持南网数字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成为数字电网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以优 秀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 "十四五"以来,南网数字充分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以"云-管-边-端-芯"贯通 协同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打造全场景、全环节产品体系,构建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 三大业务体系,为电力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并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 经验,逐步拓展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智慧城市等领域。 科技赋能,铸就数字电网硬核成果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南 ...
当汽车遇见量子:产业新变量的“叩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14 11:23
量子科技的战略重要性 - 量子科技被写入“十五五”规划建议,成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头戏之一 [2] - 量子科技是引领未来的颠覆性技术群,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产业格局 [5] - 量子科技与汽车产业融合将为汽车产业带来一系列革命性变化 [3] 量子科技的核心优势 - 量子科技优势体现在令人惊叹的超算能力、几乎绝对安全的信息保障、极限精度的感知能力 [4] - 量子计算具备并行协作能力,处理特定复杂问题时计算速度呈指数级提升,算力远超传统计算机 [4] - 量子精密测量能以原子级别精度感知时间、频率、磁场等物理量,为定位和通信网络提供高精度时间基准 [5] 在汽车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 - 量子加密可为智能汽车敏感数据提供双重保护,既可用量子密钥加密传输,也能用量子秘密共享技术拆分存储 [5] - 小鹏汽车与阿里云安全签署后量子安全技术合作协议,基于后量子安全算法展开联合研发 [7] - 吉利汽车推出“量子安全双擎”,以“后量子密码+量子密钥分发”方式打造量子安全体系 [7] 在自动驾驶与环境感知领域的应用 - “量子眼”(量子关联成像技术)使测试车辆在能见度小于50米的暴雨中识别150米外行人动作,精度较传统毫米波雷达提升300% [6] - 量子传感器可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毫米级定位支持,助力其精准感知环境 [6] - 量子计算可瞬间完成多场景评估与路径规划,将自动驾驶计算时间从分钟级压缩至毫秒级 [9] 在电池研发与制造领域的应用 - 福特、大众和现代等跨国车企借助量子计算模拟分子相互作用,开发能量密度更高、续驶里程更长的动力电池 [7] - 国外企业借助量子计算优化动力电池内部化合物与结构,在保证安全与寿命前提下提升充电效率 [7] - 福特汽车将量子计算系统用于生产线调度,将千辆Transit车型的调度时间从30分钟压缩到5分钟以内 [9] 未来发展趋势与预测 - 到2027年,配备量子通信模块的高端智能汽车将实现“车路协同零延时” [9] - 至2030年,量子计算芯片或将成为智能汽车标配,算力突破10亿量子比特 [9] - 量子机器学习可将智能汽车每日产生的高达数百GB数据压缩至原体积的5%以下 [9] 当前面临的挑战 - 多数量子技术仍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线的“爬坡”阶段,工程化、车规级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长期验证 [10] - 横跨量子物理、计算机科学与车辆工程的复合型人才全球稀缺,成为制约技术落地的关键瓶颈 [10] - 全球量子科技相关技术标准仍不完善,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导致高成本壁垒阻碍技术普及 [10]
招商证券:量子技术成为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高技术增长引擎
新浪财经· 2025-10-30 15:29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量子技术正加速从前沿科学走向国家战略与产业实践,成为未来十年最具潜力的高 技术增长引擎。总体上,量子科技可分为六个主要领域: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传感、量子材料、 量子模拟和量子光学。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传感已成为当前量子科技体系中最具产业化潜力的三 大方向,技术路径清晰且应用需求明确。 ...
FEIM's Q1 Earnings Fall Y/Y on Program Delays, Stock Down 16%
ZACKS· 2025-09-18 03:16
股价表现 - 自7月31日季度财报公布以来股价下跌16%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1.4% [1] - 过去一个月股价下跌3.3% 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3.6% [1] 财务业绩 - 稀释后每股收益7美分 较去年同期25美分下降72% [1] - 营收138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1510万美元下降8.4% [2] - 净利润6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240万美元下降近74% [2] - 营业利润4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240万美元大幅下降 [3] - 经营现金流改善至约120万美元 去年同期为使用150万美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和毛利率率均下降 主因产品组合向低利润率项目转移 [3] - 销售及行政费用占营收比例升至26% 去年同期为19% [9] - 研发支出降至110万美元 占营收8% 去年同期150万美元占10% [9] 订单与业务构成 - 已获资金支持订单额7100万美元 略高于上季度7000万美元 [4] - 美国政府卫星项目收入650万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830万美元 [4] - 非太空类政府及国防合同收入690万美元 占比升至50% [4] - 商业及工业收入约40万美元 略低于去年同期50万美元 [5] 管理层解读 - 将收入下降归因于客户驱动的延迟而非取消 预计后续季度实现 [5] - 强调收入下降是时间性问题 部分收入被提前至上季度确认 [6] - 国防相关项目因国会7月初才批准资金 导致收入确认时间不足 [8] - 客户需求保持强劲 延迟项目可能扩大合同价值 [7] 战略举措 - 宣布2000万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相当于过去两年特别股息总额 [10] - 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新建量子传感工程中心 [11] - 新中心配备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资深科学家 [11] - 预计量子传感中心从第三季度开始贡献利润 [11] 增长前景 - 持续参与大型合同投标 政府对公司量子传感方案保持兴趣 [7] - 在替代性定位导航与计时(PNT)领域保持技术优势 [7]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深海资源开发‌行业政策、发展现状、细分市场、企业布局及战略前景分析:深海资源开发技术迭代加速,万亿产业蓝海正待深度掘金[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7 09:11
深海资源开发行业概述 - 深海资源开发聚焦水深超200米区域 涵盖矿产、能源、生物等战略资源勘探利用 是突破陆地资源瓶颈、保障国家安全、推动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1][2] - 深海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与极地、太空并列构成三维战略空间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1][5] - 依据资源属性可分为五大类:深海矿产资源、深海油气资源、深海生物资源、深海能源资源、深海空间资源[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财政部设立500亿元海洋经济特别账户 深海装备首台套补贴从30%提高至45%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1][5] - 一带一路框架新增深海开发条款 要求对外工程承包中深海项目占比不低于20% 推动国内技术与装备出海[1][5] - 工信部发布《深海装备技术图谱》明确要求2026年前实现4500米作业装备100%国产化[8] 资源需求与安全驱动 -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70% 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0% 战略矿产进口依赖度超70%[1][5] - 全球34%石油和44%天然气储量分布在深海区域 南海55%油气资源位于深海 深海可燃冰储量可满足人类数百年能源需求[1][5] - 深海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等资源是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工业粮食[1][5] 技术突破与装备国产化 - 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实现万米级下潜 超深水钻井平台蓝鲸系列突破海底钻探技术瓶颈 耐压材料国产化率持续提升[6] - AI仿生鱼文鳐优化勘探路径 自主水下航行器将通信延迟从分钟级缩短至毫秒级[6] - 2024年大型深水物探船完成全球首次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采集 璇玥系统实现三项全球首创技术[1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2025年上半年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8] - 预计2025年深海科技产业规模达3.25万亿元 占海洋经济总量25% 2030年突破5万亿元[1][9] - 海洋油气业2024年增加值达2542亿元 同比增长5.8% 海洋原油产量6550万吨 占全国原油增产80%以上[10] 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 海洋矿业2020-2024年增加值从190亿元增长至252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7.32%[11] - 深海采矿实现从浅水到超深水重大跨越 2024年上海交大深海重载采矿车完成4102米海试[11] -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2020-2024年增加值从451亿元增长至78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4.71%[12] 企业布局与产业链 - 构建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区域协同全产业链生态 以中国海油、中集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13] - 在南海建成深海一号等世界级气田 实现可燃冰安全开采技术突破[13] - 海上风电安装船、FPSO等核心装备市占率居首 深海作业机器人、钛合金材料等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13] 未来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将深度赋能勘探、开采与监测全流程 推动无人装备替代传统作业模式 量子传感与6G通信提升作业效率[15] - 低扰动采矿技术、封闭式钻井系统等环境友好型装备将广泛应用 山东、广东、海南等区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16] - 开发活动向超深水3000米以上和极地海域延伸 通过一带一路等平台加强技术合作与资源共探[17]
Frequency Electronics(FEIM)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9-12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三个月合并收入为1380万美元 较上年同期的1510万美元下降86% [4] - 卫星项目收入为650万美元 占总收入47% 上年同期为830万美元 占55% [4] - 非太空美国政府及国防部客户收入为690万美元 占总收入50% 上年同期为630万美元 占42% [4] - 其他商业和工业收入为439万美元 上年同期为544万美元 [4] - 毛利润和毛利率均同比下降 主要由于收入下降以及高低毛利项目组合的季度性波动 [5] -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收入比例从19%上升至26% 主要由于未来增长投资的一次性费用及薪酬相关费用增加 [5] - 研发费用从150万美元降至110万美元 降幅40万美元 占收入比例从10%降至8% [5] - 营业利润从240万美元降至364万美元 [5] - 税前利润从260万美元降至556万美元 [5] - 净收入从240万美元降至634万美元 每股收益从025美元降至007美元 [5] - 完全资助积压订单为7100万美元 较2025年4月30日的7000万美元略有增加 [5] - 营运资金为3000万美元 流动比率为23:1 公司无债务 [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卫星项目收入主要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仅在FEI纽约分部报告 [4] - 非太空美国政府及国防部客户收入在FEI纽约和FEI Xipher两个分部均有记录 [4] - 量子传感成为新兴重点业务领域 公司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新设工程设施并聘请前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资深科学家 [2][3] - 传统原子钟业务稳健 在定位、导航和定时高可靠性安全复合体中重要性提升 [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太空和国防相关项目因国会拨款在7月初才最终确定 导致季度末客户匆忙调整 造成收入确认延迟 [2] - 涉及的重要项目包括Golden Dome、爱国者导弹系统、B-2轰炸机和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以及其他多域防御系统 [2] - 量子传感成为大型新兴市场 公司正寻求外部政府研发资金支持 [3] - 全球正加速投资弹性定时系统 美国推出最先进原子钟 英国和法国承诺加强基础设施 瑞典升级国家定时系统以保障5G通信安全 [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已完成根本性转型 成为规模更大、盈利能力更强、现金流更充沛的企业 [2] - 积极投标新项目 预计近期将获得重要新业务 部分投标项目规模大于以往典型合同 [2] - 量子传感峰会将于10月在纽约举办 汇聚政府、学术界、工业界和其他实验室的领导者 [3] - 公司在替代定位导航定时(PNT)和量子增强定时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帮助确保国家和盟友能够依赖弹性、安全和主权的定时源 [3] - 宣布2000万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继续投资未来增长并回报股东 [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的收入下降是客户主导的延迟所致 但这些延迟现已解决 [2] - 延迟不会导致整体项目收入减少 第一季度的收入短缺预计将在后续季度(主要在本财年)弥补 [2][5] - 至少有一个项目的总合同价值预计将显著增加 [2] - 博尔德设施预计将在本财年第三季度对盈利做出积极贡献 [2] - 公司机会集不仅是历来最好的 而且相信是行业中最优秀的 [3] - 对持续向上(但不一定是线性)的轨迹和日益增长的战略重要性保持高度信心 [3] 其他重要信息 - 时间保护成为全球焦点 GPS和其他卫星系统的超保护时钟面临战时干扰、欺骗、意外中断甚至卫星攻击的风险 [3] - 金融市场、电网、电信网络和紧急服务都依赖精确安全的定时 即使微小中断也会对关键基础设施产生严重后果 [3] - 公司技术专门用于弥补这些漏洞 不仅是供应商 更是战略合作伙伴 [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各种时钟技术(铷蒸汽钟、汞离子原子钟、量子传感和Envi Diamond磁力计)的进展和产品化时间表更新 [8] - 现有原子钟已有现货供应 特别是卫星级最先进GPS原子钟正在积极生产 [10] - 汞离子原子钟正开始生产原型 与喷气推进实验室合作 预计约一年后准备低速生产 [10] - 磁力计技术主要支持替代导航源开发 完全独立于GPS系统 [10] - Envi Diamond磁力计技术有外部支持项目 预计明年年中提供原型供客户测试 约一年后将有下一代更高性能设备 [10] 问题: 量子传感在太空应用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其他领域(如量子计算)的应用可能性 [11] - 量子计算不一定排除太空应用 但公司目前不直接投资量子计算 [12] - 量子计算尚未成熟 公司专注于能在近期快速做出贡献的量子传感方面 [12] - 科罗拉多设施的投资部分目的是组建具备未来可能贡献量子计算专业知识的工程团队 [12]
深圳先进数字能源技术研发基地及技术交付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02 13:08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 公司现有研发用房面积严重不足,制约研发创新能力和速度,需在深圳建设研发基地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 [3] - 公司致力于推动数字电网技术革新和产业生态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AI驱动的电力能源数字化领域领军企业 [3] - 公司存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薄弱劣势,面临高新行业竞争加剧挑战 [3] - 项目建设可解决办公研发场地不足问题,为未来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3] 战略发展需求 - 公司是能源行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致力于通过量子传感、AI大模型、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重构电网信息化生态 [4] - 需布局物理电网数字化技术研发环境,加强先进数字技术和能源技术融合发展 [4] - 通过项目建设可加强技术研发体系化布局,整合分散研发资源,建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场景验证"全链条体系 [4] - 项目有利于推进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4] 研发环境与人才建设 - 面对能源行业信息化建设新技术应用和新需求,需要更强大研发团队和配套设施 [5] - 在深圳建设集中研发中心可建设先进研发环境,提供更好研发平台 [5] - 有助于利用深圳科研机构资源丰富、高技术人才集中优势,吸引和凝聚高素质人才 [5] - 可形成"技术—人才—场景"正向循环,解决业务快速发展人才需求 [5] 技术储备战略意义 - 前瞻性技术储备是IT公司在激烈竞争与快速迭代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战略 [6] - 技术储备是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关键,通过提前布局AI、光计算、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可形成技术代差优势与先发红利 [6] - 面对技术突变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储备多领域技术能构建风险防御机制 [6] - 技术储备不仅吸引顶尖人才形成"创新飞轮",还能通过开源体系或标准制定掌握话语权 [7] 公司技术实力与研发体系 - 公司深耕电力信息化领域8年,已形成从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到运维服务全链条能力 [8] - 业务覆盖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环节,主导完成"数字电网关键技术"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8] - 拥有全国产化MEMS传感芯片从设计到制备的全链条核心技术能力,自主研发磁场、电场、气体组分、压力、温度等全国产化MEMS传感芯片 [8] - 成功获批国家能源数字电网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电网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 [9] - 构建"一体三环"研发组织体系:内环负责顶层设计和底层共性技术开发,中环负责专业公司具体课题研发,外环负责产业化落地 [10] - 牵头承接5项国资委"1025"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0] 研发课题内容 -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新型局部放电检测设备:研发亚微伏/厘米级分辨率、宽频响应局放监测传感器 [13] - 油中溶解气体高效分离及比色阵列检测技术:开发高柱效复合分离填料设计、微型高效分离柱研制、高灵敏度半导体比色阵列气体检测器 [13] - 模块化智能架构设计软件研发:建设智能化、可装配软件研发管理与运营平台 [13] - 适应新一代电力本质安全体系:国产化密码技术筑牢设备身份认证与通信加密基础,AI驱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14] -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算力需求的光计算技术研究:攻克电力光计算底层物理机理和专用架构设计核心技术 [14] - 数字化构网型电力电子设备:开发兼容多种新能源的频率自持与电网电压支撑控制技术 [14] 项目投资与建设规划 - 项目预计投入78,040.00万元,其中建设工程投资53,988.30万元,设备投资7,616.53万元 [16] - 项目建设期为3年 [16] - 项目选址深圳市宝安区和广州市黄埔区,意向地块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宝安客运中心城市更新单元02-01地块 [17] -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2,095.5平方米,总计容面积约74,990平方米 [17] - 项目建设主体已通过宝安区重点产业项目供地相关政策要求遴选 [17] 环保与经济效益 - 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污染物主要为少量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均按相关要求排放处理 [18] - 不产生实验废气、废水、危险废物,对环境影响较小 [18] - 项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有助于提升公司研发技术实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 [19]
振华风光:未在量子传感或量子计算领域进行布局或应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20:4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1] - 主要产品包括信号链及电源管理器等系列产品 [1] - 专注于为高可靠领域提供配套支持 [1] 技术布局现状 - 目前未在量子传感或量子计算领域进行布局或应用 [1] - 未来将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1] - 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1]
振华风光(688439.SH):目前未在量子传感或量子计算领域进行布局或应用
格隆汇· 2025-08-25 15:41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国内高可靠模拟集成电路产品核心供应商之一 [1] - 主要产品包括信号链及电源管理器等系列产品 [1] - 专注于为高可靠领域提供配套支持 [1] 技术布局现状 - 目前未在量子传感或量子计算领域进行布局或应用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1] - 公司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1]
真心真情  建言献策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46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发展 - 服务团专家建议甘肃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抢抓发展机遇 [2] - 量子传感实验室主任调研电力公司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实验室 为量子传感和新材料领域技术难题提供思路 [2] - 专家调研系统与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及应用数学领域 与科研院所进行座谈交流 [2] 能源与高端制造产业 - 专家建议甘肃利用西北地区电价低和原料充足优势 聚焦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发展 [3] - 院士建议通过技术创新将绿电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发展氢能和碳捕集产业链 [8] - 提出打造河西走廊国家级绿能示范区 将风光优势转化为实体产业竞争力 [8] - 院士就石化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和智能制造领域与新区部门交流并提供技术指导 [3] 人才发展与科研平台建设 - 建议成立省级人才对接服务平台 优化科技人才空间配置 [4] - 专家指出甘肃青年科技人才专项扶持计划与发达省份差距明显 重大平台布局不足导致人才流失 [4] - 建议强化以重大科研平台吸引人才 通过国家项目落地为人才提供发展舞台 [4] - 提出柔性引才模式 用好政策吸引甘肃籍学者返乡 [4] - 建议整合学科共建国际平台 以特色学科引才并赋予更大科研自主权 [5] - 发挥兰州新区职教园区人才优势 强化职教与产业联动解决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3] 医疗健康产业 - 武威重离子中心年接诊能力达2000例 首次治疗费降至4.9万元 [7] - 专家建议强化临床数据积累与跨区域协作 避免高端医疗资源利用率不足 [7] - 建议开放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享 充分发挥重离子设备价值 [7] 产学研合作机制 - 艺术研究院与高校在共建人才输送机制、协同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达成共识 [2] - 建议以地方产业需求为牵引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4] - 高校需补齐基础学科短板 加大资源投入解决师资和领军人才短缺问题 [4]